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楚揚
【摘要】高中語文閱讀的精髓和內涵是依賴我國傳統文化而存在的。為了防止中華幾千年智慧積累下來的優秀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被消磨,就必須要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我國的傳統文化,而在各類語文教學中,借助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弘揚和繼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最高效的方式。因此,本文對我國高中語文閱讀的現存不足進行了分析,并從三個方面提出有效將傳統文化融入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措施,旨在提升我國的語文閱讀教學水平、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希望為有關專業人士帶來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082-0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技水平以迅猛的姿態飛速發展,但與此同時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卻越來越不受重視,特別是對于我國當代青少年而言,外來文化的吸引力遠遠大于中國文化,因此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舉步維艱。身為教育工作者,為了防止中華幾千年的智慧積累下來的優秀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被消磨,就必須要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我國的傳統文化,而在各類語文教學中,借助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弘揚和繼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最高效的方式之一。
一、我國高中語文閱讀的現存不足
閱讀是將學生和教師的內心連接起來的重要媒介,語文閱讀教師通過教學,能夠感受到學生的思想和觀念,同時也能夠一邊教導學生文學知識,一邊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及其審美情趣。可事實上,我國目前絕大多數高中語文教師都只注重學生考試和成績,將在考試中取得高分作為第一教學目標,而沒有真正領悟到閱讀教學的內涵所在。
在我國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基本上所有教師授課采用的都是同一個教材以及單調、死板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這些教師利用單方面的講授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們,致力于提升學生的答題技能和語文積累,卻忽視了對學生正確觀念的培養、人格的塑造、思想精神的發展等更為重要的內容,將其視為語文教學之外的事情,這樣的教學觀念顯然同教學的初衷背道而馳。教師要保證學生在考試中取得較好成績的同時,還要保證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思想水平能夠真正得到提升,需要采用更人性化的教學方式。
二、有效將傳統文化融入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措施
(一)對教材內容進行改革,融入優秀傳統文化
在閱讀教學中貫穿傳統文化,首先要在閱讀教材中融入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閱讀材料中用經典、能夠充分體現我國優秀民族精神的古代文學作品,去取代部分原有教材中空泛的教育閱讀材料,從而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教材去接觸和領略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讓他們能夠在心中培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及愛國情懷。教師要通過對我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剖析,觸動學生、影響學生,讓學生領悟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二)閱讀和寫作并用,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自己動筆記錄、寫作,將會比單純聽教師授課更好理解教學內涵。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多引導、鼓勵學生動筆寫作,例如,每逢清明節、中秋節、七夕等中華傳統節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圖書館書籍或互聯網查閱有關該傳統節日的資料,包括歷史背景、奇聞軼事、節日精神等等,將查閱到的資料用筆記錄下來,并在班級中互相交流分享。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更近一步、更深層次地同傳統文化接觸,從而加深對閱讀的理解、提升學習質量。
(三)鼓勵學生使用工具書,促進學生理解古代文學作品
我國古代優秀文學作品中蘊含了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相比學生廣泛閱讀的現代作品,學生可以更深層、更直接地去接觸傳統文化。但由于古代文學作品都是較難讀懂的文言文,導致學生望而卻步。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使用工具書,借助辭典等工具更好地去了解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內涵。
三、結語
語文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也是最重要的交流基礎,是世界語言文化中重要的一份子。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讓學生通過對語文閱讀,去領略和感受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領悟到蘊藏其中優秀的民族精神,讓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修養。教育不應當只是為了在考試中取得高分,最重要的應該是提升莘莘學子的文化水平,引起他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繼承下來并發揚光大,這是身為高中語文教學者應當承擔的義務。
參考文獻:
[1]董翡.讓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綻放[J].教育教學論壇,2014(21):2-3.
[2]張茂生.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教學策略[J/OL].北方文學(下旬),2017(01):123-124.
[3]趙小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J].學周刊,2016(0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