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教師的語文教學工作中至關重要。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從創設優良教學情境、提供科學指導、進行優美朗讀示范以及注重朗讀評價等諸多方面展開教學策略討論,旨在為后續的小學階段語文朗讀教學提供參考思路。
關鍵詞:小學階段;語文;朗讀;能力;訓練;培養
一、 引言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其語感,更有利于幫助學生真正融入教學內容中,并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語文素質。但就當前而言,許多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過于忽視學生朗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從而使得學生難以真正愛上語文,在他們進行教材課文學習時往往也感受不到文字中所蘊含的真情實感。從另一方面上說,在當前我國新課程標準持續深化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也開始成為廣大教師群體值得深切思考的重要課題。故而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朗讀能力展開具體論述。
二、 創設優良教學情境
優良的教學情境能夠有效帶動學生的朗讀熱情,所以,教師在進行具體課文講解時應當針對其不同特點為學生營造、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小學低年級《狼與小羊》這篇課文時,就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角色扮演學習活動,讓不同的學生分別飾演小羊與狼,并引導其在表演中靈活轉換不同的神態與語氣。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下,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更能夠在朗讀中學會不同情緒的表達與控制。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適當利用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且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與文本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從而進一步激活其情感表達。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文內容時,則可以結合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狼牙山五壯士”的有關視頻、畫面,將五壯士英勇豪邁的革命精神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而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配合相應的樂曲,幫助學生充分領悟語言文字下所蘊含的情感,如此一來,學生朗讀的聲音、氣息以及內容情感也都能與課文高度融合,可謂是聲情并茂。
三、 提供科學指導
朗讀課文并不是單純地將課文內容讀出來,學生朗讀時,教師不僅要要求學生做到正確、流利,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語速的變換、重音與強調音的運用以及語句停頓、轉接等多種技巧準確表達出語言文字中的不同情感,甚至連文章中的標點符號,學生也需要運用相應的朗讀技巧進行相應處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通過朗讀培養自身的語感。而在學生朗讀能力培養與形成這一過程中,教師科學、有效地指導極其重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也應當從小細節入手,以優化、培養學生的朗讀技巧。例如,在講解《快樂的小青蛙》這一文章內容時,教師應指出,在朗讀小青蛙與大象的對話時,應當采用疑問的語氣讀出大象的疑惑,而小青蛙的回答則應當采用鎮定自信的語氣。其次,為了表達、體會小青蛙樂觀、開朗以及遇事不慌張的優良品質,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對小青蛙所說的話進行仔細揣摩,當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以及所蘊含思想感情的理解以后,鼓勵其進行多次的朗讀訓練。此時,學生也能夠有效強化自身的朗讀能力。
四、 進行優美朗讀示范
在進行朗讀教學時,大部分教師都會跟學生說要“讀得美一點”、“讀得高興一點”或者是“用憤怒的語氣朗讀”,但往往由于教師的這些要求停留在“指示”階段,學生在具體的朗讀練習時也很難達到教師所要求的水平,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教學時應當進行相應的朗讀示范,以泛讀引領學生進行文章情感的理解與表達,對于學生而言,教師的泛讀也正好給予了他們可模仿的范例。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十里長街送總理》這一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進行朗讀示范,適當配合相應的表情,將人們送別周總理時的悲壯場面使學生真切感受,帶動學生情緒,使其“身臨其境”。而學生在聽過教師的泛讀后,自己在把握文章語句時也能夠更有心得。常言道,模仿是兒童的天性,教師的泛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進入文章情境,甚至是在后續的閱讀理解、語文知識學習時,都能起到很大程度的啟示作用,于培養學生朗讀能力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
五、 注重朗讀評價
教師的積極正面評價無疑是對學生最大的鼓勵,所以,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朗讀情況的評價工作,利用藝術性的評價語言與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實施朗讀評價,幫助學生長久地保持朗讀學習熱情。所謂藝術性評價,主要是指教師在為學生指出朗讀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時以委婉的語言將其個人不足信息進行傳遞,在避免打擊學生自信心的同時使其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朗讀學習中。例如,對于一些朗讀語速相對較快的學生,教師可以這樣進行評價,“你在朗讀時語速稍微有點快了,這說明你對于文章的內容把控得十分好,課前對于課文也一定認真地預習過,但是為了讓大家能夠跟上你的進度,并且更好理解文章意思,所以你可以稍微朗讀慢一點。”采用這樣形式的評價,不僅表揚了學生,也有利于使學生以正確的態度接受自己的不足。而激勵性評價則是指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具體語文學習情況去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評價標準,除了指出學生的不足以外,教師更應當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給予其積極評價,不斷鼓勵、促進學生進步。
六、 結束語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內容,瑯瑯讀書聲也是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特質之一點,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就無法完成教學目標。教師應當致力于采用多種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幫助學生成為朗讀教學的主體,有效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促進其語感與語文素質的雙重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志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78-79.
[2]郭晶晶.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7(08):188-189.
[3]熊寶紅,李會蘭.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上),2014(10):81.
[4]吳娟.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20):96.
[5]郭晶晶.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7,25(08):133-134.
作者簡介:
馮佩,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水口山鎮毛溪橋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