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01年我國實施新課程改革,新課改這一詞匯就一直在教育界回蕩,為了響應新課改的號召目前已經有很多學校開始應用新的教學模式,比如山東的杜郎口中學等,采取新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就需要學生先學,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預習,而小學的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沒有自我預習,自主學習的意識,所以借助于導學案這一新的學習工具來培養小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導學案;小學數學;自主學習
新課改中明確學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驅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內在價值的獨特的存在,雖然新課改的號召已經持續很多年,效果依舊不夠明顯,在我國大部分課堂上,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主打的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為主體,整節課處于教師對學生的知識的灌輸,學生所受到的教育應該是自我學習,主動學習,而非教師的灌輸,教師的塑造,我們需要培養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僅僅限制于課本,教材的知識,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屬于它自己的優勢所在,在大部分教師心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應試教育下最好的教學模式,然而卻忽略了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忽略了終身學習這一重要使命。目前已經有很多學校嘗試用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而且取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和成績,這些新的教學模式借助于新的教學工具,也就是導學案。
目前導學案這一教學工具在初中和高中的任何學科中的應用并不陌生,而小學對于導學案的應用并不多,針對這一情況本文將分析一下小學數學導學案的應用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一、 學校方面
如今很多學校依舊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學思想是新教學模式實施的根源,是新教學模式實施的關鍵,所以學校要從觀念上進行更新,發現新教學模式的優點,發現導學案這種教學工具的優點,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學校在教學思想上轉變的同時應該制定相應的完善的規章制度,確立明確的管理機制,要求教師從導學案的編制、發放、使用、檢查都要有相應的印記,將導學案落到實處,沒有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也就不能正確地考核教師的績效。新教學模式的使用使教師對于工具和課堂都會又不熟悉的地方,對于導學案的編制、使用應當給予教師適當的培訓,培訓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請專家進行相關的講座,可以讓教師走出去到有經驗的學校進行學習交流,還可以組內進行討論進行完善導學案,引導教師對于導學案的編制以及使用情況進行反思等等;對于新模式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有一個適應期,學校應該給予足夠的耐心,讓學生適應課堂的小主人,讓教師適應自己的主導地位,將導學案這一學習工具,以及新的教學模式慢慢地帶進課堂。
二、 教師方面
無論哪種教學模式,教師這個角色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新舊教學模式的更替過程中,教師是主要的實施者,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一直是整個課堂的主人,新的教學模式下一直強調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而不再是主體,可這種轉變對于教師則提出來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者,還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輔助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等等,所以教師要從自身的思想進行轉變的同時,還要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知識水平以及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不僅需要有良好的教學藝術,最重要的是應該有一個能夠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的能力,學生在平等、信任、理解的教學氛圍中就能夠更好地解除認知障礙,掌握教學知識,導學案這一新工具的出現給教師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比如編寫,應用,小學數學教師只有深切理解了“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本質以及豐富內涵,才可以更好地組織自己的教學。新的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如何很大一部分取決于教師對于導學案的編輯情況,所以對于導學案的編制情況必須經過很多人的審核與推敲,教師需要進行個人備課、集體備課、主備人編制,審核,反思等一系列流程,導學案的問題也要經過反復推敲,依據學生的能力分層設計,參考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與自身的教學風格進行對導學案的最優化完善。
三、 學生方面
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不用過多地加以考慮,改變這種觀念,做課堂的小主人,自己主導課堂,讓課堂變為自己的天下,把導學案作為學習工具,認真對待,認真完成,在預習過程中積極主動發現問題,探索問題,有不能自己解決的問題不再完全依靠老師,可以和同學們進行討論,共同探討出解決方案,真真正正地參與到學習中,掌握學習的技巧,預習的技巧,最終可以脫離導學案進行預習,還要對于導學案的內容有自我評價,反思在處理導學案過程中的優缺點,加以改正。
四、 家長方面
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思想,認為孩子學習就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其實不然,孩子的習慣養成主要在于家長的監督和管理,監督孩子的學習情況,導學案的完成情況,不僅要完成當天內容的復習,還要輔助孩子學會對于第二天內容的預習,家校聯合為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共同努力,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有好的學習成績,以及終身學習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導學案的應用需要學校、老師、學生以及家長的四方面配合,導學案作為新教學模式下的教學工具,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能力,最終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02(ZI):16.
[2]李曉文,王瑩,教學策略[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2-123.
[3]莫雷.教育心理學[M].第一版.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6-89.
[4]李莎莎.小學數學“學案導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重慶市××縣城九所小學為例[D].重慶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劉雪元,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