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傳勝
【摘要】小學教育是培養學生個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基礎形成的重要階段。本文對小學音樂教學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為培養小學生的音樂素養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一、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材是小學生音樂學習的重要材料,在實際教學中,音樂教師要不斷挖掘教材內容,將教材中隱藏的知識點呈現出來,進行合理的資源整合,運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與學的共同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學音樂教師要將教材吃透,確立清晰的教學目標,將小學音樂與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為學生創造出與他們相關的教學形式。例如,小學音樂《小動物唱歌》的教學時,教師要抓住教材中的趣味性及教育性等特點,讓學生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展開思考,進行想象,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音樂課件中的動物叫聲進行模仿,多次播放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模仿準確性。然后,教師可以進行鋼琴彈唱:“誰唱歌呀,嘰嘰嘰。”這時小學生就會跟隨伴奏音樂唱:“小雞唱歌,嘰嘰嘰。”運用同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唱出小羊、小狗、小象等動物。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音樂課堂變得十分活躍,得到小學生的青睞,并積極地參與到其中,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完善音樂設施,加強對音樂教育的師資投入
學校及教師要將音樂課程逐漸重視起來,提升音樂教育的地位。同時,對音樂設施進行大力度的投入,提升設施設備的利用率,為學生創造出更好的音樂學習環境,并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優勢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小學音樂課堂。除此之外,音樂教師的配備問題也十分關鍵,學校要在教師聘用時嚴格把關,對應聘教師的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進行考核。對在校音樂教師要進行定期的培訓,為他們提供更多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的平臺,使音樂教師逐漸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音樂教學效率。
三、加強教學活動的針對性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個性特點以及教學的內容進行不斷優化,使教學活動與學生自身以及音樂教學水平達到一致。例如,在進行《大海啊,故鄉》這首歌曲教學時,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音樂基礎,以學生的音樂水平為切入點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在學生對這首歌曲不甚了解的情況下,缺乏對其創作背景及創作思想的認知,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對歌曲本身的理解不透徹。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針對學生的這一問題,利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對歌曲的創作背景進行了解,并通過電影《大海在呼喚》中的場景來增加學生對歌曲創作思想的認知。此外,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的規范引導,保證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有效參與性,強化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四、組織音樂實踐,提高審美能力
音樂課程的理想效果是以學生的興趣為動力,以審美為核心內容,注重實踐,強調音樂的創造性發展。因此,小學音樂教學要以實踐為基礎,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才能促進小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例如,小學音樂《讀書郎》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小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在有限的時間內準備一個和讀書郎相關的小節目并上臺表演。而各小組學生都積極進行節目的編排。其中,有的小組進行歌曲《讀書郎》的合唱表演,有的小組進行《讀書郎》舞蹈的表演,還有的小組對《讀書郎》進行了改編創作等。再比如,《茉莉花》音樂教學,教師可以用繪畫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讓學生將自己想象中的茉莉花畫下來與同學分享,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五、合理教學評價,運用激勵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音樂課堂教學評價是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利途徑,不僅可以檢驗教師的教學水平,還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進一步的了解,對小學音樂教學起到積極的作用。鼓勵性的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士氣起到鼓舞的作用,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要在音樂課堂中多給予學生肯定的態度和表揚的話語,如“你的發音非常準確,唱得也富有感情”等,這樣在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習效率。評價方式要注重多元化、合理化、科學化,可結合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學生互評等多種方式的人性化建議來提升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生唱錯的情況下,教師不要立即訓斥或批評學生,要讓學生自己認識到錯誤的地方并及時改正,多用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用樂觀向上的態度來對待學習,才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六、結語
音樂是一門藝術類學科,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有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所以,小學音樂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才能真正實現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劉玉清.關于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神州旬刊,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