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靖
【摘要】招生和就業是學徒制的兩端,是校企合作中的入口與出口。只有招生與就業的有效對接實施,現代學徒制才能夠有效地執行。所以,對于招生與就業的深入探討與研究,對于現代學徒制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學徒制;職業教育;招生;就業
校企合作這一新型的職業教育模式,因其更重視師承與幫帶,所以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現代學徒制。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未來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方向。這一模式是在政府的積極扶持與倡導下,通過行業統一指導管理,通過校企根據自身需求而量身訂制的辦學體制。而這一體制的兩端,即招生與就業是互為因果互為促進的關系。這里我們將深入探討基于現代學徒制的職業教育招生與就業的價值。
一、現代學徒制的內涵
現代學徒制是有學生的就業目標已經根本確定的特點,即能夠定向、定點、定崗就業。他是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是雙方根據聯合招生、協同培養、合作就業為基礎的教學形式。它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職業技能與發展,以實現學生高效率的就業。以及企業根據自己的發展狀況,有目標、有計劃地培養自己的生力軍與人才儲備,是一種雙贏并切實有效的辦學模式。它的特點是高度合作,能夠達到雙向共贏的目的。企業能夠有目標有計劃地培養自己的高層次職工;而學校能夠解除就業的后顧之憂,根據訂單式的培養計劃、半工半學的培訓形式、企業提供實訓基地,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從招生和就業兩方面剖析現代學徒制存在的問題
從招生方面來看,首先,由于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全新的模式,剛開始運行,還沒有被許多家長所了解,而且由于近幾年社會上對職業教育的負面反應,家長不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其次,在校企合作中,經常出現學校有教學任務,而找不到用人的企業,使這種教學模式不能順利實施。
從就業方面來看,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學生存在著學歷低、技術水平低等現實情況,難以就業,這已經成為社會各階層的共識。同時,對于企業一方,有時卻難以找到實用型的技術人才,呈現招工難的問題。這兩方面的問題,其實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那就是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學生能力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三、解決招生就業兩方都難的策略
(一)學校專業根據企業需求而設置
在學校的專業設置方面,必須與企業的用工需求相適應。要與企業互相交流,根據前瞻性預判,經過充分的市場論證,根據企業的用人規模來確定學校所開設的專業以及學生學習的知識技能的內容。要能做到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要對學生的就業前景有準確的定位, 能根據市場環境準確預測學生的未來就業與發展方向。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在招生的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夠有針對性和具體性地對社會進行宣傳。也能夠讓家長心中有底,才能夠做出理性的選擇判斷。這樣,就能夠擴大招生范圍,提高招生力度,如果第一步走的好,可以形成良性循環。
(二)以簽合同形式實現校企聯合招生
在招生過程中學校與企業一起把關,根據企業的具體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嚴把生源質量關,保證招生這一入口工作的高效有序順利進行,為以后的教學與就業打好扎實的基礎。在招生前應開放企業,讓有意向的學生進入企業參觀。讓學生能對未來的工作環境、就業前景有多方面的認識。用企業的優良文化感召學生,用企業的現代化環境吸引學生,用企業的社會影響來打動學生與家長。在錄取的同時,學生要與企業簽訂前置的勞動合同,使學生能夠具有雙重的身份,既是企業的員工,又是學校的學生。讓學生和家長明確錄取就如同錄用,畢業的同時也就是就業。這樣,學生無后顧之憂,學校無招生之困,企業無招工之難。這樣,因為牽涉到三方的利益,可以把三個方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調動三方的積極性,實現共贏局面。
(三)實現訂單培養定向定崗
為了擴大招生影響保證學生就業,現代學徒制都采用訂單培養、定崗就業、定向發展的模式。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職業技術學校的招生吸引力。根據學生、學校及企業的三方合同,學校結合企業的生產計劃和生產規模,為企業量身打造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專業課程設置。對于錄取的學生,采用班級制進行教學管理。為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與自豪感,可以用企業的名稱為班級命名,例如:“大眾汽車職業學習班”“華為科技實訓基地”等,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主創新學習能力。并且在教學過程中班內配備企業的高級技術人才來做學生的師傅,專門對學生進行技能培養,就業前的培訓。以這些專家的名望和淵博的學識、精湛的技術產生名人效應,形成向心力與凝聚力,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
(四)校企合作管理實現工學結合
現代學徒制這種教學模式,教學活動既在學校內也在學校外,所以必須實現校企雙方的合作管理。由于學生學習的方向就是到企業中去就業,所以采用半工半學的教學模式,既能發展學生的專業技能,又能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分階段讓學生慢慢地由學校進入企業,漸漸地融入企業的工作環境,用理論聯系實踐的雙向驗證原則,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與技能有深刻的領悟。讓學生在企業中感受企業文化,學習與人溝通與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質疑釋疑的自主學習精神,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并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四、結語
學徒制的兩端即招生與就業,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二者需要互相輔助,這樣才能夠實現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全面發展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曹曉平.職業教育改革下的現代學徒制探析[J].企業家天地,2013(11):112~113.
[2]黃澤文,吳卓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學徒制高本銜接的探索研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7(0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