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寶
摘 要:消費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指利用社會產品來滿足人們各種需要的過程。體育消費是指人們用于體育活動及相關方面的消費,主要包括用于購買體育服裝以及運動器材,購買體育期刊、書報等實物型支出,用于觀看各種體育比賽、表演、展覽等所進行的觀賞型的消費以及用于參加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健身訓練、體育健康醫療等參與型消費。體育消費是現代生活消費的一部分,是指人們在體育活動方面的個人勞務消費支出。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據分析法等方法,分析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群體體育消費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體育消費的基本現狀,總結其體育消費現狀問題,為高校加強對大學本科生體育消費的引導提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體育消費 現狀 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1(b)-0247-03
消費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行為過程,消費構成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領域。體育消費是人們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指人類在體育活動個體消費的支出[2],其不僅包括人們購買的體育用品和器材、體育服裝,體育比賽和體育表演觀看費,更主要的是指人們有目的的活動,即為了獲得身體健康,取得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利用空閑時間而去從事的多樣性的體育有關的個體或群體消費行為,它對提高個人的素質,個人生活質量,促進能力和智力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等諸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體育消費水平主要指在一定時期內按照人數平均總的實際消費的全部體育服務產品和物質產品的數量,可用價值單位來表示,體育消費在生活消費中占較大比重,一般來說消費結構屬于小康型或富裕型。同時,研究體育消費水平可進一步了解不同層次人們的體育消費需求。因為不同的體育消費水平間接反映出人們對體育消費品需求的異樣性。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群體。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與數理統計法等研究體育消費現狀調查分析。
1 結果與分析
1.1 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體育消費狀況
1.1.1 體育消費水平與消費基本情況
從圖1和圖2調查結果可知,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的月生活費在1000~2000元的居多,占總人數的67%。為了便于了解本科生消費的實際情況,可以將消費水平分成低檔消費、中檔消費、高檔消費和奢侈消費。其中每個月50元以下的是低擋,每個月在50~100元之間是中檔,每個月在100~200元之間是高檔,而每個月大于200元則是奢侈。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每月體育消費水平統計結果表明,其體育消費主要集中在中檔上,占總人數的56%,說明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大部分能夠承受并且適宜的體育消費是中檔消費;占總人數的27%的高檔消費不能被忽視,而低檔消費和奢侈消費比例最小,分別占總人數的11%和6%。
其中,研究表明低檔消費群體的種類,部分同學因為家庭條件不樂觀,對于中檔消費者而言,他們更多的錢花在購買體育雜志或者彩票,也會去參加觀看現場比賽之類的活動。高檔消費群體因課程需要以及自己的愛好會購買與自己所熱衷體育項目相關的體育器械、名牌體育用品等。奢侈消費者的人數并不多,他們的家庭條件往往比較好,有足夠的經濟承擔能力或外出兼職機會較多,消費能力高。
1.1.2 不同年級本科生體育消費水平的差異性
從表1中可以發現,不同年紀學生在體育消費方面的數值相差比較大,說明消費存在差異性。對于剛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他們主要把錢用于購買實用的體育器材和用品之類的,所以花的錢稍微多一些。隨著在學校的時間增加,他們逐漸積累體育運動知識和消費意識,等到后面,他們會自發的在體育上消費更多的錢,會參加各類運動,此時,在體育上的投入比重會持續增加。畢業之前,基本會達到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
1.1.3 不同生源地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的差異性
從表2中可以明顯發現,本科生在不同地域呈現明顯的差異性,并且體育消費水平在城鎮和鄉村之間存在差異,而且發現鄉村要比城鎮的消費低很多。很多人認為這種差異性主要是城鎮和鄉村在經濟水平上有差異引起的,并且由于周邊教育環境的影響,城鎮的學生更多的能夠接觸各種的體育運動,所以城鎮的學生在體育方面有更多的主動性。而鄉村的學生相對而言缺乏這種意識,這也是限制他們運動能力的客觀因素。
1.2 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體育消費結構
為了更直觀地分析體育消費的差異,大致可分為:實際消費、參與式消費、觀賞性消費和信息消費、體育彩票類型。身體消費包括服裝鞋帽、運動器材,如,參與消費雖然不直接,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用運動的機會和場合參加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運動的精神。觀賞性消費通常被認為是學者觀看體育賽事和直播重大賽事的費用。需要支付體育信息的錢,或者它渴望學習的體育技術,我們理解是信息消費。體育彩票是一種商品,是一種能滿足消費者特殊需求的運動消費品。
