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張良
【摘 要】數學做為小學一門基礎的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以邏輯思維看待數學可避免知識的片面化,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認知的轉折階段,在此期間的小學數學教學,應針對學生的前期基礎,進行知識的鋪陳,且為后續的數學做好鞏固的前提,三年級的學生容易受到自身能力的制約,局限于數學的固化思維,教師應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數學,將數學課本內容遷移到實際當中得到運用,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查漏補缺,使得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發揮出有效的應用。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三年級 數學教學 應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主體性的直觀體現,從學生的視角出發進行合作,在合作中讓不同的學生體現出優勢,學生可以從他人的身上填補自身的不足,合作開展數學教學,可根據不同學生的思維觀點,集中化進行問題探究,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讓數學衍生出多樣化的智慧火花,寓教于樂完成教學任務。
一、合作游戲教學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自制力還較差,在數學層面雖然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基礎,但學習的積極性依然停滯不前,一些學生到了三年級,面對逐漸加深的數學內容,逐漸開始產生了不自信的心理,所以說,有的學生在三年級成績突飛猛進,有的學生卻在這一轉折時期成績陡然下降,教師應從根源上抓住學生的心理訴求,在呆板的課堂教學環節滲透游戲激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不一定會直接傳遞給學生多少知識,但興趣能夠成為數學課堂上的潤燥劑,在合作游戲中,牽引學生全身心參與互動,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數學運算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游戲環節,讓10位小學生出來參加游戲,通過淘汰原則減少人數,游戲中,教師也要參與其中,不定時的把數學減法運算運用其中,通過游戲參與人數的剩余向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通過實際游戲積極作答,最后對學生加以表揚和獎勵,是學生愛上游戲,愛上數學。此外,對于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應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對于學習好的同學,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合理的引導學生思維,使其通過自己獨特的思維創造能力解決問題。對于基礎欠佳的學生,教師應當一步一步的分析講解,逐層次的揭秘,積極抓住學生的心理,讓學生感到希望就在眼前,親自體會成功的喜悅,對其加以適當的表揚,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最后,教師本身應當完善自身,授課時輕聲細語,給學生一種和藹的感覺,耐心、細心地講解,讓學生通過愛上老師而喜歡數學。
二、合作計算教學
數學中計算貫穿各個年級,因此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學好數學必備的一環,三年級的學生在數學計算的過程中,出現錯誤是常見問題,教師應根據三年級學生的錯誤點,對癥下藥的根據學生的反饋“以錯治錯”,合作展開計算探究,這樣能夠集中不同的錯誤方向,讓學生進行合作內部消化。比如,在教學質量單位時,提前讓學生到超市了解日常用品的重量,看看有多重?然后掂一掂。讓學生準備:蘋果、土豆、食鹽、黃豆……課堂中分小組,發記錄單(物品名稱、估的質量、稱的質量),體驗后學生很感興趣,比較抽象的知識通過“玩”融入血脈之中,從而有效的培養了生的計算能力。其次,每天的作業題中都應該設計計算練習,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必須有持續的練習,而且練習設計要有易錯計算題的對比練習,例如“24×5”學生常常當成“25×4”,這樣的易錯題就應該經常在作業題中出現。計算能力對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未來打好基礎。
三、合作操作教學
對三年級學生來講,真正的知識開始于操作活動之中。因此,實際操作既是學生認識概念、理解法則的一條重要途徑,又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認識活動的一種重要的方法與手段。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教師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紙片和剪刀,要求學生去操作。抓住如何利用已學過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來幫助我們解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這一思路組織教學,并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把平行四邊形剪拼成一個長方形。通過實際操作,學生自己得出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這一操作不僅僅是使學生獲得知識的結果,學到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而且是經歷了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使學生看到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由已有知識探索出來的思維程序和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合作戶外教學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培養學生數學品質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有專家指出數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由已知知識向未知知識、由舊知識向新知識過度的過程。這雖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單純的教學,對于三年級的孩子而言會感到枯燥乏味。教師僅僅是按照教材邏輯性根據自身的教育思路進行教學設計,而學生看不到知識對其自身的價值及意義,將無法從內心對知識產生學習的動力,長此以往便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將抑制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及良好數學品質的形成。因此激發學生對知識本身的興趣,將學習變成學生愉悅的事情,就可以將學習的苦轉化為學生追求成功的快樂。例如:三年級上冊學習“測量”如果單純的對學生進行講解一千米是一千個一米所組成,學生肯定無法理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到操場上,測量一百米的長度,告訴學生十個一百米就是一千米,這樣學生認知的會更加的清楚。然后讓他們對生活中的常用物品進行測量,如書長度有多少厘米、書桌高度有多少厘米、家里的床長度有多少米,在測量的過程中學生對長度單位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樣他們也能夠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的聯系起來,不僅提升了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五、結束語
小學三年級是小學生身心智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教育工作者應當把學生放在首位,打造一個溫暖、和諧、集學習和身心發展為一體的課堂氛圍,給予學生全方面的關懷照顧,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以后的人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兆民.淺談如何在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意法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2(41).
[2]馬紅娥.某學校三年級數學合作學習對學習效率影響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06).
[3]徐文斌.承上啟下抓好三年級數學教學[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