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案設計是專業基礎課向專業設計過渡的承上啟下的課程,它猶如寫作中的過渡段落一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皥D案設計”課程教學模式要緊跟市場商業化發展變化需要,其教學要以實踐和創新思維為核心,以設計應用為導向的基礎上進行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圖案設計;實踐教學;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J51 【文獻標識碼】A
現代設計對圖案設計的詮釋是一切能夠引起視覺上的美感,可傳達信息作用的紋樣、圖形,甚至是符號語言。它的形式既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體的。它是對材料、工藝制作、審美功能等綜合條件有較高要求的裝飾藝術設計,是一種裝飾性、實用性和技術性兼具的藝術表現形式。創新是圖案設計發展的動力,“圖案設計”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與建設創新方法研究對于圖案設計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圖案設計”作為視覺傳達設計的專業基礎課程,其教學模式要緊跟市場商業化發展變化需要。在系統地掌握圖案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規律的基礎上,夯實專業理論,揭示其構成方法和表現形式,掌握圖案的變化規律和形式美感的原理,培養學生的造型變化能力。
一、“圖案設計”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
圖案是一門裝飾性、規律性極強的藝術,注重外在形式的美,這種規律性與形式美是人通過觀察自然界客觀存在的美的形象,總結歸納提煉而成的。圖案設計是藝術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圖案設計形式以其精美的造型、合理的構造、絢爛的色彩,在衣、食、住、行等各個生活領域得到應用。它的目的是唯美和裝飾,著重培養學習者認識形式美的規律,掌握裝飾紋樣的造型規律,掌握裝飾藝術的審美風格和基本表現手法,提高學習者的藝術素質和綜合設計能力。
(一)創作形式的創新
“圖案設計”在傳統二維空間基礎上,立體創作形式是對材料、工藝制作、審美功能等綜合條件有一定要求的裝飾設計,是一種裝飾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圖案設計的創作要不拘泥于以往手繪平涂的形式,發展多樣的創作風格、創作形式,甚至可以多種形式組合創作。
(二)創作內容的創新
“圖案設計”課程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向專業設計過渡的承上啟下課程,它猶如寫作中的過渡段落一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若教學內容停留在圖案的基礎紋樣、變化規律上,則不能滿足學生創意迸發的表現及現代市場需求。
圖案設計的素材取材于自然物象,是以描繪對象為媒介,使其變化、更新、發展的創造性活動。它是一種改造,一種創造,一種新的整合。教師在創作內容上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打破常規的思考,活躍思維,在“舉一反三”思考的前提下,物化創作內容,提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素材。
(三)創作技法的創新
在圖案藝術創作過程中,由于設計者選擇的材料和表現方式千差萬別,所以其造就的物象表面特征也就呈現出不同的視覺狀態及審美意蘊。因此,在探析圖案美的過程中,創作技法的應用和創新至關重要。圖案設計的表現技法是集眾家之所長的,根據表現形式、技法、肌理的不同,為了適應其材料與工藝條件的要求,要注意表現技法多樣化的實踐與探索。
圖案的技法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發現的,掌握的圖案技法越豐富,圖案運用的適應感就越強。例如,干濕結合的混色表現技法和一些使用不同的材料、工具的特殊表現技法,在創作思維的表現上,能較好地突出設計個性和設計底蘊,有效地表達設計思想的基本屬性。
(四)創作情感的表達
新時代的圖案設計不是、也不應該是單純的圖案變化,它應該是多元化的綜合體,兼具形式上的美感、內容的新穎、表現的生動、內涵的豐富,情感的有效傳達才能稱之為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圖案設計。所以,創作情感的表達在圖案設計的創作中起著重要的媒介作用。圖案創作的意境與人的心靈情感是緊密相連的,通過圖案變化造型,可將人的思想觀念、設計思維、創意表現釋放出來,傳遞設計情感。透過事物看本質,透過圖案看情感。圖案設計創作以形式表現抽象情感,以內容表現具象情感,以構圖表現空間情感,以形象表現內心思緒,以線條表現細膩變化。通過情感表現啟發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創作力。
二、“圖案設計”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建設
