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合提升學生的外語能力,僅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一門外語最終培養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在不同場合能夠和他人進行口頭或書面交流的能力。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使課堂內的教學與課堂外的實踐結合在一起,充分拓展對大學英語的第二課堂教學,完善大學英語的第二課堂教學體系建設。
【關鍵詞】大學英語 第二課堂 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100-01
1.引言
隨著英語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以英語為交流媒介變得習以為常,外界對于大學生的英語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特別是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雖然在高考中能夠獲得較高的分數,但是,高中時期側重于應試教育,大家為了考高分而學習,使得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偏重于閱讀與寫作,而對于英語的聽力和口語而言,接觸和聯系都相對較少,慢慢地,高中英語教育的結果就變成了“啞巴英語”,大家都不敢開口說英語。
大學英語中的第二課堂教學在此情況下就顯得尤為的重要,第二課堂的英語學習成了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在大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更加擅長的是對英語的語法及結構的掌握,對于英語的表達還有所欠缺,特別是在各個企業中,對畢業生的英語實際交流的能力要求不斷提高。所以說來,如何完善大學英語的第二課堂的教學體系建設,實現對大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的切實提升,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
2.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教學現狀
2.1參與人數少
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的教學原本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原本教學對象是所有在校生,最后卻很少有同學能夠加入進來并從中獲得提升,換句話說,現在的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教學更像是個別同學的個人秀。
從常見的第二課堂活動來看,以英語角和英語戲劇表演為例,很少的學生會參與到其中,而且在進行英語口語的交流的過程中,主要都是由英語口語能力強的人占主導地位,其他參加的同學不由自主地擔當起了聽眾的角色。另外,因為大綱規定的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只在大一、大二階段,高年級的學生已經不在大學英語的課程教學范圍內。原本的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是為了促使所有同學能夠提升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到最后,也只能無奈地變成個別學生的舞臺。
2.2 師資力量不足
大學英語的第二課堂教學是有其自己的內在規律的,同其他的課程一樣,都有各自的理論依據,但卻在教學的過程中備受忽視。一方面是學校領導層面對第二課堂的不重視,另一方面是學校的資金不足以及師資力量短缺,直接造成的就是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無法配備專職老師進行教學。
雖然在這一過程中,有少數的老師無償地投入到了大學英語的第二課堂中,以各種不同的形式來給予學校的第二課堂建設一定的技術支持,這是值得學校以及大家肯定的。不過,由于這些工作是無償的,使得這樣的第二課堂建設工作具有很大的隨機性,教學也不夠系統,最后能給學生帶來的幫助也十分有限,這一切都是源于學校的師資力量不足。
2.3場地配置不佳
學校一直將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所需要的場地等硬件設施置于邊緣化來考慮,特別是大學英語課程的第二課堂教學的場地使用,雖然學校有專門設置類似于學生活動中心這樣的場所,但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很少有場所是因為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而被使用的。更麻煩的是,要使用這樣的場所,往往需要層層審批,給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同其他課程一樣,第二課堂課程的開展也是需要人力、物力的,然而活動場地配置的不均衡,直接將導致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的開展從客觀上就受到嚴重的制約。
3 建設第二課堂教學體系的對策
3.1 提升對第二課堂的認可度
大學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應當更加注重它的運用與交流,但出于種種原因,不僅是校領導,包括大部分的學生,都給英語學習戴上了一個很大的“功利性”的帽子。學習英語就只是為了考過大學英語四、六級,為了能夠拿到畢業證等等,對語言類學科缺乏基礎的、明確的認識,學生更多的依靠老師教,缺乏自主學習的勁頭,甚至從心底里抵觸大學英語的第二課堂。
語言類學科的教學關鍵是“學生學”,而不是“老師教”,英語的學習也是如此,首先是由學生個體進行主觀建構,再在一定的情形下借助老師的幫助,學生再利用各種必要的資源相互協作,從而形成一個多維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第二課堂,能夠有力的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時空限制,真正做到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加速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進程。
所以大學英語的教學是必須要遵從語言類課程的規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出發去完善大學英語的第二課堂建設。
3.2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同一所學校,大家對英語的學習能力和自身基礎都有所不同,作為老師,應該在第二課堂中看到學生的差異,不能以統一的標準去要求所有的學生。如果忽略學生的個性發展,很容易就限制了學生的天賦,影響學生的發展。
再者,如果在第二課堂的內容選擇上偏難,或者說是過于專業,會使很多基礎不太好的學生無法參與,達不到鞏固提高他們英語能力的初衷。所以在大學英語的第二課堂教學內容的設置上,應該具有層次性,采用分層教學、分層討論,教學在各層次之間相互轉換,從而帶動所有學生參加第二課堂的積極性。
4.結語
大學英語的第二課堂建設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學生意義重大,對他們的英語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有著關鍵性的作用。所以說,完善學校的第二課堂建設刻不容緩,一個完善的第二課堂教學體系能夠給學生帶來很多的便利,但是同時要提高和完善大學英語的第二課堂建設對于高校的全體老師和領導而言,都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參考文獻:
[1]楊柳群,侯俊霞.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活動的創新實踐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3,36(02):19-21.
[2]王惠瑜.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教學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32(02):102-105.
[3]黃立鶴.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創新模式之理論與構建[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25(03):90-92+103.
[4]劉瑩.開發建設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的意義與途徑[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9(03):181-183.
作者簡介:
張薇(1984-),女,漢族,四川廣安人,研究生,四川城市職業學院教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