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硯
摘 要:通過對《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研讀以及參加專題培訓、聆聽專家講座,闡述了學習研讀課程標準的認識和收獲。認為:高中新課標凝練了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核心素養,高中新課標明確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育定位,新課標提出了重構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式的具體要求,高中新課標提出了學業質量水平,高中新課標增強了可操作的指導。
關鍵詞: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課程改革;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03-0021-03
國家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教基二[2014]4號)指出“依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進一步明確各學段、各學科具體的育人目標和任務,完善高校和中小學課程教學有關標準。”2015年普通高中體育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制定了《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初稿)》,2016年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又推出對初稿修改后的《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江蘇省教科院中小學教學研究室特級教師和骨干教師對征求意見稿進行了研讀和探究。
現在,在我們的期待中,《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終于與大家見面了。我有幸參加了2018年初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主辦的“新修訂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國家級示范培訓班”,觀看了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深化普通高中改革 為培育時代新人奠基”的講話錄像,聆聽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修訂組組長張緒培與季瀏教授、鐘秉樞教授等八位專家關于解讀《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講座,參加了體育與健康學科省級教研員培訓班的研討,深受啟發和鼓舞。現將自己研讀《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高中新課標)的一點收獲向大家作一匯報。
一、高中新課標凝練了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
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五年后,黨的十九大又進一步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十多年的課改實踐告訴我們需要在高位的素質教育思想和具體的教育實踐之間架設一個連接的橋梁,這個橋梁就是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素質的顯性化表述,是素質中通過后天習得的部分,是在特定情境中、通過利用和調動心理社會資源(包括技能和態度)、以滿足復雜需要的能力,是個體在解決復雜的現實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對素質教育的深化,是把素質教育思想具體化、細化,并轉化為學生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有利于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有利于進一步清晰素質教育目標,豐富素質教育內涵。
為建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與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內在聯系,充分挖掘體育與健康課程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獨特育人價值,體育與健康課程從學科本質和學科育人價值出發凝練了本學科的核心素養。
學科核心素養明確了學習體育與健康課程后應達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進行了整合,從而使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不僅成為課程的總目標,成為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成為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的綱。
二、高中新課標明確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育定位
我國普通高中教育是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任務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做準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是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獨特的育人價值在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必修的學分為12分,是史、地、生、化學科必修學分的3倍,是思想政治、外語、物理、技術、藝術必修學分的2倍,是語文、數學必修學分的3/2倍。正是這樣的學分比重讓我們格外重視它的教育定位,使其真正發揮培養健康體魄、塑造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
高中新課標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教育定位體現在課程性質上。一是高中新課標對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的定義為“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學習內容,以培養高中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和增進高中學生身心健康為主要目標的課程”。相比原課標在“主要目標”中增加了“培養高中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這一增加讓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定位更貼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課程功能和價值,也更符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教育的方針、政策。二是高中新課標強調“本課程具有基礎性、實踐性、選擇性和綜合性”,相比原課標多了一個“選擇性”。高中新課標堅持基礎性、選擇性的統一,在強調共同基礎上的同時,強化課程的多樣性和選擇性,強調學生根據自身的需求和特點,在必修選學的10個學分中自主選擇學校開設的若干運動項目,較為系統地學習1~3個運動項目,培養運動愛好和專長,養成體育鍛煉習慣。必須指出的是,原課標雖然沒有將“選擇性”列入課程性質,但在“課程設計思路”中已明確提出“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愛好加大運動技能學習的自主選擇性”,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選項教學”。高中課改十多年的實踐表明,是否實施“選項教學”是落實課程標準的分界線,在不少規模較小、條件較差的普通高中努力克服困難實現“選項教學”的時候,某些規模大、條件好、升學率高的普通高中卻淡化了“選項教學”,甚至有走回頭路的傾向,值得我們警惕。
三、高中新課標提出了重構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式的具體要求
高中新課標以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為指向,通過結構化的方式優化和簡化課程內容。與原課標相比,高中新課標強調武術和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和新興體育運動的開設,更強調課程內容要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要精選適應時代需求、有利于奠定學生終身發展基礎的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
