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獻珍


【摘要】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體現(xiàn),小學階段的閱讀能力對以后的成長至關重要,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語文是各科學習
之母”。作為從事小學語文教學三十多年的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閱讀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興趣;閱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黃金塑造期,良好的閱讀能力可以提升學生的興趣、天賦和創(chuàng)造力。大家都知道,有很多學生,小學階段考試成績十分優(yōu)秀,但到了中學階段,成績一路下滑,越學越累,越學越不會學了。有的學生,小學階段成績一般,但到了中學以后成績反而越來越好。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就是學習能力的積累。
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階段,什么都沒有提高閱讀能力更重要。閱讀能力強的學生,成績上升潛力無窮。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對于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至關重要,一定抓住這一階段的寶貴時機,發(fā)展好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通過自己過往三十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學習能力就是生存能力,而閱讀能力又是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母語教學一直是其他學科進行教學的基礎,母語教學體現(xiàn)的就是閱讀能力,一個學生的閱讀能力高低,決定一個學生學習能力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其他各科學習,可謂“語文是各科學習之母”。
通過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力、觀察力、記憶力、專注力、思考力和表達力,形成學生學習需要的必備能力,所以閱讀差的學生其實是潛在的學困生,小學階段缺乏閱讀能力培養(yǎng),直接影響到學生所有科目學習,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通過閱讀來獲取我們想要的信息,讓學生進行語音、基礎漢字、句法語法、行文規(guī)范等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
拿到一本書,或者一份報紙,如何閱讀?如何分析?這就涉及各個方面的能力,例如分析能力、綜合能力、領悟能力、概括能力、匯總能力、遷移能力、理解能力、運用能力等。閱讀能力不好,學生學不好語文,其他學科也是一樣,看到數(shù)學就發(fā)怵,中學后開始接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就感覺無從下手。
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是學生在語文殿堂里塑造自我的奠基時期,是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通過閱讀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提高素養(yǎng)。
二、通過閱讀提升學習能力
一般來說,0—6歲是兒童的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期,6—12歲,是閱讀能力長足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作為教師需要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獲取外界知識的本領,即“閱讀能力”。
但是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持續(xù)性和連貫性,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另外,沒有海量閱讀,要想提高閱讀能力也是比較困難的,如果只關注課本和作業(yè)反而限制了思維,只有博覽群書,海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經(jīng)典,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才可以讓學生的智慧不斷成長,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fā)展能力,才能適應未來多變的社會。
通過這些年的教學經(jīng)驗來看,現(xiàn)在的學生基本全天在學校跟著老師聽課、做題,晚上還要加班完成大量的作業(yè),這樣的“填鴨式”教育使學生的想象力越來越匱乏。如果小學階段不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能力,之后就會越來越糟糕,為了學生的長久發(fā)展和未來更大的成長力量,請不要過分苛求學生小學階段的成績,把目標放在學生的基礎發(fā)展和各方面能力、習慣培養(yǎng)上,才真正事半功倍,讓學生受益終身。
三、培養(yǎng)閱讀興趣至關重要
老師認為好的書,學生不感興趣;學生喜歡的書,老師認為不值得讀。這就意味著老師在給學生選擇圖書時出現(xiàn)了嚴重的錯位。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焙脮玳L者,諄諄善導;如導師,循循善誘;如朋友,絲絲入扣。讀書,能使人明智、闊達、通情達理、善解人意;讀書,能積累知識,陶冶情操、和諧相處。
把選書權(quán)交給學生,激發(fā)學生愛讀書的熱情,不論老師為學生選的圖書多么的優(yōu)秀,如果得不到學生的認可,必然不會引起學生讀書的興趣,這樣學生更不會去讀,也是無用的。所以,老師為學生選擇及推薦圖書前,盡量站在學生的角度讓學生自己來選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了閱讀的興趣才會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成長而言,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其求學及成長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而習慣的養(yǎng)成只能通過從頭到尾讀完一本再讀一本的循環(huán)不斷的過程才能培養(yǎng)出來。這就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同時,只有讓書中的故事抓住學生的心,激起不斷閱讀的興趣,才能不斷激勵他們閱讀完一整本書。完整讀完一本書所帶來的成就感也會使學生更加自信,不會因書太厚而產(chǎn)生畏懼感。
對于提高閱讀能力來說,有時候“量”比“質(zhì)”重要,只有量上去了,閱讀能力才會有一個質(zhì)的提高,老師應該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大量閱讀,而不必過于計較讀什么。如果一個學生從沒有讀過一本好書,而是把大量時間都投入到學校課本和大量作業(yè)里去了,那么這個學生的天賦聰明就被餓死了,所以老師要鼓勵學生的閱讀量不少于表1 中的要求。
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長大后有較大的影響,如果小學生沒有養(yǎng)成喜愛閱讀、樂于閱讀、終身閱讀的習慣,這一輩子就很難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了。所以,在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同時,首先要給學生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這種習慣主要包括:認真讀書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一邊讀,一邊圈、點、畫、記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課外閱讀的習慣等。這些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都有著重要作用,會使他們終身受益,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并在閱讀訓練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
語文教育老前輩葉圣陶先生曾多次論述養(yǎng)成習慣的重要性。如:必須使種種方法成為學生終身以之的習慣。因為閱讀與寫作都是習慣方面的事情,僅僅心知其故,而習慣沒有養(yǎng)成,還是不濟于事的??梢?,要想把閱讀做好,學生長期的訓練也是尤為重要的。
五、提升閱讀能力的方法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一項調(diào)查表明,59.2%的學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時間來閱讀課外書籍,甚至有 6.2%的學生閱讀時間為零,只有 12.3%的學生花在閱讀方面的時間比較多?!伴喿x與學業(yè)從來就是不矛盾的”,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樣提高閱讀能力呢?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按照不同的階段可分為呵護期、關鍵期、培養(yǎng)期、轉(zhuǎn)變期、閱讀期、過渡期六個部分,如表2所示。
六、結(jié)論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內(nèi)容,不管哪個階段,讀好書是最重要的,而在提升閱讀能力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無論學生處于哪個年級、哪個階段,要根據(jù)學生的成長現(xiàn)狀采取不同的措施,幫助學生茁壯成長。讀書是一種習慣,讀書是一種需要,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超越,讀書是一種快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老師要培養(yǎng)自己學生閱讀習慣,和學生一起讀書,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讓學生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李慶忠. 小學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
[2]史慶媛. 小學語文教育中個性化閱讀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4).
[3]王學模.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學苑教育,2016(18).
[4]羅靜. 對小學語文教師個性化閱讀的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8) .
[5]李鎮(zhèn)西. 朱永新呼吁教師“守住自己的教室”[J].中小學管理,2012(8).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