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晶
計算機多媒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積極性,通過情境創設,協助學習,促進學生主動思考,發展想象力。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達到最優化。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入新課,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
我們都知道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要想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思考,親身參加學習實踐,就必須首先培養學習的興趣。小學生他們特別好動,好奇心也非常強,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動聽的音樂,奪目的色彩,圖文并茂的動畫,都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多媒體的使用便可以提供這種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強的教學信息,喚起學生的好奇心,進而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例如,我在教學“比一比”這節課時,為了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我利用多媒體把小豬搬磚蓋房子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過來,興趣被激發出來,接著教師提出問題“比一比,誰多?誰少?”,這樣在學生積極參與的氛圍引出了新課。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探究新知,可較好地突出重點、突出難點
數學知識是抽象的,但又是具體的;是靜止的,但又是動態的。教師呈現的空間是有限的,但知識反映的內涵是無限的。而體會知識的具體與抽象,靜態與動態,有限與無限往往是數學課的重點和難點。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完備的聲、像、動畫等網絡資源突破重點、突破難點。
一是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數學知識的抽象性決定了它往往難以想象、理解,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使知識、學生的思考過程具體化、形象化,從而達到使學生領會、突破難點的目的。
二是靜止的知識動態化。在同一屏幕上,文本、圖像、動畫、聲音齊頭并進,可以給學生前所未有的視聽震撼,引發強烈的有意注意。相比較黑板上靜止的粉筆字,其優越性是可想而知的。與此同時我們利用計算機把數學實驗引入課堂,幫助學生去發現事實和規律。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可以將數學教學中涉及的事物形象,過程等全部再現于課堂,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使難以覺察的東西清晰,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的感覺能力的范圍之內,使原來復雜抽象的問題變得簡單形象。例如,我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由來這一重點,我在電腦上畫一個平行四邊形,利用割補平移的方法。沿高剪下,通過平移補上,這樣就拼成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自己感覺并體會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現了什么?從而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這樣就是很抽象的問題在直觀的演示中形象化,為學生探究結論創設了良好的情境,突出了重點,解決了難點。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使課堂練習多樣化、層次化
課堂練習是教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步驟。通過練習可以把知識轉化技能,這一環節對學生尤為重要。但傳統的課堂練習比較少,方式單一。根據新課程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教學中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理念,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開展不同層次的練習,并使每個同學都有參與的機會,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愉悅。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技能的提高,又有利于樹立學生的學習的信心,更有利于學生的長久發展。例如,課堂練習時,我把練習分為基本題、技能題、開放題。并分別以“相信你能做到”“努努力你會成功的”“挑戰自我”命名。基本題由比較差的學生完成,技能題由中等學生完成,而開放題由優等學生學生來實踐。再有練習時,可以設計圖文并茂的情景題,或播放與學生密切相連的生活情境,或設計一些與教學實際相關的卡通動畫題,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收到的效果非常好。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拓展時空,發展學生能力
信息技術網絡資源是課堂教學的延伸。無論是在時間還是在空間上都為我們留下了廣闊的發展余地。善加利用,一定會使傳統的課堂教學產生質的飛躍。例如,在學習角的種類后,有學生提出,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什么角?學生通過上網搜索不僅知道了這個角的名稱,還了解了有關角的更多知識。又如,學習了圓周長后,上網搜索祖沖之及圓周率有關知識,同學們興趣盎然,方知世界之大,絢麗多彩,受到了美的熏陶,更加激發了他們奮發學習,立志成才的信心和決心!
但是有了現代教育技術,也不能丟棄傳統的教學手段。例如:親身實驗操作,利用直觀演示等多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增強他們的體驗,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總之,恰到好處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更好的創設情境,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適當的選擇信息技術適時適量運用多媒體,發揮其最大功效就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課堂效率,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有效的培養創新創造型人才,符合現代化教育的需要,將受到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