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妍
摘 要:當今社會往往忽視了核心素養的作用,有些學者認為核心素養過時了或是紙上談兵。本文認為核心素養不僅沒有過時,而且在教學工作中占據重要的位置。核心素養不僅是學生需要學習的重要內容,更是學生以后在社會中發展的重要技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時時銘記核心素養的各項綱領,還要落實在每一個教育環節。
關鍵詞:核心素養;文化基礎;社會參與;自主發展;教師教學
核心素養是國內外教育學家關注的熱點話題,也是重點培養學生的幾個關鍵能力。現在有很多教育者認為核心素養也是過時的言論,但在我看來,核心素養不僅沒有過時,并且不僅在現在還是將來都是學生必須必備的核心技能。教師再教育學生的時候,不能只是將核心素養局限于綱領和書面上,應該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無論在課堂上還是課間,均應該全面貫徹核心素養的精神和主旨。核心素養也是有其理論依據的,早在馬克思就提出學生應該全面發展,要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我們只是將全面發展的人進行具體化和可操作化而已。
文化基礎是中國民族五千年來的歷史積淀和精神傳承。當今社會有很多人都崇洋媚外,去學習西方的文化和科技,但是,有些西方文化的淵源卻來源于中國的古代文明。我們沒有將自己的文化發揚官大,卻要他國人來總結和提升然后再去學習,這是對我們自己文化的褻瀆。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均應該將中國民族的傳統文化滲透在教學之中,比如多開展一些傳統的節日活動。同時,還不能一味地指引學生學習傳統文化,還應該鼓勵學生接受西方文明和前沿知識。將學生培養為既有人文情懷和民族精神的中華民族接班人,又有理性思維并且勇于創新和嘗試新興事物的開拓者。這些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始終保持著一顆好奇并且不是動力的心,同時可以幫助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生存能力,還可以為建設更好地祖國貢獻一份力量。古語有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而如今的“詩書”絕非簡單的詩詞歌賦,“詩書”還包括人文情懷、人文積淀、審美情趣、理性思維、批判質疑以及勇于探究等。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也就是腹有詩書的人。如今是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如何在這樣的時代中保有初心是教育者需要引導的另一個話題。滿足學生的精神需要則是更為值得深思的問題。而文化積淀和不斷追尋則是滿足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徑。因此,教育者需要引導學生習得這份能力。
社會參與是每個公民都具有的權利,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小參與到社會建設中去,同時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首先,無論任何一個人都需要為自己所做的一言一行負責人,每個學生都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并且承擔起來。社會責任是教師要灌輸給學生的一個重要方面。當然,學生的一些言行舉止就算是違反了某些規定是要其家長承擔后果和責任的。但是,學生的責任意識是教師必須灌輸給學生的。如若學生認為自己的一切行為均不需要自己承擔后果,其必然肆意妄為而沒有節制,只有告訴學生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學生在社會中才會節制自己的欲望,這是社會的規則和明文的前提。在引導學生承擔責任的同時,還應該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中國的一份子,也就是國家認同。每個家庭構成了國,過也是每個家庭的歸屬。學生應該將國家認同這個意識深深根植于自己的思想深處,當你走出國門的那一刻,沒有人知道你叫什么,但是所有人都是知道你是中國人。因此,教師在自己平時的言行舉止中應該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的國家認同。并且,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關注國際熱點話題,將眼光放置于更高的領域,而不是局限在自己的周圍和本國之間。閉關鎖國是歷史給我們的明鑒。其次,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包括勞動意識,問題解決的能力以及技術運用的能力。理論知識只是指導實踐的概念和綱領,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理論所沒有遇到的問題,因此,必須培養學生自己努力的意識和遇到問題時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才能夠在以后這個信息化、多元化、生態化的復雜的社會中立足。
自由發展是學生獲得個人內心滿足和長久發展的核心動力。學會學習是個體學到老活到老的必然能力和技能,樂學善學、勤于反思、信息意識不僅是學生在社會中取得自我需要的資本,更是個體在社會中完成自我效能的必要條件。健康生活是學生一切活動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健康的身體、健全的人格以及完善的自我管理體系才能夠為自己今后的發展和需要提供堅實的后備力量和源源不斷的能量。只有個體身心的舒暢,才能夠分配其他的認知資源給自己想要追求的理想。
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當今社會中的“育人”可能比“教書”更加重要。在這個復雜而又充滿機會的社會中,教師要交給學生的課本知識不僅可以從教師這里獲得還可以通過網絡等多種途徑獲得,而“育人”這一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學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只有掌握了以上的能力,才能夠健康、高效地生活。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李藝,鐘柏昌.談“核心素養”[J].教育研究,2015(9):17-23.
[2]張華.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10-24.
[3]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中國教育學刊, 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