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峰
【摘 要】高中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理教材也進行了改革。教材版本有人教版、中圖版、湘教版和魯教版四種。在新課程實施中,我們體驗了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式和新的評價方式,感受到課程改革的“新”。其中最為深刻的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即探究性學習的廣泛應用。本文就新課程改革探索中的學習方法和應用展開分析。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 中學地理 教學應用
一、對探究性學習方式的理解和認識
探究性學習明確提出了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轉變。其核心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探究性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的亮點之一,它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現實指導意義,我在教學中充分重視,積極嘗試,逐漸對這種學習方式有了新的認識。
探究性學習是一個指向某一具體問題的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方法,具有一定的新穎性、不確定性和現實性,探究性學習的前提是學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所以不是所有的問題需要進行探究性學習,也就是說探究性學習的問題要慎重選擇。
探究性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問題是中心,和問題解決為目標;注重學生的獨立思維活動;它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注重應用知識的建構。探究性學習是“任務驅動”的學習。探究性學習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以及如何探索、探究的方式等等,教師要提前計劃,設計一些學生探究活動,有些需要課內外結合來完成,有些可以讓你自己個人的,有些需要幾個人合作,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通過這種學習方式的實際應用,感受到探究性學習的獨特魅力:即使學習資源相同,在相同的時間和相同的條件下,學生探究的程度也有可能不一致,探究的結論也有差異,但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討論辯論”,這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能力,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會有很大的影響。
二、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應用
第一,結合本地地理教學材料進行探究活動。在教材的整合過程中,結合當地的地理特點,結合教育實際,這才能適合學生的個性發展,這也是實施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環節。本地地理教材的挖掘和發展無疑深化了愛國主義教育,也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從這個定義中,本地地理教材整合豐富了地理教材的內容,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形式。
第二,探索地理知識,激發學生的地理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探索性學習的條件與學生的個人經歷和生活環境密切相關,這一點也充分地體現地理課程理念“學習是有用的生活”這一點,也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對于從生活中總結得出的教材資源,學生比較容易感到親切、熟悉,并且愿意接受,可以真正了解到身邊的地理。
第三,探索時事熱點,介紹必要的地理資料。除了關注我們周圍的地理知識外,我們還引導學生環顧世界,關注時事,使學生有更廣闊的思維和更積極的思維方式。這種方式有針對性、更有創意、而且對學習新知識更有效,不僅豐富了教材內容,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還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自覺關心時事熱點的習慣,地理教學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及時反映科學技術成果在中國和世界各地的新趨勢,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
第四,探索突發性自然災害,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從自然災害的成因和人類的影響出發,探討突發性自然災害的成因。這里包括傳統的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等,同時,更加關注海嘯、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的研究,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我們生活環境的變化,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應用體會
第一,學生應該有自我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保證。教師應讓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和交流,充分的自主質疑和探究,在探索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反復推理與歸納、分析和整理,這些過程需要時間和空間作為保障,只有讓學生有良好的思維空間以及足夠討論的時間,會更大可能地讓學生集中思考,如果討論的問題是淺嘗輒止,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在具體的查詢過程中,建議學生使用方便快捷的網絡資源,盡可能地多查閱資料,去感受和理解自然。
第二,教師要啟發和引導學生提問。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應努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并提出地理問題,不斷地讓學生去思考和解決,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進行有意義的探究活動是地理課堂教學的目標,如果學生能夠培養思維的活躍性,能夠積極提問,自主調查學習,那這些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第三,探究性學習應淡化和務實。新課程強調學生參與、活動、操作、實踐、探索和認識,旨在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的學習探索的欲望,激活學生的學習思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應該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探究性學習的有機結合,不去探索研究學習,就不能使學生得到真正的思維活動訓練,教師也不能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機械教學,限制學生探索活動的能力和愛好,這樣就無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仲小敏.中學地理實施“探究式教學”的內容適宜性探討[J].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10(09)
[2]仲小敏,吳琳琳.基于探究教學的地理教師知識素養的思考[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10(05)
[3]侯小英.“雙主互動”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七個環節[J]. 上海教育科研. 2010(06)
[4]賈紅玉.新課程理念下中學地理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