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中,經常會使用奧爾夫音樂教育模式,通過一系列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可以從歌唱中感受到樂趣,同時重視學生歌唱感受與實踐體驗現結合,進而實現教學的目的。本文主要圍繞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進行分析,探究這種教學體系如何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中得以實踐。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初中音樂;歌唱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概述
(一)內涵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當今世界最著名、影響最廣泛的體系之一。使用這種教學體系的課堂,可以使學生進入一個豐富的藝術世界,音樂也不再僅是旋律和節奏的表現形式,而通過與兒歌說白、舞蹈、表演、繪畫、雕塑等藝術相結合,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去關注聲源,主動去傾聽,辨別,想象來自外界的不同聲音。
(二)教學理念
1.綜合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藝術領域劃分愈加明顯,但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卻打破了這一趨勢,將不同的藝術相融合,從多角度、多元化方實現音樂的教育,使學者可以全方面的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2.創造性
目前,多數初中歌唱教學模式較為落后,學校多是采用跟唱教學,模式化嚴重,影響學生的創造性,學生在歌唱中難以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而奧爾夫教育的理念是讓學生多元化發展,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樂、表現音樂,進而激發學生的藝術創造性。
3.參與性
奧爾夫教學理論強調從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刺激學生感官,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到音樂藝術的魅力,注重實踐體驗與課堂互動。
4.本土性
一般來說,本土文化是學生接觸時間最長、最多的,容易理解。而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就是如此,強調從本土文化出發,在音樂中逐漸融入新的內容,推動音樂向高層次發展。
二、初中歌唱音樂教學中奧爾夫教學體系的實際應用
(一)民主參與,實踐體驗
與傳統的音樂教學體系相比,奧爾夫教學法更加注重學生本性和民主參與的原則。在教學中需要重視引導學生切身感受音樂中藝術的魅力,教師也要注意在實踐中讓學生體驗到歌唱的樂趣,并利用將聽覺、視覺、觸覺統一的方式加強學生的情感認知,進而提高學生參與力度。同時,避免出現傳統初中音樂課堂中,僅追求教學進度和考試分數的情況,重視對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參與力度、實踐體驗和音樂鑒賞水平的培養,從而實現音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中,在音樂課程開始前,可以為學生設置與音樂課程內容相關的且參與性較強的課堂實踐活動,在學生欣賞、學習歌曲時,帶動起課堂的教學氣氛。
(二)開展多元化教學方式
在多元化文化發展的今天,為了適應當今社會人才的需求,學生更加適合個性化、多元化發展。同樣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化的音樂教學需求,需要打破傳統,將適應新時期的教學理念融入其中。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作為一種集動作、欣賞、演奏、創作和表演等內容于一體的音樂教學模式,對初中音樂教育有極大作用。這種音樂教育體系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校的教學狀況和學生實際需求,對音樂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改進,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實現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開發課堂
從目前來看,由于一些原因音樂歌唱的教學模式依舊比較傳統,與其他教學科目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學方法死板守舊,缺乏創造力,限制了學生音樂藝術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開展初中音樂教育時,教師需要了解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特性,根據其特性為學生營造一個具有開放性的音樂課堂,打開學生音樂學習思維,不斷實現創造與創新。同時,教師需要打破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音樂教師要注意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將傳統的欣賞式教學轉變為實踐教學,使學生可以在實際體驗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與歌唱的樂趣。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尊重學生意見,給學生表達意見的機會,在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引導下,發揮其作用,促進在我國初中教育中,歌唱音樂教學水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柯金火.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6(08):227-228.
作者簡介:李欣(1979—),女,寧夏銀川,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音樂教學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