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摘要:近些年國際格局動蕩,各種貿易壁壘形成,國際經濟環境惡劣。對此,中國外貿需要開辟一條新的發展道路,而OFDI作為對外經濟的另一架“馬車”則是一個不錯的途徑。OFDI會怎么影響出口?基于數據的可獲得性,文章選用了1990到2015年的年度數據,選用的自變量除了OFDI外,還引入了GDP,因變量則為出口貿易額,運用實證分析的方法研究OFDI對出口貿易的影響。實證結論得出,中國OFDI對貿易出口有輕微的替代作用。
關鍵詞:OFDI;貿易效應:實證分析
一、引言
OFDI與出口貿易對外經濟的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二者的關系密不可分。響應國家的“走出去”戰略,中國OFDI迅速發展。2014年度中國OFDI流量創下1231.20億美元的最高記錄,同比增長14.2。而2014年中國OFDI的累計存量更為可觀,漲至8826.4億美元,躋身世界前10。OFDI和出口貿易額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趨勢圖見圖1和圖2所示。
但我們不得不考慮,OFDI的增長是否對中國外貿以及中國經濟有促進作用呢?因此,探討OFDI對外貿的影響對國家制定相關政策以加快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
基于此,本文運用VAIL模型的經濟學分析方法研究OFDI和貿易出口的關系,從而考察OFDI對出口的影響。并通過實證結果,得出結論,進一步為促使中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出一些有效建議。
二、實證分析本文引入OFDI、GDP,運用平穩性檢驗、協整和脈沖響應等分析方法,全面探討OFDI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一)模型的思路與數據選取
為實證檢驗OFDI的貿易效應,考慮到GDP會與OFDI綜合影響出口,本文選取了1990至2015年的OFDI、GDP、出口貿易額作為研究對象,數據從《中國統計年鑒》和wind宏觀經濟數據庫獲得。文中,X代表出口貿易額,I、Y依次代表OFDI、GDP。由于各數據之間單位以及大小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對所有變量數據取自然對數,不僅不會對數據的波動特征造成影響,還能防止出現異方差現象,影響后續系列的實證結果。
在實證分析過程中,為防止虛假回歸,在運用其他一系列檢驗方法之前,對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單位根檢驗,如果單個變量差分不存在單位根,則說明它們是單整序列,可以使用協整檢驗。利用II檢驗判斷協整方程存在的個數,從而可以得出中國貿易出口與OFDI之間是否存在長期均衡。最后利用格蘭杰因果檢驗和脈沖響應函數依次探討出口和OFDI的因果關系及動態反應。
(二)實證結果及分析
通過脈沖響應函數分析OFDI對出口貿易的動態影響,但脈沖響應有效的前提是變量具有平穩性,對變量進行協整關系檢驗。本文運用ADF檢驗進行平穩性檢驗,在變量一階差分平穩時,才能使用協整檢驗。因此,首先對時間序列進行ADF檢驗。
1.序列平穩性檢驗
本文使用ADF平穩性檢驗來對OF-DI、GDP與出口貿易額的數據序列進行檢驗,運用EViews7.0軟件執行相關操作。
通過ADF檢驗結果得出,差分之前各變量序列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設,是非平穩序列。而各變量序列在一階差分后于5%顯著性水平下均拒絕原假設,可以得出,各變量序列為一階單整序列,具備進行接下的檢驗的條件。
2.協整檢驗
基于上文的結果可知,各變量序列可通過協整關系檢驗。首先,根據AIC、SC、HQ等統計量綜合確定各變量方程的最優滯后期。根據信息準則判定方法可知,滯后三期時,所有內生變量在5%結果顯著,所以可以確定最優滯后期數為3。與此同時,可進行變量序列的協整關系檢驗。
本文選取的是基于VAR模型的II協整檢驗,通過OFDI、GDP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協整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對于原假設“至多有兩個協整方程”,OFDI、GDP和出口額的協整結果是在5顯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設,而對于原假設“至多有一個協整方程”,各變量協整結果是均在5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原假設。因此,基于5%顯著性水平下,OFDI、GDP與出口貿易額構成兩個協整方程,即OFDI、GDP與出口貿易構成長期的均衡關系。
3.格蘭杰因果檢驗