根據調查結果表明,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在實物消費占體育總消費的比例是最高的,占總人數的70%,參與型消費雖然不是直接消費,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可以運動的機會和場合,參與各種類型的體育活動,一定程度的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養和體育精神。參與型消費所占比例較小,只占總人數的5%。觀賞型消費比例較低,為7%,信息消費的概念則增加普遍。由此項消費占比最低,為3%。體育彩票占比在所有項目中排第二,體育彩票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在體育消費上不可忽視的一個體育消費類型。
1.3 體育消費方式
根據調查其中93%的人選擇在網絡消費而僅有7%的人不在網絡上消費,調查結果表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網絡消費在高校也刮起一陣旋風,在“是否經常通過網絡購買體育用品、賽事門票、體育彩票”這一問題上,93%的同學選擇了“是”,由此可以看出,網上購物成為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進行體育消費的一個重要方式,由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學習任務繁重,課余時間較少,所以網絡購物其便捷、高性價比的特點受到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的青睞,電商網站上對于產品的廣告宣傳與價格優惠往往容易引起很好的效果,極大地增加大家的購買欲望和促進購買行為。
2 結論與建議
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受社會、校園文化和環境因素影響,體育消費動機呈多樣性,多種消費動機的復合對其消費行為產生了影響。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目前的體育消費水平一般是100~200元/月,生活費水平一般是100~2000元/月,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的體育消費“恩格爾”系數在0.1左右浮動,屬于較高的水平。
加強終身體育理念的宣傳終身體育理念的形成與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體育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學院領導、老師、班主任、輔導員要認真的加強對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終身體育理念的教育,讓他們能夠形成終生體育理念,讓終身體育理念來帶動他們進行體育消費,保證他們不因為脫離學校而終止體育行為。
進行體育消費指導,加強體育消費觀念的宣傳和引導,減少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體育消費的盲目性,避免攀比炫耀的不良現象,培養良好的體育消費習慣,使他們的體育消費結構更為合理。
深化落實大學生素質教育,增加文化課減負的力度,以便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
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在學校體育教育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方法和習慣,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媒體,大力宣傳體育消費的社會與經濟效益,提高他們對體育消費行為的認識,促進體育鍛煉和體育消費行為習慣的養成。教會大學生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塑造大學生“健康觀”。
增加校內體育健身場館的公益性,校內經營性的綜合館、溫水游泳池、健身房、籃球館、風雨籃球場、網球場等等,可以適當地減少對學生的收費標準、延長向學生開放的時間,以便給學生創造更好的環境進行體育消費。
參考文獻
[1] 張尚權,張巖.體育經濟學概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6-11.
[2] 鮑明曉.體育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1.
[3] 胡娟.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研究[J].心理科學,2003(2):29-30.
[4] 劉高福.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水平及對策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4):44-45.
[5] 蘇志平.消費經濟學[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34-38.
[6] 李朝輝.四川省高校學生體育消費動機、結構的統計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1(9):24-26.
[7] 馮巖.武漢地區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育需求與消費結構調查[J].中國體育科技,1997(6):40-44.
[8] 溫孝卿,任仲祥,張理.消費心理學[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8.
[9] 張巖.我國體育經濟學發展的趨勢與建議[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6):28-30.
[10]劉霞.湖南省高校學生體育消費動機的研究[J].北京體育 大學學報,2002(2):51-53.
[11]張輝.大學生體育消費心理與行為的調查研究[J].山東體 育學院學報,2005(4):44-45.
[12]羅建英,張輝.浙江省部分高校學生體育消費調查[J].體 育學刊,2001(6):47-50.
[13]劉志強.我國體育消費者的需要、動機和行為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