高中新課標指出必修課程內容分為必修必學內容和必修選學內容兩類,必修必學內容包括體能和健康教育2個模塊,必修選學內容包括球類運動、田徑類運動、體操類運動、武術與民間傳統體育、水上或冰雪類運動和新興運動6類,每個運動項目包含具有相對完整內容的10個模塊。與原課標相比,高中新課標給出了必修必學2個模塊和必修選學6個運動項目的各3個模塊的構成內容。體能、健康教育模塊分別包括“內容要求”“教學提示”,必修選修模塊包括“內容要求”“教學提示”“學業要求”。
從上述模塊構成內容的“教學提示”中我們已經看到,正確的內容只有通過正確的學習方式、方法和過程才能習得學科核心素養。高中新課標十分重視教學方式的更新,指出“力求避免過于注重單一知識點以及把結構化的知識和技能割裂開來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倡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重視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將知識點的教學置于復雜情境之中,引導學生用結構化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體育與健康實踐中的問題,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綜合能力和優良品格”。
四、高中新課標提出了學業質量水平
高中新課標提出了學生完成本學科學習任務后學科核心素養應達到的水平,各水平的關鍵表現構成評價學業質量的標準,旨在引導模塊教學更加關注立德樹人,更加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更加強調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教師和學生把握教與學的深度和廣度,為階段性評價、學業水平考試提供重要依據。
與原課標相比,高中新課標對學習評價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和強調,指出要著重在構建主體多元、內容全面、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上下功夫,并通過新提出的學業質量水平著力于學生形成學科核心素養。具體來講有如下5個方面:
1.在評價理念上,從關注體能、技能的考核轉變到關注學習評價體系與學業質量水平緊密聯系,使得學業質量水平的使用有助于形成學科核心素養;從關注單個運動技能的習得,轉變到關注整體運動中復雜問題的解決;從關注學生學什么,轉變到關注學生如何參與學習和學會學習;從關注學生個體的自我體育學習,轉變到關注學生在運動中能否在團隊中勝任不同角色并進行有效的交往和合作。
2.在評價的功能上,重視促進學生更好地達成課程目標和形成學科核心素養,不僅強調評價的激勵和發展功能,還強調評價的反饋功能,要讓學生不僅知道自己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還要知道產生問題的原因和改進的方法。
3.在評價主體上,不僅提倡以教師評價為主,還倡導學生積極地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4.在評價內容上,重視對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進行綜合評價。以必修選學模塊為例,高中新課標不僅要對照“內容要求”考核技能達成的水平,還要依據“學業要求”和“階段性學業質量水平”,通過設置運動技能的各種應用情境來考查學生的體能表現和運動技能的實際運用能力,以及在此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
5.在評價方法上,倡導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對性評價與絕對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并指出了可操作的方法和途徑。以必修選學模塊為例,高中新課標指出不僅要針對學生個人進行評價,也可以通過對學習團隊的整體評價對學生個人進行評價。同時,高中新課標不僅給出了對體能模塊、健康教育模塊和運動技能系列模塊的學習評價和學分評定的建議,還分別給出了階段性學業質量評定和學分認定以及高中課程結束后學業質量評定和最終學分認定的建議。
五、高中新課標增強了可操作性的指導
高中新課標是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的要求和我國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發展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而制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教與學的標準,是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管理和督導評估的綱領性教學文件。
要發揮高中新課標“綱領”的作用,必須突出高中新課標的可操作性,因此高中新課標總結了十多年來高中課改的實踐經驗和教訓,對“選項教學組織”“教學計劃制訂”“課堂教學”“學習評價”“學分評定”“教材編寫”“地方和學校實施”提出了明確、具體而又切實可行的建議。其中有3條建議值得我們特別重視。
1.模塊教學計劃的制訂
高中新課標指出體能和健康教育模塊分別包括“內容要求”“教學提示”,運動技能模塊包括“內容要求”“教學提示”“學業要求”。“內容要求”一般由5~10條組成,主要強調學什么和學到什么程度;“教學提示”主要針對內容要求,強調在什么情境中教和怎么教,特別強調如何把具體的教學內容通過情境設計和教學方式的轉變來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學業要求”主要強調通過某個模塊的教學,學生在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三個方面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
高中新課標還強調運動技能系列模塊的設計要與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的內容相銜接;要重視同一運動項目各模塊之間的有機聯系和邏輯上的遞進關系;要重視不同運動項目的各自特點,深入挖掘每個運動項目對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價值。
2.課堂教學
高中新課標提出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面對面進行教與學的認知活動和情感交流的過程,也是實現課程目標的核心環節。要求教師做到根據高中新課標的精神,以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為基本追求,有效地實施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
高中新課標在課程實施中提出課程教學的11條建議,每一條都很有針對性和建設性。尤其是提出“強化目標意識,將學科核心素養完整地滲透到學習目標中”“從注重單個知識點和技術向形成學科核心素養轉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面向全體,關注每個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單個學生的練習密度不低于50%”“注意單個動作與完整動作的有機聯系”“讓學生盡早體驗和理解完整動作”“課內外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習慣”等,對常態體育課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這應該也是評價“優秀體育課”的權威標準。
3.學分評定
通過高中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每個學生必須獲得12個學分方可畢業。首先,每個模塊學習結束后根據高中新課程的“學業要求”和“階段性學業質量水平”,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定(高中新課標詳細地列出了對體能模塊、健康教育模塊和運動技能模塊三類模塊的學分評定要求);其次,在每學年結束時,針對本學年所學習的4個模塊的學分進行綜合評定;再次,在高中階段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結束后,根據高中新課標提供的表1,將12學分的等級換算分數后進行匯總,再根據表2得出最終等第。
高中新課標不僅給出了學業水平評價和學分評定的建議,而且還提供了2張量表和9個案例,濃墨重彩地對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分評定給出了具體而又可操作的建議。
綜上所述,高中新課標是十余年來高中課程改革實踐成果的體現,是適應時代發展,既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又具有國際視野的綱領性教學文件,是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價值的重構,是新時代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再出發。每一個有良知的高中體育教師都要深刻認識自己學習研究和貫徹落實高中新課標的責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投身到新時代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