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提高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本文對任務型教學法進行研究和分析,重點分析了Willis任務型教學模式并以《新標準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為例進行應用,以求找到問題和新思路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閱讀;Willis模式
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是我國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一直以來都是高校英語教師特別關注的問題。近年來,為了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和課程質量,很多教師開始嘗試在課堂上使用任務型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完全不同,傳統教學法是以教師為課堂中心,課上教師講,學生聽和背。而任務型教學法完全顛覆了這一現象,課上的中心從教師變為學生,教師變為監督者和提示者。這種新型教學方法顯著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了知識面。因此任務型教學法受到了廣泛關注。
一、基本概念
任務型教學是以任務為基礎的教學方法,能夠為學生提供體驗實踐和感悟問題的情境,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進行檢驗和總結。但對于任務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很多教育學者都有自己的見解,Richard在20世紀90年代指出任務是需要語言加工或理解的一項活動或者行為,比如一邊聽指令一邊畫地圖、根據指令進行操作;Wright于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對“任務型教學”進行研究,于1996年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任務是教學問題,需要學習者或者教師根據輸入資料進行操作,即任務是為了交際而進行的活動,是學習者為了達到結果而使用目標語言的過程;Nunan則認為任務是一項以意義為中心的活動,是學習者使用目標語參與到理解、處理、輸出或互動中,其關注點主要放在意義而非形式上。總之,任務型教學是一種以意義為中心,完成活動為目的,使用目標語言的一種過程。
二、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
(一)任務型教學模式實施過程
Willis模式是任務教學法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模式,他將課堂教學程序分為任務前階段、中階段和后階段。任務前階段要求教師了解教材和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完成任務的需求和學生的語言水平來設計任務,包括輸入相關詞匯、圖表和音頻展示。此階段是基礎,尤為重要,目的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增加學生完成任務的動力,為下階段做好準備。任務中階段即任務階段,是任務教學法的核心。這一階段要求教師將學生以分組或配對的形式去完成任務,例如:報告、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此階段教師不需去講解,只需扮演任務的監督者和提醒者。幫助學生獨立完成任務,通過完成任務進行閱讀,并積累經驗。任務后階段是學習和鞏固的階段。教師要對任務中出現的復雜難懂的詞句進行講解和分析,并讓學習者通過實際應用進行鞏固,包括復述文章大意、改編文章結局和辯論等等。
(二)任務型教學在實例中的應用
筆者以《新標準大學英語綜合教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Simon Greenall、文秋芳主編)第一冊的unit4,active reading(1)No network: Can we live without our mobilephones? 為例,具體分析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閱讀中的應用。No network: Can we live without our mobile phones? 是一篇報告性敘述文,主要內容是不同年齡、不同工作的三個人在三天內完全不使用手機后的心得體會。本課的學習目標是略讀、精讀技巧,學習與主題相關的詞匯和句法。
1.閱讀前
閱讀前即任務前階段,此階段教師要為下一階段的閱讀做準備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在本課教學時布置了以下任務。
任務一:對同學進行分組,并且準備幾張過度依賴手機并帶有諷刺意味的圖片,請同學們通過網絡和書籍來查找手機對人們的影響,并且闡述圖片所表達的含義。要求學生在完成任務后進行組內溝通,對所查內容進行整合,并且分析圖片,課上每組派代表對結果進行展示。這一環節可讓學生在查找資源時對相關詞匯有所了解,為閱讀做好準備,并擴大了知識面,讓學生了解手機對人們的影響。
任務二:請同學在課前做與文章中一樣的實驗,兩天不去使用手機的網絡和短信功能,只接打電話,在課上要求學生說明自己是否堅持到最后,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結果。此任務可以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學生會迫切的想要知道文章中人物對于此任務的結果和心情。同時能為閱讀后的討論進行準備。
2.閱讀中
任務一:此任務即快速閱讀任務,要求學生快速瀏覽文章,回答以下問題。
(1)What was the matter with Russell Crowe?
(2)How has the mobile phone changed our lives?
(3)Why doesnt the businessman use his landline very often?
(4)What does the schoolgirl usually use her mobile phone for?
(5)How does the working mother feel at first about life without a mobile?
此任務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找出答案掌握課文主要內容。
任務二:此任務是精讀任務,要求學生在仔細閱讀文章后總結每部分的主要內容,并找出中心句和具有代表性、復雜難懂的詞組和句型,在組內進行討論,最后每組派一位代表將結果寫在黑板上。此任務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文章,能夠讓教師了解學生對于本文閱讀上的困難,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分析和講解。
3.閱讀后
此階段為任務后階段,即鞏固和復習所學知識,并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任務一:讓學生復述課文的主要內容,復習文中所學過的詞匯和句型。
任務二:讓學生針對下面的問題進行思考,并回答。
Do you agree that mobile phones have been the biggest factor of change in everyday behavior?
此任務的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詞匯,進行實際應用的同時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三、任務型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任務型教學法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閱讀文章,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第一,難度高,任務型教學法的核心是讓學生去動手完成任務,這就要求學生要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但我校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學生基礎較差,詞匯量較少,就會使完成任務時個別學生很難參與其中,任務完成難度較大。與基礎好的學生形成鮮明對比,因而造成焦慮自卑心理。第二,濫竽充數,教師在布置任務時會要求以小組的形式完成,并派代表展示。就會造成有些基礎較差或較為懶惰的學生在完成任務時投機取巧,濫竽充數。因此,教師在英語任務教學法時一定要考慮這幾點問題,盡量使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
四、結語
任務型教學法區別于傳統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任務型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從句句分析變為只講學生不會的。任務型教學法還能夠增加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擴大知識面,彌補了傳統教學法的不足。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難點,教師要在使用這種方法時注意到學生英文水平的差異性和性格特點,針對這些問題來調整任務的難度和過程,盡量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Richard, J.C, Platt, J.,& Platt, H.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Essex: Longman,1992.
[2]Wright, T. Instructional task and discourse outcome in the L2 classroom Language learning tasks,1987:47~68
[3]Nunan, 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Willis, J.A flexible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1996:52~62.
[5]梁欣.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警察學院學報,2018(04):125~128.
[6]張琳波.基于任務型教學法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2):203~204.
[7]黃歆.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07):117~118.
作者簡介:伊麗娜(1987.08—),女,內蒙古通遼人,碩士,內蒙古民族大學,講師,研究方向:英漢口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