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僑柳
【摘 要】高中地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綜合學科,新教材無論是在內容的編排還是插圖的設計,以及各種活動方式上都很有利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自主學習是學生通過自己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獲取,是新課改極力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接下來本文主要就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實施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地理 自主學習課堂 構建策略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主要是指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明確學習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同時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知識掌握水平,自己制定最適合的學習計劃進行自主學習,當遇到學習中的難題和問題時自己尋求解決方法,同時對自我學習進行評價。 自主學習有助于滿足學生自我發展的要求,是對傳統教學方法和模式的巨大突破。
一、做好課前預習,有效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模式
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是幫助學生吸收課上知識點的關鍵,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習的效率。高中是高考的沖刺階段,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在課前時間,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自主學習觀念,認識到課程預習的重要性,加強重視并貫徹執行下去,學生在此階段應當積極轉變自身角色,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預習方式,做到減負增效,學生若在預習中發現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需做好記錄,留到課上加以解決。另外,學生需要針對自身的預習做好點評,通過回答教師提問的形式檢測學生自主預習的效果,以鞏固預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時,學生可以翻看一些內容此節內容相關的問題,例如:馬路上的紅路燈,為什么用紅色表示停止,用綠色表示通行,而用黃色表示有危險呢?學生們經過思考并帶著疑問進入到課程學習,大大提升了學習的效率。在學習“日界線”一課中,學生可以查閱相關提問:如果一對雙胞胎出生在救護車中,救護車疾馳的方向是由東向西,那么姐姐比妹妹出生的更晚,有這種可能嗎?帶著這些問題進行預習,并將不懂的問題導入課堂學習,根據所學到的內容進行思考與討論,試圖解決這一問題,從而會讓學生理解和記憶的更加牢靠。
二、明確學習任務,有效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模式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睂W習也要有一個好的計劃,這樣才能有一個好的開頭。在開展自主學習中首先就要指導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明白自己要學什么、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標、怎么才能達到目標等,而且合理的學習計劃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隨時查漏補缺,并監督自己。為了讓學生能夠明確學習任務,一開始我給學生制訂了一段時間的任務,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安排、制訂計劃,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然后逐步地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漸漸地能夠自主地制訂學習任務,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指導學生制訂計劃一般要做到:制訂目標內容要具體明確,包括時間、學習內容、預期達到的目標等,讓學生有自學的目標;目標的制定要具有層次性、多維度,不要僅限于知識的層面;目標的制訂要切合實際,教師要定期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學生制訂符合自己的計劃,以免成為空話,脫離實際。
三、做好任務實施工作,有效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模式
任務實施階段是任務型自主學習模式開展的關鍵階段,通過有效實施任務教學,可以促進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確保工作的順利實施。做好任務實施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與匯報,使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地理知識的了解,有效掌握地理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第二,需要鼓勵學生傾聽,提倡學生坦誠待人,使學生認真參與討論,認真聽取他人的意見,鼓勵學生探索問題,促進學生思考,使學生有效完成任務。第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創造有利的討論交流條件,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有效進行交流互動,引導學生思考學習,使學生獲得成就感。例如,在學習“全球氣候變化”時,教師可以以全球變暖為主題,圍繞全球變暖內容開展教學,布置任務,組織學生交流學習,引導學生思考,促進學生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四、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構建自主學習課堂模式
合作教學指的是小組成員之間利用正確的學習資源互相學習,互相進步,繼而促進教學質量得到良好提升的一種教學形式。同時,利用合作教學,不僅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還能拓展學生的創造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發揮合作教學的作用,進而從多角度、多方面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以此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城市內部空間結構》這一教學過程中,首先將學生進行分組,并讓每個小組就“影響城市住房區位選擇的關鍵因素”這一話題進行探究。同時,指導學生利用網絡查詢、進圖書館等途徑尋找相關資料,最后將討論的結果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通過話題引導學生共同進行探究和學習,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除此之外,通過合作探究,還能讓學生體驗收獲知識的喜悅,從而不斷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學生學會自主是一個艱巨的過程,需要教師的精心引導。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克服那種“虛假自主”。那種課堂教學教師談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說了算,在沒有充分引導、創設情景的情況下讓學生“你喜歡讀哪一段讀哪一段”“用你喜歡的方式讀”“各自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教師又不及時發揮主導作用,實際上卻是“放羊式”的“假自主”。在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中,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我們更應當對教師、學生進行準確的定位。在教師的主導下讓每一個孩子學會學習、自主學習、終身學習。
參考文獻
[1]陳青. 自主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D]. 西北師范大學,2006.
[2]張靜.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的理論與實踐[D]. 遼寧師范大學,2011.
[3] 魏春華. 自主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意義及實施策略[D]. 蘇州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