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林
【摘要】在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中,我們的文化有很多精華值得借鑒和研究,我們在研究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要按照本國、本地、本校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的研究,提出具有實際操作的可行性方法。所以,在經過課題組的研究和調查,本文就如何提升中小學生核心素養,依據調查結果和經驗總結,認為我們當前核心素養提升的研究需要加強綜合化的指導、專業化的實踐與研究、本土化的實踐與推廣等。
【關鍵詞】核心素養;實踐研究;理論學習
一、加強對中小學教師核心素養知識的指導
在基層教育單位尤其是農村,老師的理論水平十分有限,對于核心素養具體指的是什么還有很多老師存在概念認知不清楚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農村教師大都是“一專多能型”,一個老師要兼職好幾門不同專業的課程,體育老師上數學、美術老師上語文、音樂老師上英語,這樣的情況在農村學校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很多老師進入農村學校從事教學工作,基本上很難有機會直接從事直接所學的專業,因此農村老師在核心素養方面的理論知識認識不足是普遍現象。所以我們課題組經過研討認為,教育主管機構應該在理論層面上給予農村教師專業的指導。就像我們出臺的《課程標準》一樣對核心素養進行全面系統的解釋和闡述,讓老師通過學習系統的理論知識去認識核心素養對于學生成長的作用,理解核心素養的提升有什么樣的標準。老師只有對核心素養有了深入的了解,才會主動地去關注它,老師也只有認識了核心素養的提升對學生的實際作用,才會去認真的研究和實踐,而這一切的基礎都需要理論指導和支持,因此,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強化理論指導和理論學習。
二、進行專業化的實踐和研究
課題組的調查研究發現,在很多老師的印象中對于核心素養之類的東西都應該是語文課和思想品德課所需要研究的問題,與其他課程好像沒有多大的關系。但從操作層面來看,我們要提升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就需要從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入手。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是全方位的,核心素養的理念應該深入到學校教育的每一個學科、每一項活動中去。要做到這些,我們就需要針對不同的課程進行不同的專業化實踐和研究。比如我們在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去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研究、自主探索、合作預習、小組展示等方面的能力,在培養的過程中逐步地實踐核心素養對學生數學能力的要求。在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把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身體協調能力、團隊組織能力滲透進去。在音樂和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把審美能力、多角度思維能力、空間與歷史的鏈接能力培養通過具體的實踐教學加進去。在科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把實驗能力、假設構思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與核心素養的發展相結合進行研究。也就是說,我們要把核心素養的理念滲透到學校教育的所有過程中去,并且針對不同的專業進行具體的任務分解和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把核心素養的提升落實到位,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核心素養的提升要關注本土化實踐的成功經驗,并進行逐步推廣
在課題組進行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老師對核心素養的研究熱情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們在近二十年的教育改革過程中,盲目地推出了很多不適合學校具體情況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所以很多教師對新的教育理念都不太感興趣,因為在以往的教改過程中,我們接受和推廣的很多教學經驗和理論都不適合我們的具體情況。盲目的推廣后都沒有取得想要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我們的經驗推廣過于簡單和盲目,沒有結合具體的情況進行本土化實踐,推廣也都是拿來主義、生搬硬套。因此,我們要有效地提高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就需要進行本土化的實踐,只有結合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的實踐才具有可操作性,其效果也更具期待性。另外,我們在研究和實踐的過程中要進行不斷的總結和評估。把適合本土的教學經驗繼續及時地總結和研究,然后分步驟、分階段以小步快走的方式進行逐層逐步的推廣。這樣既可以讓一線老師感受到核心素養教學給我們的實際教學帶來的好處,也方便我們進行及時的糾正和指導。所以,核心素養的提升要關注本土化實踐的成功經驗,并進行逐步推廣。
總之,核心素養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有很多理念還不成熟,有很多實踐層面的問題需要我們去繼續研究和探索。教師的認知狀態、研究方向和本土化的探索與推廣都值得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去研究。本課題組將會按照既定方案進行實踐和探索,以期能夠為大家進行核心素養教學,提升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提供參考經驗和資料。
參考文獻
[1]王芳.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化背景下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設想[J].人才資源開發,2016(12).
[2]左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國際趨勢:走向核心素養為本[J].課程.教材.教法,2016(02).
[3]畢進杰,彭虹斌.“核心素養”下基礎教育改革的路徑和支持系統[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03).
[4]VilhelmiinaHarju,HanneleNiemi,王巖.芬蘭基礎教育階段核心素養的培養及評價[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