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入剖析空間句法的本質及其在建筑空間與城市規劃中的應用方法與意義,為今后設計出既感性又理性的城市和建筑奠定理論基礎。
【關鍵詞】空間句法;構成關系;量化
1、空間句法的本質
在剛接觸空間句法的時候,以為空間句法只是簡單地把路網或者空間按分析要求繪制出來,然后用depth map單純驗證設計結果的工具。隨著了解的深入,才逐漸理解了空間句法通常被用來描述建筑和城市等人居空間結構的量化程度,其對空間的研究則是對空間之間構成關系的研究,從而研究人與空間的關系。
1.1研究空間與人的活動之間的關系
空間句法對空間的研究從本質上說其實是研究空間與人的活動之間的關系。人們創造了空間,空間會反作用于人類活動,從而影響到人們會在空間中進行的社會活動。
1.2對空間之間的構成關系研究
希利爾說過,“能夠影響社會活動的不是空間本身,而是空間之間的構成關系”。就像建筑學生日常學習中所設計的平面,不會單純的研究一個單一的空間形式,而會選擇研究空間的組合方式和空間的序列。所以,無論城市設計還是空間設計,設計的都是空間之間的構成關系而不僅僅只是一個單一的空間。
1.3空間句法是精準的量化
通常,設計師對空間的描述不會缺少主觀、感性的描述。例如,灰空間、圍合空間、步移景異等等,對空間的描述缺少精準、定量的說明。而空間句法提供了科學的計算方法去衡量空間。空間分割是空間句法的基本原則,在空間分割的過程中會形成各種結點形成連接圖,通過連接圖可以導出一系列的形態分析變量,包括連接值、集成度、可見度等。這一系列數值可通過空間句法計算出來。有學者用空間句法測算了香港城市區的街道格局特征,推導了街道的拓撲特性如連通性、深度和整合度,并對街道的車輛碰撞頻率進行了實驗,之后將碰撞頻率的實驗數據與空間句法的計算數據進行關聯,從而規劃出可降低事故頻率的交通路網;還有學者利用空間句法推導空間的活躍程度,以規劃出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間。實驗說明,對空間的量化工作是將主觀進行客觀的量化,將空間設計中的理論和思路與計算機運算結合起來,提供了一種具有可操作性的計算思路與計算方法。
2、對空間句法的擴展應用
2.1空間句法在建筑空間中的應用
在建筑空間的設計中,建筑可以影響環境,環境也可以影響建筑,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我們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應用空間句法選定了一個位置設計了建筑,建筑將反過來對人們的行為產生影響。所以說,二者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缺一不可。
例如,設計師可以利用空間句法來選擇一家店的地址。店面的選址需要考慮道路的可達性,考慮道路的人群聚集量。應用空間句法,便可以對車流量與人流量得到一個數據化、科學化的結論。
將空間句法具體應用到某個建筑內部的時候,空間句法同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公共建筑設計中經常會應用到空間句法。因為公共性的場所具備空間大、人流大的特點,對空間序列的組織也尤為重要,目的是保證空間的暢通。比如博物館空間的設計,最基本的要求是避免游覽路線的重復,提供充分的觀賞機會,正確的引導路徑。通過對空間句法的應用,對空間使用凸多邊形方法,對得到的各種數據進行分析,可以使設計師在進行空間設計的時候科學的調節參觀者的參觀路徑,提高參觀者與展品相遇的機會。空間句法在建筑設計的層面提供了巨大的指導,為設計師設計出更加人性、更具體驗感的空間提供了理論依據。
2.2空間句法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
空間句法對于城市的規劃設計具有巨大的指導意義。從微觀看,空間句法可以用整合度來分析城市中的人流量分布,確定公共空間的位置,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網存在的問題,甚至可以確定城市中犯罪率高的地區等等。從宏觀看,空間句法可以決定一個城市規劃的好壞。
設計者根據該結論對方案進行修改,提出了不同的聯系方式和模式,隨后再利用空間句法對于多種模式進行檢驗并選擇出最佳結果,實現對該地塊最大的價值。空間結構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種城市設計的方法,有助于充分發揮城市空間的價值,將社會經濟與城市空間有機結合,實現人的城鎮化與物的城鎮化的良性互動,邁向新常態的城鎮化。
空間句法無論是在建筑空間中的應用還是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都充分體現了量化的作用。有了空間句法計算出來的數值分析,才有了對空間的正確判斷。這就充分的體現了空間句法重要的作用。
3、啟示
無論是從城市規劃還是建筑學的角度來看,空間句法的提出都是具有進步意義,可以對很多空間問題進行強有力的解釋,比如,為什么道路交叉口更容易出現危險?可以從這個交叉口的連接度、整合度等方面進行解釋,通過數據的分析對交叉路口的可達性進行分析,便可以科學的解釋原因。又或者說,為什么某個建筑空間最容易聚集人群,依然可以通過對空間句法中的形態分析變量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的科學解釋。空間句法所具備的可以把原來不可捕捉的空間進行數據化分析,使得設計中的感性問題得到實踐中的實證數據,這就是其存在的最大價值。
參考文獻:
[1]郭強,裴欣,姚丹亞.et al. Role of street patterns in zone-based traffic safety analysis[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5,22(6):2416-2422.
[2]Koohsari M J, Kaczynski A T, Mccormack G R, et al. Using space syntax to assess the built environment for physical activity: applications to research on parks and public open spaces.[J].Leisure Sciences, 2014,36(2):206-216.
[3]易增林,李本新,肖高銘,等.空間句法在城市形態分析中的作用.測繪通報,2008年第二期.
作者簡介:
姜玉瑩:1993年9月,女, 山東榮成,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建筑學。
閻如云:1992年11月,女,山東威海,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建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