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元旭 羅香香
摘 要:近代早期,由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城市的產生與建立、新興資產階級的崛起、宗教改革、文藝復興等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促使英國貴族不得不順應時代潮流,重視大學教育,為支持大學發展,很多貴族積極捐贈高等教育,以期保留和鞏固自身地位。
關鍵詞:近代早期;英國貴族;捐贈;高等教育
一、16-18世紀英國貴族支持高等教育的原因
15世紀新航路開辟后,貿易往來的需求量直接刺激了圈地運動的發展。大規模的海外掠奪和慘無人道的殖民地活動帶來的利潤巨大。新興的社會階層由于經濟實力提升,要求獲得相應的政治地位。與中國古代平民百姓入仕差不多,想要得到較高的社會地位接受教育被認為是實現這一欲望的最佳方法,“讓他們的子弟接受高等教育是一條——也許是唯一一條——能使他們獲得與其財富相襯的社會地位的途徑”。[1]
近代早期,隨著國家的進步發展,政府對國家官員的要求越來越高,若要想獲得高等的官職,擁有一定的才干是必須的,如熟練的掌握外語、熟悉法律文件等,許多的新興階層的人也開始進入了政府機關,貴族受到了沖擊,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危機感,甚至引起了他們的恐慌,為了保持自身的榮譽與地位,他們不得不改變自己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
“當時有一位作家是這樣警告貴族:如果他們的子弟不學習,而是像以往整日游蕩,那么他將失去自己的地位”。[2]
在18世紀末,上院貴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占貴族中的約57%,英國貴族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的比率高達61%。這些通常都加入英國的政界,這些學院后來也被稱為“政治精英”的聚集地。
二、近代早期英國貴族捐贈高等教育的方式
近代早期,英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以致有學者稱之為“教育的革命”。這與當時貴族的大力捐贈密不可分。貴族對高等教育捐贈的方式較多,一般包括:直接辦學;土地、房產捐贈;提供獎學金、研究基金以及圣俸的捐贈、投資擴建學院等。
1.捐資建校
14世紀之前,學校主要由基督教掌控,英國的王室及其貴族階層的捐贈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多,早期貴族捐贈的記錄并不多見。
15世紀60年代到17世紀40年代,主要是以建立學校為手段的教育慈善事業,16、17世紀的捐贈使得大學的發展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在此時期,從大的方面來說,牛津大學建立了三所新的學院,劍橋大學建立了兩所新的學院,一些修繕工程不統計在內。
劍橋大學的西特尼·蘇撒斯學院是由蘇塞斯伯爵夫人捐贈的,該學院的原址是寺院,該伯爵夫人用了將近自身的三分之二遺產建立了該學院。在1626年,該學院得到了一項價值不小的捐贈,學院長老博瑞若艾特恩過世后將2600鎊捐贈給學院,并且將他購買的一塊位于約克郡莊園路的土地贈送給學院。16世紀70年代,劍橋大學的基督教學院的禮堂的修建得益于貴族們的捐贈。伊麗莎白一世的大臣尼古拉斯·培根向該學院捐贈了200鎊,貝德福伯爵從自己的采石場開采石頭,并向這個學院捐助了146噸的石頭,伊麗莎白又向他們捐贈了30根木頭等等,在各方的支持下,該學院的禮堂才得以修建完成。1584年,財政大臣華爾脫·密特梅爵士建立了伊曼紐斯學院。
牛津大學的布雷奇諾斯學院于1509年建立,該學院的擴建歷時較久,一共花費23年,塞繆爾·拉德克利夫在1614至1648年期間擔任該院的負責人之一,他為該學院捐贈了205鎊修建學院的圍墻、閣樓等,以便于與整個學院的建筑風格保持一致。在他去世后,遵照他的意愿,將他的皮丁特·格瑞居的財產捐獻出來。后來將其變賣所得的1850鎊用于修建該學院的第二個庭院,到1658年興建的小教堂、圖書館才算基本完工。這使得該學院的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擴大了該學院的規模。該學院的法律系名氣非常大,正是因為前人所做的貢獻,使得它得到了發展。英國前首相戴維·卡梅倫正是該學院的學生,可見時至今日,它的教育水平仍然是相當高的。
2.設立獎學金
