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榮

【摘 要】在初中文言文教學期間,教師需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創新教學方式,將思維導圖模式應用其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文言文理解能力,在合理展示思維導圖的情況下,提升學生文言文知識學習水平,以此促進素質教育工作的實施。
【關鍵詞】思維導圖 初中文言文教學 應用措施
初中教師在文言文教學工作中,需合理使用思維導圖教學方式完成工作任務,并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通過思維導圖展示方式培養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能力,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
一、初中文言文教學工作現狀分析
當前,初中學生在實際學習期間,懼怕學習文言文知識,主要因為學生認為文言文知識與自身語言環境較為疏遠,與現代文相較不容易理解與感悟。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不利于進行文言文的教學。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在使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對文言文知識進行死記硬背,且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都是逐字的為學生講解知識,要求學生注釋與翻譯。很多教師在文言文教學工作中,受到應試教學觀念的影響,不能培養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與感悟能力,在學生遇到主觀題的時候,很難針對問題進行解決。另外,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文言文教學工作中,未能樹立正確的觀念,沒有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分析,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文言文鑒賞能力。
二、初中文言文教學思維導圖的應用措施
在初中文言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合理使用思維導圖方式實施工作,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提高學生文言文知識的學習與理解能力,以此形成良好的思維模式,做好各方面管理工作,為其后續進步與發展奠定基礎。
1.大膽引入思維導圖
初中語文教師需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指導學生使用分析方式、歸納方式與比較方式學習知識,提高學生觀察能力與想象能力,在獨立思考的情況下,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以此提升教學水平。在此期間,教師需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大膽的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教學機制,通過科學方式解決當前文言文教學問題,使得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與探究的良好習慣,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
2.為學生展示思維導圖
教師在講解文言文知識期間,可為學生展示思維導圖內容,全面提升整體教學工作水平,如圖1所示,為初中文言文“愛蓮說”的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思維導圖內容,指導學生了解具體的知識內容,并在學習期間,了解古今異議詞與同義詞的實際內容,總結文言文知識的學習規律。教師在展示思維導圖期間,還需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模式,在嚴格教學的情況下,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好的提升文言文教學水平。
圖1.愛蓮說思維導圖
3.總結教學經驗
初中教師在文言文教學工作中,需合理總結教學工作經驗,創建多元化與現代化的教育模式,在合理教學之下,凸顯文言文教學中思維導圖模式的積極作用。首先,可創建直觀性的思維導圖模式,將文言文內容轉化成為圖像內容,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其次,教師應指導學生學習思維導圖模式,可以在獨立學習與自主探討期間,合理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解決問題,并將文言文知識融入生活中,以此創新發展模式,形成良好的思維體系。最后,初中語文教師應在教學工作中,合理融入思維導圖方式,協調各方面教學工作之間的關系,以此促進教育教學的進步與發展。
4.提高文言文閱讀效果
現代生活中所使用的語言,與文言文中的內容存在很大差別,學生在閱讀期間會出現很多障礙,且在文言文閱讀期間,需掌握具體的句式內容與基本功,如果學生的學習基礎很差,閱讀能力較低,將會影響其對于文言文知識的閱讀效果與理解程度,經常會出現詞不達意的現象,不能更好的開展詞語句子的理解活動。為了解決此類問題,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可以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通過整體圖像連接文言文中的每一點知識,并在全面認知與理解的情況下,更好的領會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勸學”一課知識的時候,可為學生講解“蛟龍”的生長具備良好的品質,可以達到較高的精神境界,且促進學生的智慧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具備發散性的思維。同時,使用思維導圖教學方式,可指導學生理解文章中的內涵,并積極領悟與掌握文章具體知識,提升教學工作質量與效果,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5.提高學生閱讀記憶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利用思維導圖教學方式進行文言文教學,需提高學生閱讀記憶能力,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對于初中文言文而言,通常情況下教師會要求學生背誦文言文內容,很多學生都使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只能在短期之內形成良好的記憶,無法長期的背誦,很容易出現忘記詞語句子的現象。而教師使用思維導圖教學方式,可以遵循學生大腦記憶規律,利用發散性的方式指導學生記憶知識,在整個思維導圖中,存在很多分支,在分支龐大體系中,學生進行背誦不僅能夠加深記憶,還能從根本上形成良好的背誦記憶模式。例如:教師在講解“愛蓮說”課程的時候,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在思維導圖中劃分成為幾個記憶的分支,要求學生在記憶期間,理解“蓮花的高尚品質”等內容,并在學習與掌握知識期間,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在此期間,可以指導學生自主總結文言文中蓮花的特點,并在背誦期間根據具體的內涵與意思進行記憶。同時教師要求學生利用網絡信息渠道搜集蓮花相關知識,使得學生在搜集知識期間,學習課外知識,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并激發學生文言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6.提高學生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將思維導圖教學方式應用在文言文教學工作中,需培養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與掌握能力。首先,可要求學生閱讀文言文內容,充分理解其中的含義。在此期間,文言文的閱讀對學生而言具備一定難度,教師應指導學生通過網絡渠道與書籍等方式理解文言文內容,并在閱讀期間仔細體會其中的情感,在閱讀期間能夠奠定良好的文言文學習基礎。
其次,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文言文的翻譯,如果遇到難以理解的內容,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實現教學工作。例如:教師在講解“小石潭記”課程的時候,“如鳴佩環”等詞語難以理解,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繪制思維導圖,指導學生加深對文言文的理解,并想象作者在小丘西行時候的場景,來到了竹林,并觀察腳下小譚。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文言文的理解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詞語積累。
7.培養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
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閱讀記憶與理解能力,還需重點培養學生對于文言文知識的學習興趣,創建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與機制,并通過思維導圖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創建現代化與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知識期間,能夠更好的理解與掌握技巧。教師使用思維導圖教學方式,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與文言文教學內容,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搜集更多的文言文圖片與知識,在其中添加新鮮的圖片,使得學生在觀看期間,可以產生對文言文知識的興趣,全面提升整體教學工作質量與水平,優化教學模式。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主制作思維導圖模式,在課堂教學工作完成之后,教師要求學生根據對文言文知識的理解,自制思維導圖模型,使得學生在自主操作期間,更好的理解與掌握知識[3]。
三、結語
在傳統文言文教學工作中,初中語文教師還在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創建現代化的教育模式。而教師應用思維導圖方式,可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與文言文知識的記憶能力,轉變傳統的死記硬背方式。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文言文知識點的掌握水平。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合理使用思維導圖方式實現教學工作,制定完善的思維導圖方案,并指導學生使用網絡信息技術搜索知識,自主學習與制作思維導圖,充分發揮先進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創建現代化與多元化的教育體系,完成當前素質教育任務。
參考文獻
[1]李俊鵬.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未來英才,2016(9):80-81.
[2]王猛.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6(1):142-142.
[3]范蕊.思維導圖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