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事業的不斷推進,許多新的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在高職高專音樂教學中使用行為導向法,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更好地展示教學的實踐性,發揮學生教學主體地位,提升音樂課程的教學效率。本文旨在研究高職高專音樂教學中行為導向法的運用。
【關鍵詞】高職高專;音樂教學;行為導向法;探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行為導向法的概念
所謂的行為導向教學法,其實質就是在新的教學環境下所衍生的以“行為導向驅動”的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使用行為導向教學法,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同時體現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行為導向法的教學宗旨就是認真探尋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進而尋找最優的教學辦法。因此,在應用行為導向法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將教學任務進行仔細劃分,進而根據不同的教學情況制定教學辦法。
二、行為導向法在高職高專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一)真人模擬教學
在高職高專音樂教學中運用行為導向法,我們首先應該進行真人模擬教學。行為導向法的教學宗旨就是以行為導向驅動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在教學中使用真人模擬教學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進行聲樂課程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進行發聲訓練的真人模擬,而后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演唱進行模擬演唱,同樣的方法在樂器教學中依然有效。通過真人模擬,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二)依托表演進行教學
在高職高專音樂教學中運用行為導向法,我們其次要依托表演進行教學。表演教學法是行為導向法的重要體現形式,這是因為表演需要具體的實踐來進行表現,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表演進行音樂教學,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該能夠把握表演的核心所在,同時要求學生進行反復訓練,只有具備了足夠的實踐體驗,學生才能夠將音樂理論學習與實際表演結合在一起。
(三)利用教學案例進行教學
在高職高專音樂教學中運用行為導向法我們可以利用教學案例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在使用行為導向法的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前充分研討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而制定豐富的教學計劃,利用教學案例開展教學活動,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我們的教學案例必須緊密結合教學大綱,進而使用各種教學方法,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學實際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某一音樂會制作成為教學案例來進行教學,通過這個教學案例以點帶面地引導學生進行課程學習,將音樂理論知識與課程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以此推動教學效率的提升。
(四)利用角色扮演進行教學
在高職高專音樂教學中運用行為導向法還應該利用角色扮演來進行教學。所謂的角色扮演,就是讓學生通過扮演音樂人物的方式理解音樂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節以及矛盾沖突,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音樂中的人物特點以及思想感情。同時,利用角色扮演進行教學,還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形成更加具有凝聚力的學習團隊,進而增強學生的交流能力,讓學生更好地在集體中學習音樂,體驗音樂。
(五)在教學中注重因材施教
在高職高專音樂教學中運用行為導向法還應該在教學中注重因材施教。作為教師,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的個人發展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性格特點,個人發展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個性化教學方案的制定,讓學生按照自身的發展規律進行學習,進而逐漸在音樂學習中感悟音樂的魅力,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的未來充滿光明。
(六)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
在高職高專音樂教學中運用行為導向法還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在音樂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是十分必要的,這是因為高職高專的音樂教育培養的是實用性的音樂人才,因此教師就不能禁錮學生的思維,這也是行為導向教育法則的實際要求.
三、結論
在高職高專音樂教學中使用行為導向教學法,能夠在真正意義上提升教學效率,并刺激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感悟音樂,進而提升自身音樂素養,能夠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王菲.高職音樂教學中行為導向法的運用[J].音樂時空,2015.
作者簡介:吳開志(1971—),女,廣西平南,聲樂演唱與教學,在職研究生,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