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益武
【摘 要】在小學教學中,教師要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提高對數學的認識和理解,將生活情境教學法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然無法滿足時代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在不斷創新的教學模式中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十分關鍵。雖然生活情境法已經逐漸應用到小學教學中,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不斷完善和發展,使生活情境法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生活情境法 小學數學 應用策略
數學具有邏輯性,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運用新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數學有新的認識。將生活情境教學法應用到學習中,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對語文教學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生活情境法能夠將生活和學習有效地聯系起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所學的知識,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將生活情境教學法與數學相互結合,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宗旨。小學生的能力與思想有限,在學習數學時很難理解,把數學與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數學更加形象化,小學生可以更容易理解數學知識,提高了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習興趣,加深學習印象,增強了對數學的理解與記憶,學會在生活中運用學習的數學知識,提高實踐應用能力的作用。生活情境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運用生活情境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能夠讓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與生活相結合,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學會自主思考、實踐與探索,在學習數學中善于發現問題、總結問題和解決問題,對整體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1.營造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營造生活情境可以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數學教學才能事半功倍。教師要營造數學生活情境,把學生帶到營造的生活情境之中,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可以采用模擬現實生活的方法營造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參與模擬教學的活動中對數學產生興趣,并且學會積極、主動思考。如在學習10以內加減法時,教師把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都有賣家和買家,每個人都分配10張“一元錢”,賣家面前擺放的小物品分別標注10元以內不同的價格,由教師提供等式,組織各小組開始交易,這時候學生們就要計算自己都買了什么,需要花費多少錢,剩下多少錢,或者賣了什么,應該找給對方多少錢,賺了多少錢。在交易結束后,教師讓學生說明自己的交易等式,出現錯誤時及時更正。
2.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老師們通過相應的指導,能夠對數學加深認識,使學習回到生活中去。比如:三年級下冊的對小數的認識,老師先要制作一些價格簽和教學紙幣,可以找出幾名同學分別扮演媽媽、同學本身和售貨員,“媽媽”帶著同學到商店買東西,同學選兩樣東西,“媽媽”選兩樣東西,到售貨員的位置結賬,用小數的知識進行計算應該拿出多少錢才能夠買東西。三位同學都要一起進行運算,坐在下面的同學也可以跟著一起算。鍛煉學生的運算能力,還能夠使學生對小數知識加深印象。仍以三年級下冊為例,其中的年月日一課,老師可以詢問學生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出生的,算一算如果你出生的那一天是禮拜天,那么下個月的那一天是禮拜幾或者是隨意的說一天帶著年月日和星期幾,讓同學們思考,三個月后的那一天是禮拜幾。通過這樣的計算能夠使學生更加認識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年月日的知識,知識與實踐能夠相結合,提升了學生的應用能力。
3.情境創設與現實問題相連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情境輔助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只有真實的生活情境才能夠引發學生的熟悉感與代入感,才能夠使其在生活中面臨類似的問題時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需要多少錢》這一課程時,為學生創設如下情境:星期天,淘氣、笑笑和許多好朋友們在海邊玩的時候,在附近的商店里買了好多的東西,想讓同學們幫忙計算一下他們一共花了多少錢,你們愿意嗎?通過購物這一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情境進行乘法的教學,拉近數學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距離,培養其實踐探究能力。
4.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教學內容
在現實的當前生活當中,在各個年級學習階段的小學生一般已經參與了家中的家務活動,因此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參與勞動的時候觀察與數學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刻理解各個年級數學所教授的內容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提升生活技能。例如:在每年的十一國慶節假期放假之前,老師可以有意識地給學生留下家庭作業,讓學生們利用數學課堂上學所學的應用題知識來計算家中今年的旅游總花費。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家庭成員的有機構成,他們在參與家庭集體活動這時候他們會親身經歷家長在花錢的過程,將這樣場景有計劃、有步驟、有方法的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們主動學習和思考的熱情,對于學生們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學習內容方面,顯然是十分有好處的。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地運用生活情境法,不但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而且是開展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生活情境與數學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出合理的生活情境,從而幫助學生將現實生活與數學知識有機地融合起來,使得學生能夠熱愛數學,熱愛生活,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探究能力與實踐能力等等,全面地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與綜合能力,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柯惠泓.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6(01):190-191.
[2]柳桃珠.小學數學利用生活情景教學策略淺議[J].吉林教育,2015(25):168-169.
[3]婁阿鳳.如何在低段數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教學[J].當代教育論壇,2017(51):167-168.
[4]劉瑞娟.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全面推進小學數學教學進程[J].學周刊,2015(17):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