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煒詩
[摘 要]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改革以及信息技術的進步,當今的教學嘗試更新教學理念,翻轉課堂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應運而生。該模式在目前高校教學中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調查表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我國還處于探索階段,教師和學生對翻轉課堂均有所了解,但并沒有大量地將翻轉課堂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在本篇文章中,我們首先對翻轉課堂進行解讀,通過到相關書籍資料和網上資源去了解翻轉課堂的具體模式,為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提出建議。
[關鍵詞]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概述
1.1 翻轉課堂的概念
伴隨網絡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教學模式早已不適合當今人們對教學的需求,科學教育者通過設想并演練,設計出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翻轉”顧名思義就是顛倒的意思,將原本課上學習知識變為課下,課下學生寫作業探究解決問題的行為放在課上。傳統的教學模式課上是通過老師的敘述去將知識傳遞給學生,但現在老師采用微課或者視頻的方式去讓學生了解學習的內容,讓學生發現自己的薄弱之處,在上課時尋求解決方法,完成整個學習過程。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變成知識的探索者,避免了中國的應試教育所帶來的缺陷。
1.2 翻轉課堂的理論基礎
翻轉課堂的理論基礎為“主動學習理論”,基于以下基本原則:1.主動學習者:學生基于興趣而主動學習;2.互動式教學:學生與同學、教師進行討論、互動合作;3.拋錨式教學:將我們所學的知識活學活用,運用到實際過程中。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可以利用自身儲備的知識想出應對辦法并解決。
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點
2.1 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增強
翻轉課堂在教學中通過視頻講解重點,課前預習課堂內容、總結問題,并在課堂中通過小組討論和研究問題以實現教學重點難點的理解。這樣,通過小組討論體現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提出新問題提供了條件。
2.2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
翻轉課堂在教學中,學生翻身作為學習的主人,在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后,他們更有積極性地去進行問題的探究,同時帶動整個學習小組,使得更多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和解決問題的主動權,實現個性化學習。
2.3 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
在新教學模式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互動積極性。學生也非常樂于通過自己的動手能力,與他人合作去完成對問題的挑戰。在發現問題后,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這就培養了他們創新思維和積極動手能力以及學習興趣。
3 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的構建
很多教育學者在積極地研究翻轉課堂的上課方式以及作進一步的改進。美國富蘭克林學院的Robert Talbert教授就通過自己多年對翻轉課堂教學的研究和實施總結出來一套翻轉課堂的課程體系,主要分為課前和課堂兩個大的部分。根據這套體系,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本文勾勒出了以下的教學模型。
3.1 課前設計
3.1.1 視頻的應用
老師可以通過錄制視頻,分析教材內容并整理出每一章節的重難點,在錄制視頻時重點闡明,但在知識點內容上,只有核實正確,才能夠剪輯出來利用于學生身上。每段視頻后最好配上4到5個習題,方便學生進行基礎測試。剪輯的視頻控制在20到30分鐘,過長的話學生反而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
3.1.2 學生的預習
學生可以從老師統一發放的視頻中去提前學習知識,視頻是有進度條的,在遇到重難點時,可以通過回放、拖拉進度條去進行仔細地聆聽。在完成對整段視頻內容的學習后,學生可以記下老師所講解到的重難點,在課堂上可以向老師進行反饋。
3.2 課堂教學設計
3.2.1 疏通重點、難點知識
雖然在課前的教學視頻中,學生也了解到了一些重難點知識,但畢竟沒有老師進行疏通,學生很難通過自身的理解去進行掌握。在這里可以利用5—10分鐘的時間去對這一塊內容講解,舉一些淺顯易懂的例子讓學生在課前先進行一個重難點內容的理解和記憶的加深。
3.2.2 收集并提出問題
在本模塊,老師將花到8—10分鐘的時間。課前每節視頻后留有基礎測試作業,老師在課前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技術手段進行收集和統計一些易錯的習題,學生對于觀看視頻中也會產生一些疑問,這些都可以進行統計,利于老師在下一階段的實施實施。
3.2.3 互動式學習
老師可事先將學生進行分組,對于每組將抽簽或者老師分發兩至三個問題。學生可以小組間互相討論式的學習,完成對每個問題的解決。至于學生之間討論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老師可以通過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對知識的認知度去幫學生解決并講解做題的方法。
4 結語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將教育與科技聯系在一起,實現了課前課后顛倒式教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變為知識學習的主動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加了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開放課堂,使學生的參與模式和思維模式得到極大的解放。因此,值得在高校教學中進一步傳播和推廣開來。
[參考文獻]
[1] 黃德群.十年來我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09(08).
[2]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04).
[3] 葉紅英.基于翻轉課堂的成人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20).
[4] 曹周天.好的“翻轉課堂”究竟需要哪些因素[J].教學與管理,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