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顏
【摘 要】在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社會,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并被多數教師家長接受,更多教師在注重學生考試成績的同時,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做出了改進,將教育的著眼點更多地放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上。其中,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核心定義與內涵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方法策略,以此響應新時期新課程改革目標的要求,科學育人。
【關鍵詞】核心素養 數學計算 教學探究
為適應新時代全面育人的教育要求,深入貫徹落實核心素質理念,并將其推廣到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去,教師應在充分了解素質教育內涵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應特別注意數學計算在小學數學各個知識點當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學生們自身的數學計算能力是衡量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習的基礎知識是否牢固扎實的標準之一。數學教師在備課階段就需要思考:如何能夠合理地運用恰當的教學方式、手段,有效地使學生在課堂當中積極快樂地學到知識點,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也提高教師們自身的個人能力及其素養,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定義及內涵
1.數學核心素養的定義
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數學課程的開展過程中學到并培養起來的,能夠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并且適應于個人終生和社會發展的數學思維品質和數學能力。在小學中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教學當中的核心素養,有效地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出發,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主動地發現、提出,并且做到準確且全面地分析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可以靈活地利用數學的思維進行分析和表達。
2.培養學生數學計算核心素養的階段目標
根據小學生接受數學計算能力的高低,我們大致可以將數學學習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引領學生對計算題產生興趣,這也是學生數學計算核心素養的關鍵。在此大前提下,教師精準生動的數學課堂,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而言都會是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生動活潑的課堂講解,再加上教師對學生實施的巧妙的啟發技巧和互動,在數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就會增多。第二個階段就是打基礎的學習階段,學好基礎對于學生未來的繼續學習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由于數學運算注重準確性,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就要更加的嚴格,必須要求學生準確掌握好相關的運算法則。最后一個階段便是培養學生熟練運用運算法則的能力,除了課堂知識預習與鞏固,還需要鍛煉學生課下及時復習的能力,學生在課下典型例題的鍛煉下,提高做題反應速度,加深與相關計算知識的理解與運用,練習與糾錯并用,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錯誤的第二次發生。
二、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核心素養的方法策略
1.給學生營造自主探究的學習空間
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以做到靈活運用,舉一反三,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營造自主探究的學習空間。大部分小學使用的教材都是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較為簡單合理,適合小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例如,在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數學的計算順序及一些簡單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表內乘法(一)》這一課程,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乘法自身的基本定義,具體操作內容可以這樣進行: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要明確課堂目標,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乘法口訣表的橫向與縱列框架,并給學生出幾道簡單的加法題目,如“2+2=?,2+2+2=?,2+2+2+2+2=?……”在這些簡單的加法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快速口算或者心算,并且要求學生將答案填在乘法口訣表中的相應位置,在隨機填了兩到三列以后教師可以問問學生:“為什么老師要將我們的加法計算結果填在表格的這個位置,這個表格與加法的式子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學生在觀察和思考以后不難發現乘法口訣表是以加法為基礎的快速計算表格,“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五一十……”分別是以上加法的乘法口訣的簡單表達。一旦學生理解和掌握了乘法口訣的形成規律,就可以非常容易并且迅速地將剩余的表格內容填寫完畢,教師會要求學生熟記乘法口訣表,即使學生在背表格的時候出現了遺忘的情況也可以通過表格原理,利用加法計算出正確數字。這樣,學生在理解了乘法口訣形成規律的基礎上背誦口訣表,就水到渠成了。學生探索規律的過程就是教師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這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中的獨立思考、總結規律能力的一個體現。
2.創建新的問題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
問題在數學課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學生向老師提出問題還是老師在課堂中給學生創設各種的問題。單純以學生的角度出發,會提出問題的學生是較為優秀的,這樣的學生擅長思考以此提升自身的學習動力,在提問與思考這一轉換的過程當中可以有效地發掘出學生自身的創新意識。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內容和角度非常的新穎,比傳統的簡單的問題更具有挑戰性,但又能符合學生的課程學習進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很容易被調動起來,課堂關注度會提高,知識學習吸收效率也會更明顯。對教師而言,如果學生都能夠提出自己不同的問題,教師對于學生的認識會更全面,教學效率也能得到明顯的提高。再者,在教師鼓勵學生提出新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不斷地審視自身的學習情況,為了能夠提出更加具有一定意義的數學問題,學生們就會利用更多精力放在思考與發現問題上,這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們自身的發散性思維且能夠培養其自身的創新能力。
3.教師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新課標不斷的改革實踐中,老師應主動地提升自身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有效地融合新鮮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地促進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在小學生計算這一問題中教師們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作為重點,以此來達到更高要求的教學目標,在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數學計算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選對了合適的教學模式會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師們進行授課中應將自身班級的同學分成若干小組,通過學生合作探討,最后選出代表自愿發言,教師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在維護學生自信心的同時恰當糾正。課后可制定學生評價教師的方案,在意見建議中不斷改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
4.數學計算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途徑。對于數學學習而言,實踐更加的重要。比如當學生掌握了鐘表的時間計算方法以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家里幫父母做家務勞動時靈活計算以及合理安排時間,在用洗衣機洗衣服的同時,淘米做飯等等,一時多效,這既有助于學生鞏固鐘表的時間計算的知識,還培養了學生做事不拖延,追求效率的好習慣。
5.建立小學數學評價機制,推動教學工作發展
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評價機制總是受到各學校的忽略,即使是有的學校關注這方面,但在評價機制的核心重點上也存在著偏差。一直以來大多數小學的教學評價機制只側重于學生的考試成績,事實上這存在著不合理之處,學校在建立小學數學評價機制的時候,就應該從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角度入手,不僅僅要全面考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還要結合學生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以及考試成績等,在綜合考慮的基礎上對于學生整個學期的表現作出評價。只有建立這樣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才會更加的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多考慮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教學工作的安排和側重點都有很大的積極影響。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及學生應從多種角度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為提高學生數學計算核心素養,應在吸收引進先進教育理念的同時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留出足夠的學習空間,課堂上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真正學會獨立思考,提高其創新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藍藝明.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 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6(6):51-54.
[2]劉敏.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 中外交流,2017(38):96-96.
[3]洪銀格.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數學教學探究[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7(1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