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企業逐步走向集團化、規?;?,基于提高財務工作效率、削減財務管理成本的目的,企業實施財務共享的經營模式,將原來分散的財物人員和資金進行集中管理,通過整合信息系統、戰略規劃、流程再造、優化組織結構、強化內部治理等途徑和策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追求財務共享效果最大化。本文首先對財務共享進行簡單闡述,分析其實施條件和效果,重點探討影響企業實施財務共享效果的關鍵因素,并對財務共享的未來進行展望,希望能為企業提高財務管理能力服務。
關鍵詞:實施;財務共享;效果最大化;影響因素
一、財務共享概述
“互聯網+”的時代的到來,共享應用越來越寬泛,“共享”已經被寫入我國“十三五”和規劃綱要和《政府工作報告》中。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福特公司率先成立全球首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財務共享是將企業公共的財務職能進行歸集整合,利用規模經濟的優勢產出同等的甚至更高標準的工作成果。財務共享的過程需要以信息技術為依托,隨著企業產業化、集團化的經營模式的不斷涌現,在“大財務理念”的經濟背景下,構建財務共享中心的財務管理模式越來越受到青睞,財務共享服務也逐漸被認可。在不斷興起的跨國企業里,財務共享的經營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為企業提高了運營效率,通過集中化的財務業務處理,便于跨國企業對不同地域的子公司進行財務管控。
我國的大型通訊、保險等行業率先在國內啟用財務共享模式進行財務管理方式的革新,并取得較好的市場效果和寶貴的實踐經驗。在實施財務共享的財務管理制度探索中,企業的財務信息系統是重要的技術支撐,依托企業共享的財務信息平臺可以實現制度的統一執行和信息的資源整合,這也是企業實現業務整合及影響共享效果的關鍵因素。財務共享的業務領域有一般會計事項的處理、資金管理、成本核算等財務模塊,同時也在信息、管理等方面進行共享。任何一項管理制度的改革都會有不同的機遇和挑戰,財務共享管理模式也是一樣,在公司經營中進行財務共享服務的管理制度推行,不可避免地會引起地理位置變動、財務人員的流失以及由于業務調整導致的管理成本的短暫增加等等。但是基于專業化的分工終將帶給實施企業財務轉型的共享效果,如按需定制的高容量的報表、高質量的信息、高視角的優化決策,中興通訊就是較早在國內實施財務共享并取得成功的案例。
二、財務共享實施的基礎條件和效果分析
1.企業實施財務共享的基礎條件
財務共享是隨企業發展和擴大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管理方式,企業需要根據自身行業和發展規模以及業務拓展需求選擇應用這種管理模式,確定合適的時機,適時、適地、適機推行,在企業各項基礎條件都成熟的情況下考慮財務轉型。
(1)企業規模。財務共享的理論依據是規模經濟,也就是相似業務的出現頻率達到一定程度,或者企業規模上升到某個層次。在某種程度上,現在的財務共享服務或者財務共享中心的設立已經成為衡量企業規模的要素或者可以說是成功企業的標配了。
(2)經營業務。相比多元化的經營,單一的業務品種更適合財務共享,可以運用統一化的規則和標準,批量化地對業務進行集中處理,可以節省更多的人力、時間。
(3)信息技術。財務共享的實施是依托信息技術平臺,將傳統的單一電腦會計核算和賬務處理的財務工作模式轉變成財務數據和信息的統一整合,系統化、信息化、自動化的工作路徑可以對財務工作流程進行梳理、提高財務管理效率。
2.企業實施財務共享的效果分析
從企業文化的視角上,財務共享的理念可以給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和戰略管理提供強化和推動;在信息技術等內容上,財務共享的實施給企業實現信息化奠定了基礎;在財務職能上,財務管理從原來的基礎業務的處理和會計的核算監督等基本職能上升到決策、分析、控制、管理等職能上來,將傳統的結果導向和格式報告向過程指引轉變,為企業創造可持續的價值。
當然任何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創新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實施財務共享的道路也一樣,企業間的地域化、政策法規、文化差異、信息化水平和信息系統的不兼容,都給企業實施財務共享形成了一定阻力,這也是為什么財務共享長期以來一直處于探索和實踐階段的原因了。
三、影響企業實施財務共享效果最大化的關鍵因素
1.財務制度
實施財務共享,為了保障效果的最佳,企業要制定統一、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在企業范圍內推廣,并與績效考核機制并行監督制度有效的貫徹和落實。在管理費用、資金領用等業務上,明確、一致的管理規則可以提升管理效率,讓管理更有效力和說服力。會計政策和科目的統一,便于后期的合并報表形成和財務報告的輸出,也讓數據信息更具有可比性。
2.管理模式
財務共享是將人員與資金的管理進行集中,相對于分散的管理模式,集中管理可以使處理業務專業化、財務數據業務化、財務流程模塊化、財務信息集成化、管理崗位分離化。在財務流程上也將重新塑造,對原有的業務處理環節進行調整和更換。在組織機構設計上,崗位分離為財務的預算、分析、決策等。具體的財務業務是財務工作的基本工作內容,也是數據的第一手資料,通過數據共享,為后期業務處理提供全面、翔實的數據,為分析提供了有力材料。
3.IT平臺
龐大的數據與信息處理需要有同樣強大的技術平臺支撐,IT平臺既是基礎條件又是關鍵要素,各業務子系統與個分公司子系統都要統籌兼顧,要能夠相容,需要有一個穩健的系統平臺去進行集成,借助信息技術,網上報銷、票據傳遞、票據檢驗等財務核心工作都將變得簡易化,當然這對各個服務器的要求就更高了。
四、財務共享的未來
“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新動能,它很好地引領了經濟新發展,財務共享正是“互聯網+”的具體體現,是財務的制度創新和管理的變革轉型,它引領傳統財務向管理職能跨越。在大數據背景下,利用人工智能節省數據的處理時間,提高了準確性,將海量數據提煉為有價值的信息,為決策提供理論依據。節省下來的人力從繁雜的簡單會計事務中脫離出來,有更多的精力去執行企業戰略、管理、控制等財務職能,所以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崗位將出現共享中心基本崗位和企業高端管理的兩極化現象,未來的財務共享也將是向市場化、職能化的“大共享”方向發展。
五、結束語
企業實施財務共享服務,在財務領域的發展來看,盡管在實施初期會有些許整合困難和成本負效應等挑戰,但應用財務共享服務的趨勢仍然不可阻擋,財務管理將成為新的歷史階段,財務共享也承擔起了撐起“大財務理念”的重任。企業實施財務共享需要在管理層大力推行,各個基層單位和員工通力協作,從整體上實現企業發展的戰略推廣,將財務管理人才從低附加值的勞動中剝離出來,追求財務管控的卓越模式和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