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明
摘要 根據田林縣芒果產業現狀,對芒果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進行了分析,提出田林縣芒果產業發展規劃布局,并對芒果產生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進行分析,以期將田林縣打造成百色市繼右江區、田陽縣、田東縣后又一個芒果示范基地。
關鍵詞 芒果產業;現狀;發展規劃;田林縣
中圖分類號 S-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14-0210-03
Mango Industr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lan in Tianlin County
NONG Xueming (Tianlin County Agricultural Bureau in Baise City,Tianlin,Guangxi 5333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ngo industry in Tianlin Count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ngo industry,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plan layout of mango industry in Tianlin County, and analyzes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produced by mango in order to make Tianlin County to another mango demonstration base in Baise City,following the Youjiang District, Tianyang County and Tiandong County.
Key words Mango industry;Curr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plan;Tianlin County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辦發〔2018〕1號)提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必須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
芒果是著名的熱帶水果,其風味獨特、肉質嫩滑、營養價值高,有“熱帶果王”的美譽,在世界生產與貿易上均占有一定的地位[1]。芒果樹樹形美觀,是美化環境的優良樹種,在我國南方城鄉普遍栽種[2]。百色市是我國最大的芒果生產基地,芒果產業已成為百色市農業支柱產業之一,是當地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3]。2014年百色市決定建設實施百萬畝芒果產業,并把田林縣作為芒果主要發展新區,使田林縣芒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芒果已成為田林縣綠色生態、促農增收、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
1 田林縣芒果產業現狀
田林縣位于廣西西北部,地處南貴昆經濟區中心,東與右江區、凌云縣、樂業縣接壤,南與云南省富寧縣交界,西與西林縣、隆林縣毗鄰,北與貴州省冊亨縣隔南盤江相望,全縣總面積55.77萬hm2,是廣西土地面積第一大縣,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革命老區,是滇、黔、桂3省交界的商品集散地。
20世紀90年代初田林縣開始引進芒果種植,當時種植品種有紅象牙、紫花芒、金穗芒、桂熱芒10號等,但因當時選種及管理不當,產值很低。2010年田林縣引進臺農一號芒、金煌芒、貴妃芒、紅玉芒等有市場潛力的品種進行高接換種,取得了良好成效。2014年以來,根據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百色發展百萬畝芒果產業的決策部署,大力推進田林縣發展芒果產業,制定了《田林縣芒果產業發展規劃(2014—2016年)》,把芒果產業作為全縣一項促農增收的主導產業來抓,有效地推動了全縣芒果產業的發展,至2017年12月,全縣已發展芒果面積達0.97萬hm2,投產面積0.08萬hm2,產量1.09萬t,產值6 700萬元,為全縣農村人均純收入貢獻277元,輻射帶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1 751戶7 354人參與種植,貧困戶種植面積達0.16萬hm2,芒果種植已然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好門路、好方法。涌現了富麗、沐源、聚原、鑫奧等15家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企業, 產品商品率達85%以上,優果率達70%以上,產品暢銷北京、上海、廣東、遼寧、福建、浙江等各大城市。芒果漸漸成為調整山區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產業之一。
2 田林縣芒果產業發展條件分析
2.1 自然生態優勢 田林縣地處低緯度,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光照充足,雨量適中,縣境年降雨量為1 204 mm,每年雨量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雨量的80%以上,歷年平均氣溫21 ℃,年日照時數1 696.4 h,年無霜期為346 d,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歷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0.5%。田林縣多屬土山區,旱地土壤成土母質為砂頁巖風化物發育而成的紅壤,土層深厚、肥沃、耕性好,有機質含量12.4~72.6 g/kg,全氮含量0.8~4.1 g/kg,有效磷含量2.2~90.5 mg/kg,速效鉀含量28~305 mg/kg,pH 4.4~7.8[4],適宜芒果栽培。境內有馱娘江、西洋江、南盤江等12條河流,建有那拉、洞巴、那比、福達、那新等10個水電站,沿江兩岸作物用水有保障。縣內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達77.1%,空氣清新、水質潔凈、境內基本無大中型工業企業,是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的理想區域。因此,田林縣在地理、氣候、土壤、生態環境等方面都適宜發展芒果種植,具備自然生態優勢。
