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幼群 沈潔
摘 要:心理社團是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載體和捷徑,它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創新心理社團工作實施路徑是充分發揮心理社團潛能和作用的關鍵。結合工作實際,筆者就心理社團工作實施路徑進行了五個方面的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 心理社團 實施 路徑
國家的發展,就是關于人的發展,簡單講就是人的和諧、自由、全面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提升學生價值感和幸福指數等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充分認識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來,作為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高職生的心理健康備受社會和學校的廣泛關注。學業壓力、人際交往問題、升學就業問題以及青春期的煩惱等方面的困擾,無不影響著高職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成長、成才,尤其是部分心理承受力差的學生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加強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他們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學會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有助于提高高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社團是實施健康教育有效載體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和途徑,多層次、多渠道架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和路徑,取得了成效。這與以學生為主體,力求呵護學生心理健康為宗旨的學生心理社團的貢獻和付出緊密相連的,在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社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載體。
(一)心理社團的含義及構成
心理社團是由對心理學感興趣、喜歡或熱愛心理學的學生自愿組成,以學生為本,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提升自我意識,培養積極、平和、樂觀心態,實現“助人 自助 ”為宗旨的按照章程自主開展活動的群眾團體。
心理社團成立有三種形式:一是隸屬心理中心,它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任務執行者,承擔各項心理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接受專業指導;二是學生自發組織的,由于共同的興趣和愛好走在一起的,學生自主性、群眾性較強;三是兩者的結合,體現專業性和自主性有機結合。筆者指導的心理社團就屬于第三種。
(二)心理社團在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社團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概括說就是既“助人”又“自助”。
對于社團成員來講,心理社團的作用就是“自助”:一是可以幫助成員增強自我認知,消除自卑感。社團成員在參加心理社團活動參與、體驗、感受分享中,可以得到同伴們的理解和認可、支持,并產生歸屬感、獲得感,消除自卑感,增強自我認知;二是可以提高成員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社團成員由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院、不同的年齡、不同民族、不同的地域學生組成,這就打破了成員固有的交往圈,交往的范圍增大,在團隊中他們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交流、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和遇到的問題,傾聽不同的建議和意見,最終溝通達到一致。一個共同目標的成功實現,實際上就是溝通成功實現,這就可以提高成員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三是可以完善社團成員的心理品質。心理社團成員積極參與、體驗、感受形式多樣心理拓展活動,可以使成員樹立團隊意識、 協作意識、分享意識,培養平和、積極、樂觀、進取 的心理品質 ,完善和優化自我人格 。
對于服務對象來講,心理社團的作用就是“助人”。一是及時了解和發現有心理問題學生,成員與全體學生朝夕相處,在班級、在宿舍、在食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并第一時間處理或上報給主管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或部門,使得有問題的學生能夠得到有效的處理和干預;二是緩解師資力量不足的壓力,高職院校專職心理健康教師的配備嚴重不足,工作任務壓力大。心理社團可以緩解這個壓力,起到了較好的補充。社團成員可以協助專職教師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動,如大規模的心理普查、團體訓練和朋輩心理輔導,達到助人的目的。
三.心理社團工作實施路徑的探討
心理社團要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到應有的作用,甚至作用更大,更有效,它的工作路徑需斟酌,需要選擇和設計。就心理社團工作的實施路徑方面,筆者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談談自己思考和想法:
(一)做好“新”工作追求“心”健康
九月開學季,心理社團憑借團委學生工作處新生入學前集中教育平臺,依托團委、學生聯合會力量,開展迎新生的心理健康知識宣傳系列活動。宣傳內容、方法、板式由社團設計選擇,如致新生一封信宣傳單、心理導刊(迎新生特刊)、心理書簽、課程表、鑰匙鏈,心理記賬小本、枕邊小冊子等,主要普及和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內容主要包括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的職責、任務、宗旨、師資隊伍、地址、咨詢室開放時間,心理熱線、心理社團相關情況以及簡單的心理健康知識等,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態,加強學生對自我心理健康的重視和關注,使學生樹立了 “我生病了,要去看醫生;我心里困惑、糾結了,要去看心理咨詢師”的嶄新意識。
(二)團體心理訓練,樹立團隊意識
納新后,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團隊建設,指導心理社團組織并實施社團成員團體心理訓練就顯得尤其重要。團體心理訓練可以促進了新舊成員間互相了解、溝通、信任,提高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增強歸屬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社團成員樹立團隊合作意識,奉獻意識,從而提升成員服務的工作能力。
(三)以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心理成長
指導心理社團以“5.25”大學生心理健康節、“9月迎新”契機,組織學校學生開展形式多樣,別開生面的系列活動,如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最美微笑攝影大賽、心理電影展播、心理健康手抄報比賽、黑板報比賽、心理LOGO創新設計大賽、心理漫畫賽,心理美文閱讀、心理健康知識演講比賽、心理微電影比賽等,以活動為載體,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受,在感受中領悟,在領悟中升華,促進學生心理的成長。
(三)以大型新生心理普查為契機,提高學生自我認知水平
新生心理普查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頭等大事。心理普查人數多,耗時長,工作量大。這個期間可以借用心理社團團隊力量,號召、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心理普查。心理普查之前,專職心理教師需對社團成員進行心理普查專業培訓,主要給學生講解心理普查基本要求、操作規程,以及后期的甄別約談的邀請等專業知識。借助大型新生心理普查機會 ,既可以讓社團成員參與心理普查的全過程,幫助成員提高自身管理、協調、組織能力,又可以幫助成員和普查者提高心理自我認知水平。當然心理健康教師要注意心理普查結果保密。
(四)搭建德育活動課平臺,社團作用延伸到基層班級
“9月迎新”和“5.25大學生心理健康節”期間,心理社團搭建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德育活動課平臺,把心理健康知識和活動體驗帶到學校的每一個班級,社團的作用延伸基層班級。德育活動課具體內容和形式有班主任、學生自主策劃、設計、實施,社團成員進行指導和督查。德育活動課整體實施過程中,既可以使心理健康知識得到更深入的宣傳,又可以使師生心理得到體驗、升華、成長,還可以提高師生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參與率。
(五)打造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站,提高社團社會服務能力
響應十九大號召,學校和社區聯合打造心理健康服務站,這樣可以帶領心理社團開展“關注心理健康,提高生活品質”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活動,社團成員可以制作宣傳單、小卡片、小視頻、展板深入到社區居民中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也可以策劃和帶領居民參加團體心理游戲,同時也可以協助心理健康教師對重點人群的疏導和調適。這不僅能提高心理社團成員的社會服務能力,也能充分發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作用。心理社團也能為和諧、平安社區的構建做出一定的貢獻。
相同的內容,不同且新穎的形式、方法,效果也會迥然不同。創新實施工作路徑是充分發揮心理社團潛能和作用的關鍵。以心理社團為載體,是高職院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擴大受眾面和影響力的捷徑,心理健康教師應充分挖掘社團潛力,培養骨干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會更好服務于學生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潘偉國.石記章.從心理社團建設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文藝生活.文藝理論 [I],2013(11)
[2]張勵行.高校心理健康類社團發展現狀、問題及展望-以大學生心理協會為例.淮海工程學院學報 [I],2013(3)
本文系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課題“基于素質教育新要求條件下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建設研究—以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課題成果之一。 課題編號:J-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