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莉
【摘要】語文教學的開展不僅需要知識的夯實、文化的滲透,更加需要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通過語言能力的發展讓學生感受中國語言之魅力,讓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得以提升,為學生更好溝通和交流奠定基礎。基于此,本文就小學語文語言能力訓練的教學開展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能力;訓練課程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語文語言能力訓練的重要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進行已經不再簡單停留于知識的學習和應用,語言能力的訓練日漸成為教學重點,也是素質教學發展的重要支撐。依照傳統教學模式來看,對于教材的學習更為注重,語言訓練手段的開展則呈現不足。語言屬于一種基本技能,需要開展持續的積累活動,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升華。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注重讓學生積累字詞,強化語言的積累,則能夠讓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感知更加深刻,讓學生能夠感受中華民族語言魅力,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的提升,以及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和影響。而且,通過語言能力的訓練,對于學生之后作文的寫作與開展也大有裨益,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以提高,讓學生的文章更具唯美色彩。重視學生語言能力訓練,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要求,也是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重要根基。
二、小學語文語言能力訓練的教學路徑探索
(一)善于傾聽,鼓勵發言
語言能力的訓練開展,以及水平提升,需要教師教學思想的轉變,以及傳統教學理念的優化發展。注重為學生提供自由空間,使學生能夠將自身觀點充分表達出來極為重要。教師開展教學過程中,不可簡單對學生的觀點予以全面否定,而是要注重傾聽學生觀點中的思想,注重相關問題的研究與開展,從而讓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更加強烈,讓學生沿著自己的思想進行充分闡述。比如,筆者在進行《幸福是什么》這一課文教學時,希望學生能夠自讀自悟,對文中的故事內容進行掌握,并真正體會到什么是幸福。課文中的“幸福要靠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這一句話能夠引起人們深深的思考。在對這篇文章進行講授之前,會對學生進行提問:“究竟幸福是什么?”由學生暢所欲言,給予其充分展現自我思想的機會。部分學生認為快樂就是幸福,部分學生會認為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就是幸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表達空間,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對自身的思想模型進行建設。對于學生發言我也給予積極鼓勵,讓學生從更廣泛的角度認識家庭、外界等多因素對幸福的影響,讓學生的思想深度也由此而更加深化。
(二)重視朗讀,大膽想象
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應當對學生語感訓練進行高度關注,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間,實現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力的提升。這樣在增強學生閱讀水平與能力的同時,還能夠將學生帶入至語言情境中,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想象力。教師還需要注意的是盡量減少學生獨立默讀活動的開展,其極容易降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深層次理解,重視朗讀活動的開展,讓學生的想象力展翅高飛。比如,筆者在進行馮驥才的《花的勇氣》這一課文教學時,要求教師將朗讀作為主要方面,尤其重視開展朗讀指導活動,使學生能夠有感情地朗讀,進而對作者變化起伏的情感進行體會。該文章屬于非常優美的散文,其中包括許多耐人尋味的句子,如“此刻那些花一下子全冒了出來,頓時改天換地,整個世界鋪滿了全新的色彩”“沒有花的綠地是寂寞的”等,使學生仿佛走進大自然,使其想象空間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通過朗讀并賞析這些優美的句子,使學生能夠對文章的語言美進行深刻體會。此外,我還通過美術的形式讓學生將朗讀的內容繪畫出來,通過繪畫激發學生想象力,讓學生的想象力輔助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
(三)日常積累,媒體表達
為了對學生的語言標準進行規范,應當從日常積累著手。在語言積累的諸多渠道中,最為重要的渠道,就是課堂學習。教師應當認真把握相關時機,注重對學生隨時積累的良好習慣進行培養,使學生能夠對語言的多樣性與豐富性進行了解,進而使學生深入感受到語言的魅力。與此同時,對于所積累的知識內容應當做到學以致用,教師應當從寫作角度出發,對學生開展相關指導活動,使學生能夠將自身語言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將自身語言能力系統展現出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詮釋自身觀點。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大力普及,特別是信息與網絡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對部分故事畫面進行制作,并將一些圖片與動畫加入進來,在音頻中,可以對部分語言運用技法和應當掌握的重點詞匯的內容進行設置,充分激發學生知識探究欲,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比如,筆者進行《爬山虎的腳》這一課文教學時,在對爬山虎的特征的內容進行描寫的過程中,也用了許多修辭手法,倘若只是通過文字表述,很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對多媒體技術進行了充分運用,制作出一些圖片與視頻,將爬山虎直觀、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眼前,這樣對于文中語言的描述,學生體會起來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三、結語
素質教育理念下的語文教學已經不能停留于簡單的知識傳授,更加需要重視學生語言能力的訓練,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通過語言教學活動的展開,讓學生真正深入到語文文章之中,感受其中魅力,體味個中真意,讓語文成為學生的良伴,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文化、文字之璀璨。
參考文獻
[1]趙言春.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2).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