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課作為小學生重要的課程之一,要想擁有高質量的教學,吸引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課堂的導入,提高其有效性勢在必行,課堂導入的最終目的是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淺出的理解后,把課堂將要學習的知識點進行整合轉換,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引導學生,將學生的興奮點引導到課堂的知識上來,使得學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學習狀態。本文將主要圍繞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及要求展開分析,并提出具體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有效性
一、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重要性
所謂的“導”即是指在老師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淺出的理解后,把課堂將要學習的知識點進行整合轉換,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引導學生,將學生的興奮點引導到課堂的知識上來,使得學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學習狀態。所謂的“入”就是指學生進入到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去,這就需要老師在學生身旁進行協助,指引學生快速的進入到學習中去。在小學的數學課堂中,進行科學有效的課堂導入,可以激發出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其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將學生帶入到數學學習的環境中去,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提升教師教學質量[1]。
二、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要求
(一)必須以學生為主體
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導入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革新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會自身教學組織者和指引者的作用,改變過去“填鴨式”強硬的教學手段。在組織數學課堂導入時,教師要積極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有針對性的策劃數學課堂導入的規劃,以此確保導入的模式能夠足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渴望。
(二)必須要有創新認知
課堂導入的最終目的在于要轉變以往刻板、單調、乏味的教學形式,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的課堂導入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具有創新認知。爭取在課堂導入的策劃中,不斷的加入豐富多彩的、別出心裁的創意元素,以此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能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參與到接下來的正式教學活動中去[1]。
三、提升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一)靈活運用懸念導入方案
小學時期的學生因為年齡特點具備強烈的求知欲,對于新鮮事物比較好奇。教師在講解新課的進程中要正確對這一特點加以利用,綜合所學知識利用學生長接觸的生活內容展開質疑。通過這種模式進行課堂導入,學生能迅速被教師策劃的導入內容激發起興趣,進而在耳濡目染中從被動盲目的接受變成主動進取的學習知識,同時非常樂于與教師互動開展相關的新課教學活動,以此有效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
比如:教師在講解《能被2、3、5整除的數有哪些特征》相關知識點時,為讓學生可以精準理解所學內容,可以利用下列課堂導入方式,在課堂初始階段,向學生說道“你們隨便說一個數,我都能快速知道這個數能不能被2/3/5整除,數不限范圍,多大都可以”。學生聽后肯定會不相信,然而在學生舉手說出幾個數目,教師準確回答之后,學生的好奇心被極大的調動起來,各個都表示想要知道這背后的竅門。那么這將是一次成功的課堂導入,學生被帶動情緒后,為接下來的新課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
再比如:在講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有關知識時,因為這部分屬于抽象的范疇,所以教師便可以利用下面的情境導入新課:上課初期,教師拿出率先預備好的9個蘋果,然后將其依次按照5+4/2+7/1+8/3+6的方式放置,在放置好后,問學生“為什么這四個方法相加的得數相同”學生經教師啟迪,在情境中迅速思索,而且能準確抓住內在重點。通過情境導入,為接下來知識的傳授降低了難度,而且能讓學生對此加深記憶。
(二)在課堂導入的進程中添加實際生活元素
要想最大化的體現出課堂導入的作用,教師要在現實教學進程中對生活元素加以有效利用,以此提高學生學習水平。通過生活要素的融入,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但如此,用此方法還能讓其快速掌握教師在引導進程中描述的信息,這在強化學生掌握有關知識方面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以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相關知識為例:教師給予問題導入:“有一天,小紅在媽媽陪伴下選了一個40元的玩具火車,又選了一個3-6元的小玩具,問小紅在挑選玩具時有多少種買法?每種買法需要支付多少錢?還可以和同桌共同討論。”學生在教師指引下開始進行多人探討和協作,教師要積極針對其合作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予以正確糾正。這樣不但能在教學中增強學生與教師的互動,還能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勇于表達內心想法[2]。
(三)在課堂導入的進程中添加樂趣游戲
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游戲來進行課堂導入。由于年齡及生活閱歷匱乏,小學生通常比較喜歡參與熱鬧的游戲,因此課程前期教師如果把教學內容滲透到游戲內,能輔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能突顯其主體地位,獲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倍數的有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制作出相應的卡片,讓學生自主抓鬮,之后組織一些抓鬮數字是某個數的倍數的游戲,這種課堂導入方法不但能學生在娛樂中潛移默化的掌握倍數知識,還能保持學習熱情,消除對數學恐懼、抵抗、缺少自信的情緒,真正的實現寓教于樂。
再比如,在講解商不變的性質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直接寫出相關主題,接著通過游戲的方式開始導入,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一個游戲,進行角色顛覆,學生扮演教師,教師飾演學生,然后聯合討論商不變的相關知識要點。經過這種角色的顛覆,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其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為接下來的正式教學奠定有利基礎,同時也讓學生在學習中能保持飽滿的熱情。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課堂導入的有效性,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相關教師一定要對此加以重視,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有針對性的選擇導入模式。同時加強教師引導作用的發揮,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內心活動,不斷自省、總結,強化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鄭際敏.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普童話,2017(32):70-71.
[2]趙雪麗.巧妙導入新課 增強教學效果——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有效性探索[J].小學教學設計,2017(11):6-7.
作者簡介:鄧美英,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青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