金舜 羅偉峰
【摘要】隨著經濟與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了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增強社會活力,國務院推出營業稅改增值稅的稅收改革方案。這一改革的推出對高校的稅務及核算工作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但由于稅務改革剛剛推進,部分高校在核算的過程中對于規則尚不適應。在此背景下,本文將介紹“營改增”對于高校財務工作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改善方案。
【關鍵詞】“營改增” 高效稅務 改善策略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需求產生了深刻的變化。為了適應產業結構的變化并增強我國經濟活力,近年來國務院聯合相關部門對我國稅收體制做出了一系列改革,其中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方案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由于其影響范圍較廣、改革程度較深,因此在實施的早期階段部分納稅單位對新政策不夠適應。在高校的納稅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財務部門積極研究新型的財務核算方式,為高校的納稅工作尋找更為科學嚴謹的方式。
一、“營改增”的特征
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內外的環境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國內的經濟發展總體良好,但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比較嚴重,同時在稅收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偷逃稅現象,使得國家的財政受到損失。其次國際的經濟持續低迷,新型產業缺乏成長空間,各國紛紛制定減稅措施以應對本國企業利潤下降的問題。基于這一背景,我國推出了“營改增”稅收改革,通過這一改革可促進新型產業的發展,去除落后行業中的過剩產能并減少偷漏稅行為。這一改革的推出將促進我國稅收制度的健康發展,為世界經濟增添活力。
二、“營改增”對高校稅務的影響
(一)對于稅票的影響
“營改增”的落實對于高校的稅務工作產生了諸多影響,最為重要的影響體現在發票的使用上。“營改增”落實之前的稅收方式是將營業稅與增值稅分開征收。“營改增落實之前,部分高校由于自身的非盈利性質,通常會得到一定的優惠政策,在具體的納稅過程中常常可以通過評估的方式確定營業稅的繳納額度,在這樣的繳稅方式中高校的核算工作通常不需要嚴格統計成本發票。但在“營改增”實施之后,營業稅的優惠政策相應取消,在增值稅的核算公式中對于成本的計算顯得尤為關鍵。并且在“營改增”的稅收過程中,對于稅票的管理十分嚴格,高校的成本核算中必須嚴格使用發票作為主要依據。因此高校傳統的核算管理模式收到了影響。
(二)對于核算過程的影響
在“營改增”實施之前,高校的財務申報工作相對較為簡單。“營改增”實施之前,管理高校的稅務部門通常是地方稅務局,在申報的過程中由于手續相對簡單,報稅方式比較熟悉,使得高校對這一納稅過程比較適應。但在“營改增”實施之后,管理高校稅務的主管部門變為國家稅務局,這樣的變化會使高效的財務工作人員感到陌生,同時辦理流程相對復雜。首先納稅人要進行抄稅,并提交稅務機關進行審核。之后需要對增值稅發票進行認證,在認證之后方可進行抵扣。這樣的申報流程使增加了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
(三)對于高校盈利的影響
“營改增”的實施對于一般高校而言,收入影響并不明顯。但不同的高校由于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在具體的核算過程中會體現出較大差異。“營改增”的政策中涉及到3%~17%不同的稅收額度,如何合理申請相關政策為高校節省利潤是財務核算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問題。
三、“營改增”實施后高校的核算策略
(一)申請一般納稅人
在“營改增”實施的具體政策中,對于一般納稅人的認定標準為應稅銷售額500萬元。同時在對一般納稅人的認定中,除符合應稅銷售額這一條件外,還要求申請人的經營性質符合相應標準,由于我國高校通常屬于事業單位,所以符合申請標準,因此我國高校在符合應稅銷售額度這一條件時,可向稅務部門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一般納稅人可通過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自身項目發生的進項稅額。同時由于一般納稅人可開具專用發票抵扣合作企業的進項稅額,使得企業的合作意愿更高,這對于高校其他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大的幫助。
(二)增強對稅票的管理
由于“營改增”實施之后,納稅人對于稅票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在高校的核算過程中,對于稅票要嚴格管理。首先在于合作單位簽訂合同時需要明確指出針對稅票的要求,使得在今后的合作過程中,工作開展更加順利。其次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高效的財務部門可考慮優先使用電子發票,這可以有效提高對于發票保存與審核的工作效率。再有對于發票管理要提高管理意識,要求學校的相關人員具有良好的納稅意識。
(三)增強統計工作
在“營改增”實施之后,財務工作要加強日常的統計工作。傳統的審核工作工作量較小,對于審核工作的人力投入相對固定。但在“營改增”實施之后,由于對于成本核算的要求極為嚴格,因此增大了成本核算的難度同時增加了財務人員工作量。這就要求財務工作提高原有的財務統計方式。首先財務人員應當充分運用信息化工具,通過與高校內其他部門的合作實現財務信息的互聯互通,使得統計工作的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再有財務管理人員,應當加強財務數據的實時管理,使統計工作每天都在進行,從而分散工作壓力,使統計工作常態化。
(四)增強核算培訓工作
在新的稅收形式下,高校應當對稅務核算工作人員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通過培訓使財務人員掌握先進的財務知識并且對“營改增”的相關文件進行有效學習。再有通過學習財務人員可以互通有無彌補自身缺陷,并對新型的稅收知識進行深入了解。
“營改增”的實施有益于企業財務工作的長遠發展。政策實施之后,高校傳統的稅務工作收到了一些影響,首先稅票在新法案中極為重要,其次“營改增”方案中的報稅流程更為嚴格,再有新政策的實施對于企業利潤的影響仍不夠明確需要財務工作人員深入研究。在“營改增”實施后,高校的核算工作也做出相應的調整,首先高校應積極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其次應改革以往的統計工作并對稅票加強管理,最后通過不斷的學習使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汝.“營改增”稅制改革對高校科研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8(04):45-48.
[2]饒寶紅.后“營改增”時代對高校涉稅業務的影響及核算研究—以浙江高校為例[J].會計之友,2015(16):79-81.
[3]羅偉峰,蘇立恒.營改增”對高校稅務管理工作的影響分析—以廣東工業大學為例[J].會計之友,2013(26):90-93.
作者簡介:金舜(1988-),男,漢族,上海人,任職于廣東工業大學財務處,經濟師,大學本科,學士學位,研究方向:財務管理、會計;羅偉峰,男,任職于廣東工業大學財務處,高級會計師,大學本科,學士學位,研究方向:財務管理、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