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海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單一授課的形式,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和數學題目的解答,忽視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從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為出發點,進而探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數學 生活化策略
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小學數學教學要逐步改變以前的教學模式,逐漸發展教學生活化模式,充分發揮以人為本的原則,切實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應用數學的能力。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同學們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因此傳統的授課模式使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逐漸降低。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可充分調動學習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保障了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進行。
一、教學生活化使數學變簡單
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使他們愿意接受數學、主動學習數學。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將會使數學變得更加簡單,教師可以運用簡單的生活元素來替代復雜的數學理論知識,進而使數學問題更加生活化、簡單化,讓小學生可以理解數學題目,并且能夠快速地掌握數學知識,削弱了數學的復雜性。在進行授課以前,教師要提前準備好課程所需要的生活素材,這些生活性素材必須是小學生日常能夠接觸得到的,如對于時間分針、秒針,時針的計算與轉換,小學生認為時間的分秒轉換非常復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秒時換算的時候,就可以運用教學生活化原則進行教學,利用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對分秒時針進行換算教學,把葉子當作秒針,把小樹當作分針,把小花當作小時進行計算,能夠讓學生得出1棵小樹等于60片葉子,60棵小樹等于1朵小花的結果,通過樹葉花對分秒時進行轉換后,分秒時學習就變得簡單了,這樣復雜的數學學習通過生活化元素轉換而變得更加簡單、有趣。
二、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導入
在使用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數學的內容,將所學知識和生活中的元素聯系在一起,拓展其數學實際應用技能。如果導入的效果不佳,那么就會直接影響到接下來的授課。這就需要教師從生活中找到教學的切入點,事實上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中有很多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這需要教師在此環節中能夠有善于觀察的眼睛。例如:在講解“周長”這一課題時,教師可以將賽跑游戲作為一個貼切的生活實例導入。課上,教師首先宣布今天要做一個圍繞一些圖形賽跑的游戲,并安排學生將課桌擺成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形等不同的形狀,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哪個圖形會最先被跑完,最后根據學生的意愿組織幾名學生分別圍著不同的形狀進行賽跑,看誰最先圍繞著擺出來的多邊形跑完一圈,驗證學生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毋庸置疑,比賽總是會分出先后的,此時教師就可以對此次比賽的結果作出分析,指出除了學生跑得快慢的影響以外,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學生圍繞圖形跑一圈的長度,從而引出今天的課題――周長。
三、更新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更貼近生活
在我國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改變了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小學生的數學成績顯著提高。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學習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教師引導和啟發學生利用數學知識有效的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加強生活化方式的教育,告別復雜的公式和數字,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識,將知識點轉換成現實的問題。例如:學習100以內加減法,教師可以先設置情境,“小紅的媽媽有100元錢,給小紅買了一個書包花了45元錢,買一只鋼筆花了10元錢,買一個本子花了4元錢,買一個文具盒花了15元錢,問小紅的媽媽還剩多少錢?”把數學問題都用生活當中的事物體現出來,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去解決問題,學生通過思考把解題方法多元化“100-45-10-4-15=26(元)”或是“100-(45+10+4+15)=26(元)”等方法,加強小學生的思維模式,運用多元化的方法解決數學難題,提升自身的學習成績,運用生活元素處理數學問題,使數學教學更生活化,更切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四、用數學語言描述生活現象
數學語言也是教學中的關鍵所在。數學具備存儲信息的功能,而廣人小學生恰逢童年時期,人腦發育尚未成熟,但智力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開發。依照孩子們年齡特點、興趣類型和認知水平,在不妨礙知識學習科學性的基礎上,教師要巧妙地借助童趣化、生活化的數學語言引導學生的思維,使之能在情趣化的語言溝通中學好重要知識。例如:在講解“10以內數的認識”這個知識點,教師在導入環節中提問:“同學們日常日常中會接觸到很多‘數字,比如星期1,2元錢,5個蘋果等等,那么在這些數字中,你們最喜歡哪一個數字呢?為什么會喜歡它呢?”問題拋出后,學生們的回答十分踴躍,有的回答喜歡6,因為星期6就放假了;有的回答喜歡3,因為自己坐在第3排的座位。在導入環節進行這樣的設計,有助于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孩子們將數字與家庭生活和校園生活結合在一起,極大地降低了新內容的學習難度,使課堂教學更加簡便高效,促進了數學知識的生活化。
五、結束語
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數學源于生活,因此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而且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從而有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因此,要切實提高生活化數學教學的水平,改善教學生活化現狀,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育事業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張厚榮.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6(22):125-126.
[2]張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淺議[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6(07):145-146.
[3]劉慶豐.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7(28):156-157.
[4]喬虹.新課程視野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探略[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5(07):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