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小學語文教育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快樂教學法就是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實踐中被提出的,它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小學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利用快樂教學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學生探索的動力,從而可以有效地推動小學語文教育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教學;小學教育;發散思維
新課程教育改革中,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快樂教學有明確的要求,要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狀態,要讓學生自主探索、積極參與,讓他們樂于學習,勤于動腦,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起學生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就快樂教學法的基本理論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快樂教學法應用的必要性提出一些看法。
一、 快樂教學法概述
所謂的“快樂教學法”是在近幾年開始實施的,但嚴格來說快樂教育法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兩千多年前的至圣先師孔子就在《論語·雍也第六》中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應該是快樂教學最早的理論雛形,強調了學習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應當在學生中找到樂趣,在樂趣的激勵下,學習的效率會更高。西方著名的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曾說:“作為教師,要和善而快樂的教育兒童,在沒有毆打和哭泣的條件下,讓孩子喝下知識的飲料?!笨梢哉f,古今中外,對快樂教學法的探究從未停止,近年來,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快樂教學主要是指:教師運用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方法,為學生們營造出一種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在愉悅的環境中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充分喚起學生們求知的欲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們可以全面發展。
二、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快樂教學法的必要性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習任何事物,培養對其的興趣是第一要務,一旦建立起對某一事物的興趣,那么實現的可能性就增大很多。因此,在教授小學語文過程中,教師要靈活地運用快樂教學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從過去的被動學習到主動探索,從而實現小學語文高效教學的目的。以下,作者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來闡述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
(一) 可以為學生營造愉悅的學習環境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大一部分學校和教師一味地追求成績,將升學率和考試成績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學生們學習到的不是豐富的語文知識,只是單純機械對策學習語文課本。如此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該學生們帶來了一種沉悶壓抑的感覺,自然對語文提不起學習的興趣。但是,如果學校和教師可以轉變教學方式,合理地運用快樂教學法,滿足學生尤其是年齡較低的學生的心理需求,為學生創造各種就有吸引力的學習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然會創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們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
(二) 有利于構建良性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里,很多家長和老師都信奉“嚴師出高徒”的理論,但是,這樣的理論雖有一定的道理卻會帶來更大的問題:教師對學生只是一味的“嚴”,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恐懼的心理,嚴重者會影響到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教師要應用快樂教學法就要轉變角色,走下講臺,走到學生身邊,與學生積極互動,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征,及時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呵護和幫助,與學生打成一片,真正深入了解學生們的精神世界,從而構建一種與學生亦師亦友的良性、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 有利于搭建有趣的教學平臺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用快樂教育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要擁有一個有趣的教學平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多發掘教學方式,而且要運用多種手段創造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要盡量做到以情導趣和以趣激情。這樣,在教師和學生的配合下,運用快樂教學法,為學生們搭建一個有趣實用的教學平臺,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和諧良性發展。
(四) 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當然這也是快樂教學的首要條件。因為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把學生的目光吸引到語文教學的課堂,能夠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去發現問題和主動地去解決問題。教師在創建快樂的教學情境時,應積極地尋找知識“元素”與快樂之間的關聯,并通過這些關聯,為學生們創設出適合的學習情境,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他們更加及時地融入到情境教學當中。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松鼠和松果》時,由于很多小學生沒有見過松鼠,致使他們在腦海里無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松鼠活蹦亂跳的場景,于是他們便對此文的學習興趣索然。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觀看一些關于松鼠的動畫片等,激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 結語
無論是我國的至圣先師孔子還是國外的著名教育學者夸美紐斯,都對快樂教學法極其重視,可見,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小學語文的教學又是基礎教育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運用快樂教學是推進基礎教育積極發展的有個行之有效的方法,運用快樂教育,讓孩子在保留快樂童年的基礎上學習語文知識,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最終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而這,也正是對當代社會“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的完美詮釋。
參考文獻:
[1]劉曉麗.快樂教學法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3年35期.
[2]唐輝艷.讓孩子快樂、高效識字——淺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J].學周刊,2011年34期.
[3]項曉.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4年05期.
[4]吳新英.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快樂教學法[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5]張小琴.快樂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中華少年,2016年31期.
作者簡介:
馬水英,二級教師,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民勤縣雙茨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