2.2 產品市場優勢
田林縣縣域多春旱,歷年3—4月份平均氣溫18.8~22.7 ℃,相對濕度平均75%~76%,利于芒果開花授粉,且全年日氣溫比右江河谷低2~3 ℃,采收期晚10~15 d (偏晚熟),能錯開右江河谷芒果上市高峰期,價格比較有優勢。據多年種植觀察,田林縣芒果外觀漂亮、品質優越,深受經銷商及消費者的喜愛。田林縣地處我國芒果區域分布的中熟芒果生產優勢帶,成熟期為7—8月份,上市時間在海南之后,在四川之前,有獨立市場空間。另外,
百色市政府出臺了《關于統一全市芒果產品區域品牌標識的通知》,要求生產經營主體的芒果產品統一使用“百色芒果”作為區域標識, 如今“百色芒果”已成為國內市場上的明星果和著名商標[5],成為中國-歐盟地理標志互認農產品并被授予“2017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
2.3 政策扶持優勢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我國熱帶作物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0〕45號)明確提出: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優先支持天然橡膠、木薯、油棕、香蕉、荔枝、芒果等主要作物,引導生產進一步向優勢產區集中,全面推進名特優新稀熱帶作物產業帶建設。《農業部關于支持廣西芒果產業發展有關意見的函》(農計函〔2017〕14號)提出:為提升廣西芒果產業發展水平和競爭力,打造全國優勢特色農業發展和產業精準扶貧的示范樣板,農業部將立足自身職責,加大支持力度,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推進廣西芒果產業發展。田林縣委、縣人民政府將芒果列為該縣重點發展特色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和貧困戶長久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列入《田林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田政發〔2016〕20號)。
2.4 技術支撐優勢
近年來,田林縣與廣西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廣西芒果創新團隊等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采取聘請專家、舉辦科技培訓等合作形式,選派農村科技特派員50 名進駐鄉鎮,有力促進了芒果產業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建成標準化芒果示范基地5個,其中樂里鎮新寧村芒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于2013年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熱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現正列入自治區核心示范區建設打造,為產業推廣提供學習交流平臺。
3 田林縣芒果產業發展規劃
3.1 田林縣芒果產業發展規劃基本原則
3.1.1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產業的發展必須以市場為主導,尊重市場規律,按市場規律進行決策,政府通過政策手段和服務導向,積極引導資金、土地、技術等各種市場要素有序投入到芒果產業。
3.1.2 因地制宜,重點發展。田林縣地形地貌十分復雜,各鄉鎮的氣候條件、土地資源等差異大,種植區劃、品種區劃分布須與自然資源條件相匹配,因地制宜,在海拔低于600 m沿江生態適宜區、交通優勢區重點打造芒果優勢種植區域。
3.1.3 適度發展,分步實施。既要看到田林縣芒果產業發展的趨勢,也要兼顧其他產業的發展,即糧食生產、林業等對資源的需求。同時,逐年擴大芒果的種植面積,注重前期的投入和生長期的培育,以及產業化經營的逐步推進。
3.1.4 產業發展,保護生態。在推進芒果產業發展過程中,須重視產區生態環境保護,做到既有效利用自然資源又保護好生態環境,確保芒果產業可持續發展。
3.1.5 科技支撐,創新發展。依靠科技創新,加強科技服務,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和芒果產業的生產效益,促進田林縣芒果產業創新發展。
3.1.6 示范帶動,穩步推進。培育和扶持新型經營主體,組建田林縣芒果產業專業合作社,培育家庭農場或種植專業大戶,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提高產業化發展水平,促進芒果產業持續、穩步發展。
3.2 田林縣芒果產業發展規劃布局 《田林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文件提出,到2020年全縣發展芒果面積達1.33萬hm2。截至2017年底,全縣已發展芒果面積0.97萬hm2,根據田林縣實際,計劃2018—2020年新發展0.40萬hm2,每年新發展0.13萬hm2,根據芒果生長環境,結合田林縣的氣候特征,以“二流域”“兩沿線”為重點發展區域,即馱娘江流域、紅水河流域、汕昆高速公路沿線和324國道沿線。
3.2.1 馱娘江流域優勢區。重點布局在定安、八渡、八桂、六隆等鄉鎮沿江流域村屯。該流域是全縣優先重點發展區域,已種植芒果約0.27萬hm2,到2020年規劃發展至0.40萬hm2,建成馱娘江流域芒果產業優勢帶。
3.2.2 國道324線(汕昆高速公路)優勢區。重點布局在樂里、潞城、舊州等鄉鎮國道324線(汕昆高速公路)沿線村屯。該區域集中連片,已種植芒果約0.33萬hm2,到2020年規劃發展芒果至0.53萬hm2,建成國道324線(汕昆高速公路)沿線優質芒果種植帶。
3.2.3 紅水河流域優勢區。重點布局在舊州鎮至百樂鄉的紅水河(南盤江)南岸一帶。該區域集中連片,已種植芒果約0.13萬hm2,到2020年規劃發展芒果至0.40萬hm2,打造紅水河流域芒果產業帶,對接貴州晚熟芒果產業帶。
3.3 田林縣芒果產業發展規劃建設內容
3.3.1 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設。在縣境內交通便利的潞城瑤族鄉和利周瑤族鄉建立6.7 hm2的芒果良種苗木繁育圃,年出圃芒果苗木80萬株。苗圃出圃苗木實行“三證”管理,杜絕無證繁育銷售苗木,確保種苗安全健康、品種純正。
