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了在職業教育領域開展高水平現代化高職院校和高水平高職特色專業群建設過程中,高職汽車專業群教學引入上海大眾汽車品牌,開展訂單式聯合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的校企合作項目,對項目運行機制在合作模式、平臺搭建、軟件建設、運行管理等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對項目運行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為汽車專業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項目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有益探索。
【關鍵詞】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上海大眾SCEP項目
作為中國轎車行業的領跑者,上海大眾大力拓展銷售和服務網絡,SCEP項目全稱SVWCollegeEducationProject,即“上海大眾—職業學校合作培養項目”,是上海大眾聯手中國最優秀職業院校合作建立并運營的學生培養計劃,包涵上海大眾和斯柯達雙品牌,該計劃于2008年在中國啟動以來,為上海大眾經銷商培養大量的汽車維修專門技術人才。
一、校企合作模式
上海大眾SCEP項目是通過職業院校、上海大眾、上海大眾經銷商三方通過統一的合作目標,共建共享的合作形式,建立搭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平臺,通過SCEP項目在職業院校開展學生定向培養,組建訂單班。訂單班采用上海大眾設備、車輛、技術、課程,實施小班化教學,學生經校企雙方考核合格的企業直接留用工作,實現上海大眾、職業院校、經銷商和學生的四方共贏。
二、校企合作SCEP項目平臺搭建
(一)場地建設
為營造真實工作氛圍,建設符合上海大眾企業經營理念的SCEP實訓基地,是項目建設的先決條件。按上海大眾要求,標準的教學場地是由多個技術教學模塊組成,技術教學模塊是上汽大眾技術培訓基地場地建設的基礎單元,模塊要求具有企業文化元素,由理論教室、實訓場地以及工具儲藏室構成。在場地建設中,校企深度溝通,對基地服務定位、功能設計、設施設備配置等建設內容,與大海大眾品牌在本區域布局、規模、企業策略進行匹配,結合學校情況制定建設方案。
(二)教學硬件建設
SCEP項目由校企共建共享而成,上汽大眾對項目建設硬件支持,在汽車總成部件、電器教具和專用工具支援,并提供教學車輛的優惠采購政策。學校方面須購置符合企業培養要求的檢測設備、儀器和設備。教學硬件配備以滿足學校訂單班學生和本地區企業員工培訓量為依據。
三、教學軟件建設
合作院校根據上海大眾相關標準進行后備師資選拔,SCEP項目授課老師,在接受了上海大眾組織的全面培訓并通過上海大眾認證考核之后為大眾班授課,從而保證優秀的教學質量。同時,上海大眾還提供了信息系統支持,為學校在網絡學習平臺、售后服務系統、項目管理平臺等方面進行授權使用。
四、項目運行管理
SCEP項目的運行及管理由校企雙方共同進行,雙方共同制定學生的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模塊化教學,明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具體要求前提下,項目的日常管理由學校負責,企業定期的對項目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督導,重大活動如招聘會、認證考核雙方配合完成。
五、訂單班實施
SCEP項目在高職院校學生第5學期導入,要求機電工崗位教學的基本學時在390學時以上。上海大眾定期組織全國經銷商校園招聘會,用人單位與學員雙向自主選擇,由簽約學生組建上海大眾訂單班。在實踐教學環節上海大眾要求每名學生具有6個月以上的實習期,以接受經銷商在職業體驗、技能學習提高、生產安全、工作素養等方面的培訓。
六、面臨問題及建議
(一)減少訂單班校企合作模式的學生流失率問題
在實施訂單式聯合培養過程中,學生的在就業過程中的流失,是學校和企業關注的焦點,是頂崗實習期和畢業后的半年時間是學生離職現象的高發期。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學校、企業共同協作。在學校方面要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定位,合理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建設,及時與學生、企業溝通,加強學生就業指導。企業方面對訂單班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懷,營造良好工作環境,提升學生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使其快速適應從學生和企業員工身份的轉變。
(二)校企合作項目可持續發展問題
校企合作項目是培養定向的技能人才,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校企合作各方的責任、權利、義務界定模糊,缺乏可操作性,通常做法是各項目校企雙方在友好協商基礎上的共同約定,缺乏相關政策支持。
參考文獻
[1]呂一丹,蔡愛敏,劉樹臣.淺析高職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1).
[2]李佩禹.上海大眾SCEP項目拉動校企“四合作”的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2(24).
作者簡介:王立剛(1977.10—),男,漢族,遼寧沈陽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職業教育、汽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