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教育事業改革成果的不斷深入,藝術院校在職業化的發展上越來越成熟,特別是在職業發展視角的影響下對于鋼琴人才的培養更加趨于專業化。不論是在鋼琴人才培養的定位上,還是在教學活動的開展方面都在隨著市場經濟的需求來不斷做出調整,以此來實現鋼琴人才的資源的合理配置。本文首先從職業發展視角下藝術院校進行鋼琴課程教學的重要性出發;其次,分析在職業發展視角下藝術院校對鋼琴人才培養的課程教學定位;最后,提出利于藝術院校鋼琴人才培養的教學開展的建議,從而提高我國藝術院校鋼琴人才培養的教學質量,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職業發展視角下;藝術院校;鋼琴人才;定位培養;教學開展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一、藝術院校專業鋼琴課程教學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職業化發展視角的發展,使得現代鋼琴課程教學模式與傳統的理論式教學有了很大的區別。現代鋼琴音樂教學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理論化課程教學,還要進行實際的演奏技巧的教學活動,這對于鋼琴人才培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也是大的市場環境下藝術院校培養綜合型鋼琴藝術人才所要達到的目標。因此,國內許多藝術院校在進行鋼琴課程教學活動中開始注重引入新的教學模式,將傳統的單一化的鋼琴理論教學逐漸向現代教學模式下的理論與實踐技巧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轉化,以此來不斷豐富藝術院校的鋼琴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從而推動我國文化藝術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藝術院校鋼琴人才培養的課程教學定位
(一)將職業化與理論化模式充分相結合的教學定位
鋼琴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自從國家提出教育事業改革以后,現代藝術院校的鋼琴專業教學中開始摒棄傳統單一的理論化教學定位,逐漸向著職業化與理論化模式充分結合的教學定位轉變,以此來培養市場經濟需要的專業化,職業化人才。與此同時,還有不少藝術院校在鋼琴教學活動中開始注重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化精神。通過課堂上的理論化教學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未來鋼琴教學的職業化教學定位,為以后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形成應用性與實用性模式相結合的教學定位
近年來,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使得許多家長的教學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從小開始接觸不同的方面的藝術領域,鋼琴則成為大多數家長的不二選擇。在現代鋼琴教學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現實的難題:一些藝術院校招收的學生的基礎不太一樣,有的基礎比較好,而有的基礎則比較差,因此,傳統的統一教學模式很難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由于各大藝術院校鋼琴教學的基礎設施有限,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不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這使得許多同學的專業技巧在很短的教學時間內很難得到質的提高。因此,為了盡快解決以上難題,我國許多藝術院對此開始改變教學定位,將實用性和應用性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開始引入的鋼琴教學中去。通過新的鋼琴教學定位,以來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并以此來提高我國藝術院校鋼琴教學的教學水平和質量,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具有專業性的鋼琴藝術演奏人才。
(三)專業化的教學定位模式
大部分藝術院校的學生畢業之后基本上都會從事與音樂文化活動相關的工作,需要其擁有豐富的專業化的鋼琴理論知識和高超的演奏技巧。需要各大藝術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樹立專業化模式的教學定位,以此來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例如西安音樂學院從2012年開始,為了進一步提高本校鋼琴專業學生的專業化水平,提出新的專業化的教學定位模式,并結合該系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其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并在實踐鋼琴教學活動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廣泛支持。[1]
三、藝術院校鋼琴人才培養的教學開展
(一)舉行適當的鋼琴理論知識競賽和表演技巧比賽
藝術院校的鋼琴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與其他音樂課程教學活動的而開展有很大的不同之處,不但要求十分嚴謹的理論化教學安排,還需要結合學生將其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充分的發揮出來,以此來教學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有效的結合。因此,藝術院校可以在實際的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通過適當的舉行一些鋼琴理論知識和表演技巧競賽,既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分享彼此的鋼琴學習心得,又能夠幫助他們提高實際的應用能力,為以后從事鋼琴職業化活動打下牢固的基礎。
(二)積極開展鋼琴課程的實用性教學
在職業發展視角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藝術院校的鋼琴教學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其中最主要的教學內容包括以下兩點:第一,要十分注重對于學生鋼琴基礎技巧的訓練。藝術院校在開展加強學生基礎基礎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精心挑選一些利于學生進行日常基礎訓練的鋼琴曲目,以此來幫助他們完成基礎提高演奏技巧。也可以挑選一些比較有名的世界經典鋼琴名曲來幫助學生提升自身表演實力,這對于提高他們的音樂綜合實力和培養良好的音樂素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要適當拓展藝術院校的實用性教學內容。在鋼琴的實際教學內容中除了基本的鋼琴理論教學指法技巧教學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即興演奏和伴奏的方式來開發學生音樂潛力。通過此種方式來增加鋼琴表演上的實用性,以此來適用不同群體對于不同曲風音樂的需求。例如上海市某音樂學院,在制定新學期的鋼琴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充分結合本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重點抓基礎技巧教學活動中,針對不同學生的基礎情況幫助他們選擇適合其基礎訓練的鋼琴曲目,以此來幫助鞏固鋼琴基本演奏技巧。[2]
(三)采用因材施教法和情景教學法
藝術院校在進行教學方法研究上,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式:第一,在鋼琴的教學活動中,藝術院校應當在入學前對每一位學生進行統一鋼琴理論知識和表演水平的考核,針對考核成績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并針對每一個小組的實際水平因材施教,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來提高學生鋼琴實力。第二,在開展具體的鋼琴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情景教學模式,通過設置情景,讓學生在相對封閉的教學環境下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并充分調動學生視覺,聽覺。嗅覺能力,以此來幫助他們更快的融入的情景當中,加深其對不同音樂的理解,從而實現學生綜合鋼琴音樂素養的提升。例如,2013年國內某藝術院校在招收鋼琴專業學生的過程中,就對每一位報考的學生進行一次統一水平的鋼琴專業考試,并從擇優錄取了40名學生。在這錄取的40名學生中學校有根據不同學生的鋼琴演奏視頻他們分為兩個不同的班級,同時針對兩個班級不同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不同的教學方案。對于演奏基礎比較好的班級則不必進行過多的基礎訓練,以免浪費有限的教學時間,而對于基礎知識比較差的班級,則教學的重點落在基礎演奏技巧的訓練上,以此來幫助學生不斷提高演奏技巧。經過半個多學期的實踐教學活動兩個班級的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都有了質的提升。與此同時,該校也因此教學模式在國內藝術院校名聲大振,成為不少藝術生的不二選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職業發展視角下,藝術院校在鋼琴人才的培養方式的定位上和教學活動的開展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向著更加專業化、理論化、職業化的方向發展。隨著國內學習鋼琴演奏的人數越來越多,這也使得各大藝術院校在教學活動的開展形式上、內容上和教學教法的研究上都做出了很大程度地調整,希望以此來不斷滿足市場大環境下對于藝術人才的需求,從而實現我國藝術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陽,寧文燕.論職業化、普廈型職業銅琴課程的定位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裁育,2009(08).
[2]張壽先.二十一世紀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04).
作者簡介:劉曉秋(1971—),女,長春人,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