得出三者之間具有長期的均衡關系以后,有必要使用格蘭杰因果檢驗方法對三者之前的短期關系進行研究。通過對OFDI、GDP與出口貿易的Granger滯后三期的檢驗結果得出,出口貿易為OF-DI、GDP的單向格蘭杰原因,而GDP、OFDI短期內對出口影響不顯著。
4.脈沖響應
就OFDI、GDP與中國出口貿易三者的關系,上文分別從長期和短期進行了分析。此外,本文還采用脈沖響應分析方法進行了深入探討。脈沖分析方法實質即以VAIL模型為支撐,施加一個標準差大小的沖擊在隨機誤差項上,從而分析自變量對因變量的作用。
在圖示結果中,橫軸表示脈沖滯后期數,在本文中以年份為滯后期單位,通常設定滯后期為十期的,縱軸則反應了脈沖響應的程度,趨勢線有三條,中間那條實線表示的是脈沖響應的函數值,另外兩條虛線則表示正負一個標準差的偏離帶。
OFDI沖擊出口貿易的結果表明,在受到OFDI變動沖擊后,出口貿易額由第一期之后直至第六期之間表現出負向反應,且在第六期為最低點0.059,負向沖擊程度最強,最后趨于平穩。可見,當期OFDI增加時,出口表現出下降趨勢,最后趨于平穩。
GDP對出口沖擊的脈沖結果顯示,出口在受到GDP的沖擊后表現為負向沖擊響應,但是沖擊不明顯,并在第十趨于平穩。可見,當期GDP增加,出口微弱下降,并且下降趨勢逐漸減弱,最后這種影響會趨于平穩。
總之,從以上脈沖響應的結果得出:首先,OFDI會迅速反向沖擊出口貿易,即當OFDI增加時,對中國出口起到抑制作用,這種負向沖擊會逐漸趨于平穩:其次,出口在受到GDP的沖擊時,出口表現出微弱的負向沖擊,即GDP變動對出口貿易會產生負面影響,最后,不同變量的沖擊過程中盡管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但是經過長期的影響,最終都會趨向平穩。
三、實證結論
經過OFDI、GDP與中國出口貿易的格蘭杰檢驗、協整關系檢驗以及脈沖函數分析,得出結論總結如下。
1.在滯后3期時進行的協整關系檢驗結果顯示,OFDI、GDP與貿易出口之間存在兩個協整方程。即OFDI、GDP、出口貿易三者構成長期的均衡關系。
2.進行格蘭杰檢驗后得出,貿易出口是OFDI、GDP的單向格蘭杰原因。而OFDI與GDP短期內對出口影響不顯著。因此,短期來看,OFDI對出口的影響不顯著。
3.脈沖響應結果顯示,從長期來看,OFDI對出口的影響最終都會趨向平穩的負向沖擊。GDP對出口貿易的沖擊不明顯。
四、對策建議
本文旨在分析中國OFDI對外貿出口的作用。通過實證分析,文章認為中國OFDI增長會輕微的抑制出口,這里考慮是OFDI對出口的小部分替代效應,而現階段中國企業的OFDI的這種替代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對母國的經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開展OFDI并不會使得本國的產業“空心化”,更不會危害到本國的產業和經濟。所以,企業堅持“開拓國際市場,積極搶占國際市場份額、參與國際競爭對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和經濟效益仍然是可行的。下文是針對實證結論得出的幾點促進對OFDI和出口的對策。
(一)大力實施品牌戰略
實施國際品牌戰略,使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重中之重。面對殘酷的國際競爭,中國企業要在產品和品牌效應達到較大的規模,在國際上具備品牌知名度以及依賴度,才能具備OFDI的有利條件,能在世界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像中國的一些大品牌企業,華為、格力等具有了國際知名度,有利推動了OFDI,同時擴寬了銷售渠道。
(二)培養先進的跨國人才
中國要發展OFDI,除了改革技術,還需培養各類跨國人才。人才不足會制約對國家OFDI的發展。國際市場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只有在增加資金、技術投入的同時,兼并技術的投入,才能實現對外投資的良好發展,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才能得到保證。
(三)轉變發展方式
中國目前出口的產品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的產品,依然存在技術水平不足、產品附加值低的問題,并且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出口產品中高新技術產品占比很小。因此,要改善中國的出口發展方式,使得出口高效的增長,企業必須要加大產品創新和技術研發,不斷的調整、升級出口的結構。此外,政府也要提供給企業相應的優惠政策,扶持創新企業發展,減少出口壁壘和稅收。同時把出口壓力分散到國內亟待發展的服務業上也是緩解目前困境的一個有效方法,并可以明顯的促進就業,有利于出口貿易和中國國內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