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我們沉思當下的教育時,我們會發現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學習習慣不正確,學習效率不高等諸多不良現象,作為一名初中數學老師,我們理應思考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并借助當前的技術和教育理念來幫助孩子們,讓他們在高效的學習習慣下進行學習。本文對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諸多不足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希望能對當前初中數學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有利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問題;對策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沒有充分地理解新課改教材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或多或少會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導致他們的思想變得僵化,從而對一些已經經過新課改的初中數學教材內容沒辦法理解透徹,也正因為如此,對于其中的難點和重點知識沒辦法掌握,這就使得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大為降低。
例如,以“平移”這個小節的內容為例,翻看教材可以發現,在教材中所舉例的一些主題圖片是通過平移而得到的,這樣編輯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對平移這一整個過程進行直觀的感受,從而加深學生對于平移有關概念的理解。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編者的這一目的進行充分的理解,為了使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將一些圖片展示出來,然后對學生提問,即“這些圖片有什么共同點呢?你們發現了什么呢?”學生在思考之后會說“這些圖片都是相同的”,如果學生僅僅只說到這些,那么教師便可以將平移這一概念進行很好的導入。但是如果做不到這點,那么學生對于平移這一概念便會認識不足。
(二)上課缺乏激情,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受到應試教學的影響,很多的初中數學教師都在追求高的分數而對教學缺乏激情,沒有對對學生進行關愛和呵護,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也不能夠給予及時的幫助。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最主要的便是完成教學任務,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而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沒辦法展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教學風采,也很難讓初中生對數學教師產生好感,如此一來,便是使得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大為降低。另一方面,這種方式也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從而出現嚴重的偏科現象。
(三)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自我為中心
在新課改中有提到過“使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到充分的發揮”,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還是存在著以教師為主的“灌輸式”教學現象。雖說教師的講解非常重要,但是有些內容卻并不是非常必要的。大多數情況下,教師只需要對學生進行啟發、引領或者是點撥一下,其他的便交給學生自己去理解。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才會凸顯出來。
二、改進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充分地理解新課改教材
為了使得學生的數學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初中數學新課改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并且,還可以利用一些主題情境圖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例如,以剛剛所提及的“平移為例”,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情境創設,即“張同學進教室的時候,是從西北方向進的教室門,現在他所處的位置正處于東南方向,請同學們說一下,張同學在兩個時間點所處的位置可以平移嗎?”在進行這樣的情境創設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來進行探討。通過這樣的方式,便可以使得學生對于“平移”這個概念有所體會,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激情性
俗話說的好,環境對人是很重要的,在教學中也不例外。只有在適宜的環境中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被激發,也才會更加深入的去體會教學內容。由此,教師在教學時,最首要的便是調動課堂氣氛。那么,應如何來調動呢?
這就需要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具體的方法如下。第一個方法,便是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友好交流;第二個方法,便是需要讓學生明白這個課程不難;第三個方法,便是需要讓學生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結合上面的三點,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先設計好課堂思路,懂得先講什么,什么是重點,而且還要讓學生在這節課上記住那些內容。對于習題,要做到“重質量不重數量”,因為一節課是沒辦法將所有的習題都給學生做完,教師只需要教授解題方法即可。例如,可以以下面這個題目為例,即“已知△ABC的兩邊為5厘米和7厘米,請求出第三邊的長度”,針對這個題目,教師需要讓學生知道解答問題時需要讀清題目,即題目中并沒有明確的指出這個第三邊是否是直角邊,所以在解題時就需要靈活變動。當然,在解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進行探討交流,這樣一來,課堂的氛圍便被調動了起來。
(三)開展數學探究活動,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剛剛也提到了,新課改的要求是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想要使得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可以采用開展數學探究活動的方式來發揮初中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翁。
例如,以“相似三角形”這個教學內容為例,在教學這個小節的時候,教師可以開展這樣的探究性的實踐活動,即讓學生到操場上去觀察旗桿,但是不能攀爬,然后要測量出旗桿的實際長度。當學生聽到這樣的問題以后會感到困惑,但當學生通過分組實際模擬操作之后,很快就能得出方法:在規定的某一時刻,學生需要先量出一根竹竿的長度,然后再把竹竿垂直放在地面上并量出竹竿在太陽下的影長,與此同時還需要讓學生量出旗桿的影長,如此,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用相似的知識就可以求出旗桿的高,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便得到了凸顯。
三、結語
總的來說,想要使得現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得到解決,教師首先就要去找到他們,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充分地理解新課改教材、調動課堂氣氛以及開展數學探究活動等,如此來使得學生的數學水平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袁靜,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兩個問題及對策,教育科學論壇,2005年第7期.
[2]茹國群,開渠引流,讓“丑小鴨”也能盡情暢游——農村初中數學“后三分之一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新課程學習:上,2013年第2期.
作者簡介:梁曉弟,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丁溝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