3.3.2 標準示范園建設。按照標準完善果園生產區內水、電、路設施配套建設;生產技術按《無公害食品—杧果栽培技術規程》(DB 451000/T 01—2010)和《無公害食品—臺農1號杧生產技術規程》(DB 451000/T 011—2013)標準執行[3];建立和完善投入品管理、生產檔案記錄、產品檢測、產品準出和質量追溯等管理制度。繼續打造樂里鎮新寧村“萬畝芒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建設,力爭獲得“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稱號,同時在全縣新建設10個連片33.3 hm2以上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帶動和輻射全縣0.53萬hm2芒果園按照高標準、高效益的要求進行建設和管理。
3.3.3 果園基礎設施建設。一是重點修建到芒果園區道路,示范園區道路達到硬化或沙石路;二是重點完善果園水利基礎設施,靠近水源的果園按30 m3/hm2的標準修建蓄水池,遠離水源的果園按75 m3/hm2的標準修建蓄水池集雨,全縣完成果園蓄水池建設20萬m3,并逐步引導果農實施水肥一體化建設,力爭完成水肥一體化建設面積0.03萬hm2。
3.3.4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重點培育和扶持帶動能力強、市場前景好的芒果生產、銷售或加工龍頭企業,從財稅、信貸、土地流轉、項目審批、用地指標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和提供優惠政策,讓優勢資源向大企業和優秀品牌集中,推進芒果產業化規模化進程,3年內培育3家以上龍頭企業。充分發揮現有芒果經濟合作組織和專業協會的作用,大力培育芒果合作組織、家庭農場、新型經營組織,爭取3年內新增10家以上。
3.3.5 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加快農產品市場建設步伐,培育一批運營高效、管理規范,能發揮骨干作用的龍頭流通企業。推進農超對接、電子商務等現代營銷模式。加快芒果采后商品化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芒果分級、清洗、后熟、包裝、預冷等商品化處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
3.3.6 區域品牌建設。一是統一“百色芒果”區域品牌標識。凡在田林縣轄區內生產 的芒果,營銷時產品外包裝必須統一使用“百色芒果”字樣作為區域品牌標識,標識字樣原則上應占外包裝平面的20%以上;二是開展“百色芒果”品牌宣傳推介。每年分別在省會以上城市舉行1場以上的宣傳推介活動,廣泛宣傳“百色芒果”區域品牌,提升“百色芒果”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擴大“百色芒果”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3.3.7 技術體系建設。一是建設縣級科技培訓中心,健全和完善鄉村級培訓體系;二是聘請區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廣西芒果創新團隊、百色芒果研究院以及相關企業的芒果專家、學者組成專家顧問團隊采取集中培訓方式,對田林縣一線農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合作社負責人和種植大戶進行集中培訓,發放生產技術小冊子、光盤等芒果栽培技術相關資料。在生產過程中,農業技術人員、土專家到各鄉(鎮)的芒果生產基地進行全方位培訓,使果農及時更新、掌握栽培新技術和新知識。
4 田林縣芒果產業顯著效益
4.1 經濟效益 據張東等[6],不同坡度類型中,芒果產量有顯著差異,緩坡芒果產量達23.25 t/hm2,平地產量20.18 t/hm2,陡坡產量16.50 t/hm2。田林縣芒果地80%以上為陡坡,以陡坡計算產量,規劃2020年發展到1.33萬hm2,2025年全部投產,年產量將達22萬t,以近幾年平均價0.5萬元/t計算,年產值11億元,可為全縣農村人均純收入貢獻 3 600萬元。
4.2 社會效益 芒果產業發展將帶動果品貯藏、加工、林下養殖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芒果產業的發展也必將帶動農資經營、餐飲、服務、運輸、旅游等第三產業的大力發展,進而推進田林縣經濟社會發展;芒果產業的發展還將增加就業機會,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通過芒果建設無公害、有機產品,打造“百色芒果”區域品牌[7],可提高田林縣、百色市乃至廣西知名度。
4.3 生態效益 芒果為漆樹科芒果屬熱帶常綠大喬木,四季常青, 有綠化美化效果、有較強抗污染和凈化空氣的能力[8]。
芒果適應性廣、抗性強,樹大濃蔭,具較大的綠化覆蓋面積,有效地提高綠地容量,且壽命可至400~500年[9],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防止土壤石漠化。
參考文獻
[1]李敏,胡美姣,高兆銀,等.芒果采后及貯藏生理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5,21(8):400-403,412.
[2] 侯振華.種植類:芒果種植新技術[M]. 沈陽:沈陽出版社, 2010.
[3] 農軍.百色市芒果產業發展探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2):602-606,608.
[4] 田林縣農業局.田林縣耕地地力評價[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61-127.
[5] 熊春艷.“百色芒果”飄香全國[J].當代廣西,2016(16):34-35.
[6] 張東,趙丹,鄭良永.坡度對芒果生長特性及產量的影響[J].中國熱帶農業,2015(5):20-22.
[7] 賀貴柏.實施科技協同創新 加快推進百色芒果產業可持續高效發展[J].廣西農學報,2015,30(5):71-73.
[8] 陳蘇能,姜衛兵,魏家星,等.芒果的園林特性及其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7(9):73-77.
[9] 柯合作,陳振東.芒果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福建熱作科技,1999(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