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明娥
【摘 要】依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一個更加重要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實現語文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傳授閱讀方法,引導學生深入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從而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進行了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 培養 現狀 策略
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要想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水平,讓小學生感受到課本的魅力,一個最重要的途徑就是閱讀。閱讀就是學生和課本之間的互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正是這個道理。通過閱讀,能讓學生積累語言,培養更好的語感,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文字功底和表述功底,從而使小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對閱讀教學提高重視,反思自身問題,并探索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小學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1.學生被動接受
現在的閱讀教學,往往是教師提前閱讀課文,將自己對于課文的理解和感悟灌輸給學生,學生很少有自己的閱讀體會,這樣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不會提高。 還有的閱讀教學是有參考答案的,有些學生理解的與參考答案不一致,便有了挫敗感,這樣會導致小學生的積極性降低。
2.教學目標不科學
教師的閱讀教學目標只根據參考書的教材進行解讀,沒有自己消化,對目標的把控就可能不準,可能偏離教材。有的教師從自己教的角度出發,不以學生的角度出發細讀課本,與實際相脫離,這些都是由于教學目標不明確導致的。
3.課后閱讀指導不夠
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課堂的課本內容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學生能感悟一些知識和情感。語文閱讀課后,學生不能在課余時間消化理解,但教師由于自身的任務也不能在課后引導學生進行課后閱讀,缺乏了閱讀的有效指導,這是教育的弊病,有待改進。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
1.改善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在傳統的閱讀課中,都是教師的獨角戲,講解教材中都有文章主題、課文背景、課文分析等,這些參考答案通過教師的教授,讓學生強加接受。當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改善這個傳統的模式,盡量留出大量時間讓小學生自己去閱讀,從淺入深,從易入難,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才能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比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時,讓四名學生將課文分為四個部分分別閱讀,讓四名學生說出自己所讀文章的意境和感受,最后讓學生討論這四名同學的不同感受,總結閱讀感受。閱讀氛圍就會被調動起來,還能讓學生參與進來,這樣能讓閱讀氛圍更加活躍,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2.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閱讀欲望
利用網絡、電視等相關的多媒體技術,搜集有聲閱讀課文,建立一個優質閱讀課文的共享空間,讓小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下載。聽優秀的閱讀專業人士朗讀課文,這樣不僅能激發小學生的閱讀欲望,還能讓小學生跟著這些朗誦者學習朗誦技巧。 還可以充分利用視頻、幻燈片,再現書中所寫情境,然后播放課文錄音,視聽結合,這樣能讓小學生在這些具體、生動形象的畫面和語言描述中親眼見證課文中的人和事,從而提升小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例如在閱讀《日月潭》這篇課文的時候,由于學生對這個景點不熟悉,很難感受到寶島臺灣的日月潭的景色,此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相應的視頻,學生們仿佛身臨其境,閱讀欲望增強,對課文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3.加強教師引導,傳授閱讀方法
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學會靈活多變的、科學合理的閱讀方法。(1)略讀法。略讀法,就是根據學生或寫作上需要,有選擇性地閱讀相關篇章或相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只需要掌握文章中的大致故事內容。(2)精讀法。精讀法就是對文章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對語言雋永,情節生動的文章,教師可以這些文章為依據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3)默讀法。默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文章不發音地快速地讀。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默讀法能用最少的時間獲取較多的信息。(4)寫讀書筆記。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后,經常寫日記或讀后感。用日記或讀后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想法,并在課外閱讀活動課上進行交流。這樣學生的讀、寫、聽、說緊密結合,閱讀能力就能很快地得到提高。
4.豐富閱讀形式,培養自主閱讀的習慣
閱讀教學就是為了培養小學生自己讀課文的能力,能讓小學生獨立閱讀一篇課文,通過閱讀,體會文章的內涵和韻味。教師傳授的只是方法,只有學生自己練習才能讓閱讀能力提升。小學生在一次一次的閱讀中,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領悟方法,并且反復地練習運用,這樣就會形成閱讀能力。比如在學習《少年閏土》的時候,可以通過朗誦的形式,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演繹和閱讀,這樣能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語文詞語的運用能力,也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學生遇到自己喜歡的段落、語句可以記錄下來,每天閱讀幾遍,嘗試記憶,這樣自身的閱讀能力肯定會得到顯著提升。
三、結語
總之,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時代的要求。 教師應當引導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重視閱讀,在閱讀教學中設置相關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領悟課文中的種種情感,深入作者的內心世界,這樣可以讓小學生沉浸在語文的世界里,體會繽紛多彩的語文世界。
參考文獻
[1]王曉宇.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5(05):35-36.
[2]張海波.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203.
[3]何云.淺談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2):52-53.
[4]張嵐蘭.論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J].課外語文:下,2017(0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