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書法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堅毅的品質,并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但目前多數中小學對書法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其所安排的書法課程較少,同時,教師此方面的教學能力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當前必須在這些方面進行針對性處理,為教師提供學習書法的機會,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書法學習環境,本文就對此問題進行了詳細的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中小學;書法教育;意義;對策
一、 引言
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并且在朝代更替及社會變遷的過程中書法內容也越發豐富,最終形成了能夠為現代人所學習的書法藝術,這對于幫助人們學習傳統文化及提升個人的鑒賞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書法教學始于中小學階段,因此當前中小學的領導必須認識到書法教學的意義及重要性,并通過教育體制改革及改善書法教學環境等多種措施有效提高書法教學的質量。
二、 開展意義
書法教學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并且漢字在長期演變的過程中內容越發豐富,包容性較強,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時,書法也是藝術的一種表達方式,在中小學生練習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其審美能力,并且可起到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作用。第二,我國屬于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并且是唯一一個延續至今的國家,因此中小學生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能夠感受我國的文明史。另外,通過練習書法能夠增強學生的信念,使其從中學習到我國各民族頑強不息的品質。第三,寫字與做人關聯性較強,在練習書法的同時也能夠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可培養學生的耐力與毅力。除此之外,書法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氣質,進而使學生的個性特點更加突出,因此書法教學也是中小學德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另外,中小學生盡管對新事物好奇心較強,但缺陷在于缺乏恒心,做事難以持久,而通過書法訓練則能幫助學生養成持之以恒的品質。書法中蘊含著極其豐厚的傳統文化,在學習時并非能夠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續練習,多加臨摹與創作,因此教師需要監督學生的書寫狀況并加以指導,促使學生養成每日練習書法的良好習慣。第四,藝術與科學緊密相關,前者可使人的思想更加自由,后者則能鍛煉人的推理能力,而書法教學就可同時培養學生這兩方面的能力,并且還可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 開展對策
(一) 改革教育體制
當前多數教師在教學時多考慮的是如何能讓學生取得高分,這種過分注重成績的觀念導致其對書法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首先需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使其認識到書法教學對于實現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學校還需要積極進行教育體制的改革,多安排書法課程,使學生能夠有足夠的機會接觸書法。再次,在教學時應采取一些靈活多變的方式,多為學生安排一些內容較為豐富的書寫內容,提升學生的興趣。另外,在體制改革時可先在一兩個班進行試驗,并根據教學成果調整其中存在的問題,之后就可加以推廣。
(二) 教師培養
為了全面提升書法教學的質量,首先必須對教師進行培訓,增強其教學能力,具體來說,可采取以下幾項措施:第一,我國多數師范院校均未開設書法課程,使得中小學對書法教師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因此當前最重要的是幫助師范院校認識到書法教學的重要性,促使其開設此方面的課程,進而使師范院校的學生日后從教時能夠具備書法教學的能力。第二,許多中小學教師本身就對書法有一定的興趣,因此可組織其進入高校進行學習,擴大其視野并更新其知識結構。另外,師范院校可針對中小學教師開設專門的培訓班,并且教育部門也可舉辦此類教學活動,進而為中小學教師提供學習書法的機會,增強其教學能力。第三,盡管中小學具備書法教學能力的教師資源較為缺乏,但社會范圍內此方面的愛好者較多,因此學校可聯系書法協會,吸引一些校外人士從事書法教學,這樣就能夠全面提升中小學書法教學的質量。
(三) 保障機制
保障機制的建設主要包括兩項要點。第一是課程保障,即在書法教學的過程中校內領導必須進行巡查,考查教師的教學情況,引導教師人員幫助學生認識到在練習書法時除了培養個人的技能之外,同時也應當提升個人的審美與鑒賞能力。這就要求校內領導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學習,幫助其深刻認識書法的含義,這樣才能促使教師將書法的理念與內涵傳達給學生。第二是激勵考評,應將書法教學劃入考試范疇之內,可作為學生總體成績的一部分,在計算月考與期末成績時也應算入書法成績,這樣就能使學生認識到書法的重要性。
(四) 激發興趣
書法教學在入門階段難度較大,而中小學生注意力較難集中,容易失去耐心,因此教師應通過一些有效的方式激發學生練習書法的興趣,具體來說,可采取以下幾項措施:第一,教師應多給予學生鼓勵與贊賞,肯定學生的書寫,同時還應以委婉的方式指出學生書寫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另外,除教師評價之外,還應要求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同時,教師應多為學生創造小組間合作交流的機會,促使學生能夠學習別人在書寫過程中所運用的方法。第二,學校可定期舉辦書法作品比賽,對于名次較好的學生可給予獎勵,同時還可將學生學習書法的過程及成果以檔案的形式記錄,這樣便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書法的熱情,促使其能夠主動練習書法。
(五) 書法教學環境
良好的環境是書法教學的前提,因此中小學應當設置專門的書法教室,并采用一些優秀的書法作品布置教室內部,這樣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藝術的氛圍。同時,這樣的布置方式還能給學生以寧靜之感,使其能夠靜下心來練習書法。另外,對于一些書法練習成果較為突出的學生,教師除了表揚之外,還可將其作品展示在教室內部,供其他同學學習。
四、 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中小學應將書法課程劃入考試范圍之內,并多為學生安排學習書法的機會,同時也可通過舉辦書法活動提升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另外,教師也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多鼓勵與贊賞學生的書寫成果,本文就對此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究。
參考文獻:
[1] 聶建平.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義與對策[J].理論,2015(2):161-162.
[2] 戴蕓成.四川省中小學書法課程實施的現狀調查研究及對策[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6.
[3] 王良煊.傳統文化視域中的中小學書法教育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5.
[4] 李亞莉.中小學語文書法教育現狀及策略探討[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4):12-14.
作者簡介:黃壽山,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城關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