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
【摘 要】隨著教改工作的深入推進,各學科也逐漸將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目標,英語屬于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如何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融入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是教育部門始終牽掛的重要問題。本文將從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設計出發,探討教師在以學科為核心素養導向的理念下,應該如何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和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科學有效的學習。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 小學英語 教學實踐
一、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和重要性
“學科核心素養”這一概念一般由認知與非認知兩個核心概念組成。所謂認知方面即狹義所說的知識,而非認知方面則涉及情感方面學習能力,諸如創新能力、思辨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無法通過具體的課程一蹴而就,而是應當向學生灌輸核心思想,使其在學習、探索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形成有助于個人發展的道德素養,實現在英語學科中培養其核心素養,這樣為其今后步入社會、適應社會生活奠定基礎。
1.語言能力
英語教學中的語法教學、詞匯教學是語言學習中的基礎部分,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的關系。學生在學習一門語言時,要先學習語言知識,理解語義,進而進行語言表達,最終掌握語言學習的能力。
2.思維品質
所謂思維品質即指在同一活動中,不同個體間所表現出的有別于其他人的智力特點。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語言作為區域文化,其在詞語的意思、用法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熟悉并掌握不同語言邏輯下的思維方式對于學好英語也有重要作用。教師應向學生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內涵和文化歷史,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文化意識基礎。
3.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不僅包括一個地區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也包含了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語言能力之后,也應該了解一些異國風貌,了解英語國家的語言發展歷程,文化歷史和文化內涵。有助于學生了解西方的文化,從而促進英語語言的學習,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
二、兩個關鍵
1.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體現在教師在教授完基礎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自主地完成英語作業,自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情感態度
情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學生以消極抵觸的態度去面對學習和學習任務,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如果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心態面對學習,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營造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教學策略
1.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學習是對現有知識的重新認識、整合、更新的過程。對于新的學習內容,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知識積累認識未知事物。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還能對原有知識結構進行重新認識,進而獲得新的感悟。在這一過程中,有一部分知識難以實現同化,此時就需要學生對固有知識結構進行重建,例如廣州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Module 1 Hobbies Unit 1 Whats your hobby? 教師可以通過和學生玩“猜一猜”的游戲來復習上一堂課的單詞,比如教師念一個單詞,但不發出聲音,讓學生通過看教師的嘴型進行判斷,判斷正確者可以獲得獎勵,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學習興趣。這樣一來,參加活動的學生都會聚精會神地看,熱情主動地猜。由此可見,教師可以依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創設真實的、豐富多彩的交際情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營造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從而很大的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學習。
2.合理拓展,提升語篇教學的價值
在語篇教學中,教師可以以語篇知識為基礎,有效地將語篇知識和日常教學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情感上、態度上的教育和積極引導。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唱一唱英文歌,來感受英語歌曲的語言美和曲調美,讀一讀英語詩歌,讓學生感受英語詩歌的意境美和文化內涵。這些朗朗上口的節奏,抑揚頓挫的語調,讓學生在吟唱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記住了詞匯和句型,并加深了對語篇地理解,促進學生掌握語法知識。
3.用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學習情感
小學生喜歡通過做游戲的方式來調節上課的心態以及下注意力的分配,也是學生喜歡的教學形式,這種教學方式通過創造真實多變的教學環境,提供有趣的游戲規則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廣州版小學五年級英語課本Module 1 Hobbies Unit 1 Whats your hobby? 為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連詞游戲,使說出的單詞與前一個單詞可以首尾相接,由于游戲本身具有娛樂性,有助于活躍英語課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習與思考,學生的思維也將變得更加活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給與學生一句稱贊的話語,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贊許的微笑,給學生積極的暗示,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從而逐漸生出“想要學”的欲望。
4.有效預設,服務課堂教學
教師可以課前預設與課堂有關的練習,讓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預習,讓學生的預習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學工作的進行。教師對小學英語課堂的預設,應該從學生的情感、態度、掌握知識的方法、以及學習水平等各個方面統籌考慮,對教學目標、教學過程進行整體設計,體現英語教師教學的個性和創造性。以廣州版五年級英語課本Module 6 Weather Unit11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為例,教師出示動詞詞組圖片:sunny,windy,rain,foggy...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照片,問學生:Look at the pictures,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等。學生回答,教師進行介紹。
5.采用多媒體教學法
現代教學不能停步在過去傳統的“黑板式”教學模式,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更適應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比如利用實物、掛圖、電影、計算機等方式更加直觀和生動,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課文內容。以廣州版五年級英語Module 5 Foods we need Unit 9 It smells delicious 為例,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掛出foods 的實物圖的方式,新授學生單詞和句型;也可以通過在課前給學生放映一段制作食物的短視頻引入今天的新課內容。通過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能夠做到聲像結合,圖文并茂,符合小學生好奇求趣的心理特征,顯得生動形象,能夠使學生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6.通過講故事來解放思維
教師通過講故事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先用漢語把故事的前半部分表達出來,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故事上,教師再要求學生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并引導學生猜測后面發生了什么故事,最后教師再展示后半部分的故事給學生。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配角色,把故事的情節演繹出,加深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故事教學能夠解放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四、總結
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合理進行教學設計和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科學有效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常珊珊,李家清. 課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養體系構建[J].課程·教材·教法,2015(9):29-35.
[2]陳艷君,劉德軍. 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本土英語教學理論建構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6(3):50-57.
[3]程曉堂,趙思奇.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