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揚藺
【摘要】學校數學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學生的數學素養。本文結合初中教學實踐,對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需要關注的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 核心素養 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141-02
當今,學校教育正在從學生解題技巧以及應試能力的培訓向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轉型。因此,學校數學教育的核心應該是解決如何培育學生的數學素養這一問題。關于數學素養,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了6大核心素養,即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如何在課程教學實踐中達到培養學生上述核心素養的目標,需要進行不斷思考和探索,筆者結合自身初中數學學科教學的經驗,從思維發展特征、核心素養內在關系、現實教學實踐等方面進行簡要闡述。
一、核心素養的建立需要符合思維發展的特征
眾所周知,人在不同的年齡對世界的認識必然會采用不同的思維方式。按照皮亞杰關于個體智力發展年齡階段劃分的理論,初中階段為“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 。該階段學生處于少年期,這個階段的主要思維特點是,在頭腦中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內容分開,可以離開具體事物,根據假設來進行邏輯推理,能運用形式運算來解決邏輯課題。也即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已經不再是停留于小學期的形象思維,不再僅僅滿足于對具體事物的認知,而是開始能夠“去實物化”,開始關注各具象事物背后的內在規律,能夠嘗試運用較為抽象的形式討論和解決問題。
另外,初中階段涵蓋七年級至九年級,不同的年級思維特征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一般而言,七年級,學生雖然已經開始具備各種推理能力,但還是初步的,這個階段的學生還是更多停留在小學期的具體形象思維;八年級學生主要表現為經驗思維向理論思維的轉型,九年級學生的演繹推理有了明顯的發展。
二、課程教學需要理清核心素養內在關系
數學抽象是指抽取出同類數學對象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或特征,舍棄其他非本質的屬性或特征的思維過程。邏輯推理是指從一些事實和命題出發,依照邏輯規則推出一個命題的思維過程。數學建模是指建立一個實際問題的數學模型,包括模型的建立、求解、分析和檢驗。直觀想象是指借助幾何直觀和空間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態與變化,利用圖形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數學運算是指運用有關運算的知識進行運算、推理求得運算結果。數據分析是指用適當的統計分析方法對收集來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結論而對數據加以詳細研究和概括總結的過程。
根據學生的思維發展特征,七年級需要發展的數學核心素養以直觀想象和數學運算為主其余為輔,八年級在七年級的基礎上主要以數據分析為主并進一步培養數學建模素養,九年級則需要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主要以數學抽象和邏輯推理為主。
三、核心素養的建立要與教學實踐有機融合
核心素養是在先天遺傳的基礎上,綜合后天環境的影響而獲得的,可以通過接受教育來形成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通過學校教育實現,數學核心素養主要通過數學學科教學來實現。
例如,七年級學生還是停留在小學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需要形成的核心素養以直觀想象和數學運算為主,教學過程中就得以學生身邊的事物舉例,讓學生動手實踐參與其中或者用多媒體給學生做具體的形象演示。如培養學生的直觀想象素養,在“有理數的乘方”一節中,選用折報紙來舉例,學生將報紙不斷地對折,一次后、兩次后、三次后,讓學生想象后面可能出現的結果。以這個具體的實例引入,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記錄報紙折疊次數,表示出每一次的結果,教師引導學生從結果中找出結果和報紙折疊次數之間的規律,讓學生深切感受乘方的生成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乘方的意義。
九年級學生已經建立相對完備的抽象思維,需要側重培養數學抽象和邏輯推理。邏輯推理主要包括兩類推理,一類是合情推理,包括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另一類是演繹推理。如《圓》這一章中,主要通過探索圓的相關結論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可通過畫出圓的兩條切線讓學生折疊發現圖形的性質,由特殊到一般,通過合情推理來推測出切線長定理。畫出圓的兩條切線,連接圓心與切點,得到兩個直角三角形,可證明這兩個三角形全等得到切線長定理,這是通過演繹推理證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多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兩種推理形式,從而發展邏輯推理素養。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實踐需要理清六個數學核心素養間的邏輯關系,弄清思維需求的層次。結合學生思維發展的特征創設恰當的教學環境,提出合適的問題,有所側重的進行六個核心素養的培育,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劉祖希.訪史寧中教授:談數學基本思想、數學核心素養等問題[J].數學通報,2017(5)1-5.
[3]楊九詮.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三十人談[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