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明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語文學習的難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為自身的材料積累匱乏和對生活的體驗單調等因素,普遍對寫作存在畏懼心理,因此在初中的寫作教學中,如何提高中學生的寫作水平,是語文教師始終關注的焦點,也是本文要探討的重點。
【關鍵詞】初中生;寫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當前的中學生,處在教育改革的關節點,教師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教材觀等教育理念都在發生新的變化。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科學地把握教育的癥結,實現教學質量和寫作水平的同步提高,踐行得并不是很理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累寫作材料、正確把握思想情感的表達和寫作技巧的掌握,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那么在教學實踐中應如何具體實施呢?
一、積累現實經驗,為寫作打下堅實的現實基礎
寫作素材的豐富有待于一點一滴的積累。在平常的寫作中,絕大多數同學存在寫作內容的“空泛、假、抄”等不良現象,其根本原因是學生的生活經驗的極端匱乏,雖然如今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是在生活中,由于家庭和社會的原因,孩子們與社會、自然真正接觸的機會少得可憐,即使是農村的孩子,也很難再享受到過去的田園生活的樂趣。“記一件難忘的事”,學生絕大多數寫的都是自己生病了、發燒了,媽媽背著孩子看病等內容,翻看學生的作文,大同小異。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還是學生的生活經驗少,在生活中與人的情感交流貧乏,因而寫出的文章如同嚼蠟,難以下目。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生活經驗的積累,通過課內活動和課外活動的有效結合,幫助學生積累經驗。莫懷戚的《散步》,簡單的生活場景——“一家四口散步過程的刻畫”,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溫馨感人的畫面,“媽媽背著兒子,兒子背著媽媽”,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和家長一起散步的情境,這些情境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見的,但關鍵是幫助學生從生活中如何擷取寫作
素材。
二、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閱讀是人獲得知識的基本途徑,通過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閱歷,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陶冶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積極能動的氛圍中,正確把握自己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把握自己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在材料的不斷積累中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共同構成中學生閱讀的主體。中學生的心理較之小學生的成熟之處就在于中學生有了較為獨立的思考能力,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物。在此過程中,教師除了課內閱讀,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有選擇性地篩選中學生讀物,培養學生善于從名人作品中學習他人材料的組織、語言的表達方式,注意培養學生的情感積淀,寫作手法的表現及思想情感的表現形式等。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教師要善于把短暫的閱讀興趣轉變成持久的閱讀習慣,學生的閱讀量大幅度提升,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間接地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語文課的“小時間”,每節課根據教材內容的設置,給學生5~8分鐘的閱讀交流時間,大家通過寫閱讀筆記、閱讀感悟、閱讀交流等活動,寫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只有把閱讀變成一種習慣,學生才能夠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自發地、主動地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去。閱讀量的有效積累,可以逐步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注重學生寫作技巧的把握和寫作實踐的訓練
寫作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常說的寫作三部曲:“鳳頭、豬肚、豹尾”,強調的就是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開頭要寫得盡量精彩、吸引眼球;文章內容的敘述要充實、合理、合情;文章結尾要生動有力;開頭設有懸念、伏筆;后面要出現照應,發揮聯想和想象。通過開門見山、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襯托對比、白描鋪敘、正面側面、比喻象征、卒章顯志、烘托渲染、虛實相生、托物言志等表現手法,讓學生的寫作技巧更加的成熟。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在學習過程中,積累寫作材料,《愛蓮說》中,作者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的高潔品質,表達了作者高潔的人格和灑脫的胸襟。在學習過程中,我根據教材內容找到一篇類似的改編《蘆薈說》,在課堂教學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有學生自發創作了五花八門的“某某說”。文章內容有的是根據課文內容改編的,例如《愛梅說》《愛草說》等等。有的內容則是學生根據現實生活,依據課文結構改寫的。學生的寫作技巧的積累,有助于學生在寫作中更能把握文章的主體思路,促使學生學會運用正確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寫作實踐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關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具體的寫作實踐活動,為學生的寫作打下堅實的現實基礎。
四、注重學生的創造性想象的培養
《標準》指出:“寫作要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抓住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因此,在寫作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擺脫傳統思維模式的禁錮,通過想象和聯想,挖掘素材中的內涵,形成自身獨到的見解,寫出生動活潑的文章。在提供寫作素材時,通過漫畫、材料、故事等形式的材料作文訓練,發展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創作性實踐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索,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總之,要提高初中生的寫作水平,教師要從生活實際出發,啟發學生善于積累生活中的素材,通過豐富閱讀材料的積累,使學生掌握大量的感性素材,根據寫作題材選擇素材;通過理性加工和學生的創造性想象,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萬紅玲.初中生寫作能力培養初探[J].文理導航(下旬),2010(8).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