14世紀開始,貴族們開始在大學里面開設獎學金,幫助神學系的學生完成學業,與之交換的條件是這些專業的師生為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禱告。比如,1340年,菲利普·薩莫維爾爵士就在貝里爾學院設立了6份獎學金用來資助學生和教學。諾森伯蘭伯爵亨利·佩爾西為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設立了3份獎學金。進入16世紀后,由于他們自身思想觀念的改變,他們對大學的捐贈逐漸增多。16世紀20年代,擔任過首席大法官的羅伯特·利德向牛津大學的耶穌學院學習人文主義、邏輯學和哲學的學生捐贈20馬克的生活補貼。前文中提到的尼古拉斯·培根每個季度都要向6名教師進行捐助。17世紀早期,他的女兒伊麗莎白·派瑞厄姆每年向貝里爾學院捐贈50鎊,這是來自他們家一處農場的租金。
獎學金的設立使得學生直接受益,比如牛津大學的布雷齊諾斯學院在1610年到1629年間,獲得獎學金的學生人數比例是9%,到了1670年至1689年,學生獲得獎學金人數所占比例高達36%。
大多數人都熟悉的牛頓在1660年進入劍橋大學,他是三一學院的學生,并以減費生的身份進入該校進行深造的,平時靠著勤工儉學來維持生活。在1664年,他獲得獎學金的資助并得以在1665年完成學業獲得學位。他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前人的經驗、個人的聰明智慧等,還不可忽視的是他在生活貧困的學習階段,獲得了獎學金的支持才得以繼續自己的學業。
三、近代英國貴族捐贈高等教育的社會作用
英國貴族在此時期對高等教育的捐贈既使自己在社會激烈變革的潮流中沒有被淘汰,也推動了英國社會以及高等教育本身的發展。
1.改善了辦學條件
由于貴族對教育的捐贈,16、17世紀,英國的大學教育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辦學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教育的基本設施得到了很大的改觀,滿足了人員日增的狀況,入學人數增加,學校的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新建學院、原有學院的擴建、修繕以及禮堂、圖書館、校舍等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能夠容納更多的學生進入大學學習,對推動大學教育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2.促進了教育資源分配的合理化
在16世紀之前,英國的教育屬于宗教教育,教育屬上流社會的特權。由于貴族對高等教育的捐贈,扶助了中下層子弟的教育,關照了邊遠地區的教育,使得教育資源更加合理化、均衡化,促進了英國教育發展與社會進步,為英國培養了越來越多的人才。
3.為更多的人才提供了社會發展的機會
特別是獎學金的設置,使得許多家庭條件差的學生得以進入大學學習,并且順利完成自己的學業,加快了社會階層的流動,使得底層人民通過自身的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例如前文提到的牛頓,通過獎學金的捐助,得以進入大學進行深造學習,提出萬有引力定律成為了經典力學理論。
4.推動了文藝復興的發展
大學所獲得的捐贈也促進了課程的改革,這時期的教育之所以有別于之前的教育,是因為它掙脫了神學的束縛,課程內容不再局限于宗教倫理。而開始注重人的發展以及人的價值,推動了文藝復興的發展。
5.對良好社會風尚形成的作用
16世紀以后,英國社會不再單單崇尚英勇善戰的騎士精神,要成為適應時代要求的貴族還需要具備文學、藝術、歷史、法律以及過人的軍事能力,特別重要的是要具備良好的個人品德。這就促使貴族們紛紛接受更高等教育,學習各種禮儀、技能。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就在1693年發表了《教育漫畫》,專門論述如何培養貴族弟子的教育問題,提出了紳士教育的思想。他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合格的紳士,因此,此時期的紳士教育理論對英國乃至世界都影響巨大。
注釋:
[1]袁嬌.近代早期英國貴族教育變革[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4.6
[2]張富體.16-18世紀英國世俗貴族教育變革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5.34
參考文獻:
[1]杜冰川.英國貴族精神與精英教育傳統探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1)
[2]趙紅.英國的大學與社會(1560-1650)[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3]徐輝、鄭繼偉等編著.英國教育史[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簡介:
秦元旭(1968--)男,山東臨沂人,凱里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歐洲社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