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歡
【摘要】核心素養是新課改背景下的重要概念,是教育改革的基礎要求,核心素養培養需要在學習教育的各個學科中具體實施。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培養小學音樂教育關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實踐,主要從小學生健康的心態、培養小學生學會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培養小學生責任感的實踐、培養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四個方面闡述了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實踐。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核心素養;培養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小學生應該具備的重要品格和能力,是保障學生個人發展,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小學的各個科目中都需要注重培養實踐,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核心素養培養同樣是教學重點。因此研究了小學音樂教育關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培養小學生健康的心態
音樂能夠帶給人們心靈上的放松,舒緩人們的心態,讓小學生能夠在音樂學習中感受到快樂,能夠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心態。通過音樂教育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獨特性,能夠帶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在音樂教育中培養學生健康的心態,學生能夠在音樂教育中學會使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在小學音樂教育中,讓學生能夠充分融入進音樂課堂中,教師選擇合適的歌曲,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學習,學生能夠在歡快的音樂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習,在健康愉快的氛圍中,學生健康的心態能夠被養成[1]。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快樂的一天開始了》這一首歌,讓學生能夠學習歡快的歌曲,教師需要先教學生學習音律,在學生學會之后,教師可以讓男生和女生分成兩組,進行接力演唱,學生能夠以愉快的心態學習音樂,能夠在歌曲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能夠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心態,促進小學音樂教育。
二、培養小學生學會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
小學時期是每個人學習的最初階段,小學生對于知識的了解還比較少,學生的學習注意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對于知識的獨立學習能力還比較差,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引導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方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在學習完一首歌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預習下一節課,學生如果對音律不夠了解,教師需要先讓學生對歌詞進行了解。例如在教學《明天會更好》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對歌曲進行了解,讓學生能夠在教學前就了解,在學生聽過幾次之后就能大致了解歌曲的旋律,學生能夠在聽音樂中摸索出自己對音樂旋律的學習方法,教師再進行教學,就能有效提高音樂教學效率。學生通過摸索出音樂旋律的學習方法,就能夠在音樂學習中更加積極,在音樂知識的學習上有信心自己摸索,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擴展。
三、培養小學生責任感的實踐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責任感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教師需要注重學生責任感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在音樂課堂上得到責任教育。為了能夠在學生音樂課堂上融入責任教育,教師需要注重課堂活動的設計,注意對學生責任的指導,讓學生能夠了解責任的重要性,讓負責任成為學生為人處世的重要準則。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教師經常會舉辦合唱比賽,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歌唱比賽,教師需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進來,在整合各活動,教師可以將合唱比賽的活動中的任務進行細化,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教師將任務分配給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進合唱活動中,例如教師將準備合唱音樂的人物交給三個學生共同完成,將寫歌詞的任務安排給十名學生來完成,將制作板報的任務安排給五名學生來完成,經過安排任務給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培養學生的責任感[2]。
四、培養小學生的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包含著人文情感、人文沉淀和人文審美等,在小學音樂教育中不僅需要傳播音樂知識,還需要豐富學生的音樂學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沉淀。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中不僅需要重視音樂技巧的教學,還需要增加學生對人文情感、人生感悟的指導,教師需要能夠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感受到美好情感。例如《紅星閃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演唱技巧之后,引導學生感悟其中的情感,引導學生感受歌曲中濃濃的愛國情懷,豐富學生的愛國情感,深化學生的個人感受。教師在小學音樂教育中,需要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引導,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豐富學生的個人情感,讓學生能夠有在音樂學習中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
五、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從培養小學生健康的心態、培養小學生學會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培養小學生責任感的實踐、培養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四個方面分析了小學音樂教育關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實踐,以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為學生未來的個人發展打好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發友.淺談我國當前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小學生(下旬刊),2018(02):68.
[2]牛會珍.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注入人文素質教育[J].新課程(小學),2017(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