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的高效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也逐漸加大。新課標的改革旨在通過課堂教育培養一批具有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型人才,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小學語文的學習是小學生接觸各種事物,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語文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修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觀念。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已經成為很多學校和教師的關注點。本文分析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意義,并探究了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總結并提出了幾點關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對策;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課上注意力不集中
興趣是專注的基礎,而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孩童時期,都比較喜歡玩樂,自由自在的做自己喜歡的事,一旦把他們放在一間教室接受集體的有規律的知識學習,就會很快失去課堂學習的興趣,常常表現為無精打采,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并且這個階段的他們自我約束能力也比較差,好奇心較重,很容易受到其他事情的影響,因此即使在課堂上老師講的多么費力用心,學生沒有學習的欲望和激情,那么知識傳授就不能發揮它本來應該具有的作用,這樣學生不能接受和掌握應該學習的知識,極大降低了課堂效率。
(二)教學模式較為傳統
課堂效率的提高一方面離不開老師綜合素質的影響,另一方面跟教學的模式和方法也有著很大的關系。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目前很多教師仍然未能真正的接受和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填鴨式教學法”的現象仍然很嚴重,教師在課堂上以講課本為主,而學生則以聽為主,這樣的課堂完全以教師為主,課堂上學生沒有發言提出問題的機會和時間,同時教師也不能完全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違背了新課改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這樣,時間一久會讓學生形成老師講的都是對的,課堂不需要我們參與的錯誤想法,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課堂效率得不到提高。
(三)教學內容較陳舊
我國新課標的改革,雖然已經做出了很大的改進,但是由于我國地域發展不平衡等其他的原因,仍有很多小學未完全的步入新課改的旅程。教材是學習的基礎,但目前很多學校仍然以幾年的老課本作為教學的教材,其教學內容與新課改的方向有很大的差異,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從而導致學生不能及時的接收和學習新的內容,縮小了學生學習的視野,即使學生很吃力,但依舊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和時代的進步。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現和創新的能力,同時也不能滿足社會對全面發展型人才的要求。
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對策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及時的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分析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然后對自己的教學模式做出改進和創新,以滿足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專注力。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根據每節課的知識內容,搜集一些跟課堂有關同時比較有趣的視頻或是音頻。如在學到《趙州橋》一課時,老師可以搜集一些關于趙州橋的相關照片,或是短視頻,在課堂上當注意到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或是在進入真正的課堂之前作為開場,讓學生進行觀看了解;或是在學習古詩時,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可以將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發生的有意義的故事講給學生聽,也可以搜集一些讀古詩的音頻,讓學生學習如何有感情地誦讀古詩。這樣將視頻和故事引進課堂的教學中,一方面避免了課堂的枯燥無味,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小學生的畫面感一般都比較強,這樣也能增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記憶。
(二)創新教學方法
創新的教學模式對于提高課堂效率有著很大的幫助,教師們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將各種好的教學方法完美地結合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目前很多老師都普遍采用的方法,它實現了老師和學生之間角色的互換,同時也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課下學習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和查閱資料,課堂上老師則主要以解決學生的問題為主,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思考,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同時也實現了學生為主的課堂,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三)及時跟進教材內容,確定教學內容
教材內容的改進需要與時俱進,能夠符合新課改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教材內容的跟進,需要教師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時刻關注社會人才需求的方向和重要思想的發展,然后在備課的過程中將這些案例加入其中,引導學生形成一定的思維模式。跟進教材內容,學校可以鼓勵教師之間多交流探討,積極參加有關教材內容制定,時刻關注社會發展方向的新變化,也可以去各校多進行考察學習,利用課余時間多閱讀一些書籍。
三、結語
目前雖然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仍有很多問題和挑戰,但相信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效率會有所提高,并且能夠培養一批批語文素養極高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彭世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研究.[J].中外交流,2016(32).
[2]王敏.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J].吉林教育,2010(1).
[3]楊朝陽.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探究[J].讀寫算·教研版,2015(8).
作者簡介:許琳,女,1988年生,本科,江蘇鹽城人,小學語文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