“圖案設計”是以實踐為導向的課程教學研究。其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采取講練結合的形式,教學中以實踐和創新思維為核心,以設計應用為導向的基礎上開展圖案設計教學探索與研究。突破傳統的圖案授課模式,結合專業發展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教學內容、授課方式、課堂實踐操作等方面進行研究,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皥D案設計”課程的實踐內容突破以往單純紙張手繪的形式,根據教學內容進程分單元、分模塊細化練習內容,
根據不同任務目標、具體內容和教學對象,運用案例式、探究式、實踐式、研究式、自主式等教學方法,進行與課堂實際相符,又與市場運作緊密聯系、切實可行的方案。
在課堂實踐訓練中,采用操作性強、使用方便、價格適度的市場產品進行手繪實踐練習。選擇書籍、筆記本、書簽、紙巾、咖啡杯、玻璃容器、文化衫、盤子、布鞋、彩蛋等平面或立體產品,以實際商品為應用載體,讓學生以紙媒介為主,其他材質為輔進行圖案創作練習。創作過程不僅僅是圖案的實操練習,同時需要綜合分析商品的材質,使用的制作工具,繪畫的技巧,然后分析產品的目標消費者,根據目標消費者的定位設計適宜的圖案,進行特定風格的創作,設計過程中合理分析結構后進行巧妙構圖。建立以“設計實現”為目的教學思路的教學方法研究,使圖案設計實踐教學由單純的紋樣、色彩、組織的練習發展到對形態、結構、材料屬性、功能、生產工藝、制作成本、技術技巧等多角度的訓練研究。
圖案設計呈多元化發展趨勢,在教學中要理論和實踐并行,培養學生創作符合時代特點的圖案設計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技能操作與生活實際零空間接軌,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實習,在實踐中不斷進步。
三、“圖案設計”課程實踐教學模式與市場的轉化
(一)教賽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
設計專業學生參加相關的各級各類賽事大多集中在高年級,相對來說,核心專業課學習正在進行,或已經結束。學生通過科班的系統學習,具備了一定的視野和專業能力,能獨立操作相應的專業作品?!皥D案設計”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要打破以往的局限,在專業基礎課學習階段就將學生實踐與專業專項賽事并行,學生在課堂中以專業比賽的選題為訓練項目,直接按照賽事要求或品牌設計要求進行實踐。例如,以“全國大中學生第七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為例,學生在四大變化實訓練習的動物變形中,采用手繪圖案設計的形式,圍繞“透明海洋”進行主題創作,在動物變形基礎上,增加創作的主題性和商業性;以“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為例,學生在綜合圖案變化實訓中結合“愛華仕”拉桿箱及背包產品進行創意涂鴉或印花的圖案設計;以“第五屆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為例,學生在創新圖案訓練中圍繞“融·和”的競賽主題,進行視覺傳達類插畫圖案設計……
學生在專業基礎課期間就通過實訓練習參加、參與專業類賽事,放眼全國高等院校、同類院校相同、相似專業的專業視角,通過比賽關注專業,熱愛專業,提高創作熱情。同時,通過教賽結合的方式提高課堂實訓的質量,在課堂中磨練學生的實操技術,鍛煉實戰經驗,從專業基礎開始培養學生創作的商業化表現。
(二)項目進課堂的實踐教學模式
在實踐訓練中,將真實項目或文化創意品牌策劃項目引入教學,對學生設計圖案使用的具體場合、情境、用途等做具體要求。在具體項目、明確的主題要求下,學生利用之前的圖案設計方法、技巧等的掌握進行有針對性的創作。在課程教學階段,通過項目進課堂實踐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注重圖案設計的應用為目的。也可以通過命題的形式,將項目命題引進課堂實踐,豐富實踐內容。
(三)實踐教學內容直接轉化商品
通過學生動手實踐,將課程改革帶動的圖案產品拓展應用與市場產品有效結合,將課堂實踐教學的作品以文化創意產品形式呈現,通過電商、公眾號、線上線下媒介的形式進行品牌推廣,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讓學生尋求到自身在專業中的價值。同時,運用這種逆向思維的項目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專業基礎課階段的創作就具有市場性和商業性,在學習階段能將學習成果轉化成經濟效益,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張艷.國際視角下圖案基礎課程改革模式建立與拓展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15).
[2]曹春楠.現代學徒制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圖案基礎課的本土創新與實踐研究[J].大眾文藝,2018(4).
[3]于瑞強,黃春波,謝艷娟.地方高?!皥D案設計”課程模塊化教學設計[J].職教通訊,2015(30).
[4]馬綏莉.圖案設計課程的創新式教學模式研究[J].藝術科技,2017(9).
作者簡介:張艷(1981-),女,漢族,哈爾濱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專業,烏克蘭國立美術與建筑藝術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