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斌洪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中,高中學生進行地理的課堂學習要更加注重地理信息解讀能力與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并做好課內外地理素材的觀摩、拓展和延伸。高中地理教師要在課堂上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引導學生去分析、探索地理學科的本質,并在每一個重要的地理區域后標記上學生自己的感悟,以此來使學生的地理解讀能力和地理價值觀等有所提高,促進學生的穩步發展。本文將結合筆者多年高中地理教育經驗,對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信息解讀能力的培養做逐一深入闡述,為廣大教育工作者解疑答惑。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地理 信息解讀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151-02
學習地理,并不是單一觀摩世界中各不相同的景象,而是拋去華麗的表象探究內部根源本質的認知,要在地理觀念的引導下,對這個世界的時空維度加以闡釋。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地理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利用不同角度去解讀地理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地理思維得到發散,可以在這廣袤的宇宙世界中展現出自己對其可靠的認識。因此,在核心素養下的地理教學要讓學生去對高中地理產生濃厚的興趣,豐富自身的地理素養,提高其地理方面的信息解讀能力。
一、瀏覽教材,創設地理根基
在所有科目的教材中,地理書可以說是比較讓學生感興趣的課本了,因為里面有許多包羅萬象的圖形與世界知識。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一興趣點,在每學期第一堂課上,給學生一個自己閱讀地理教材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先去把感興趣的知識瀏覽一遍,提高他們之后學習地理的興趣,并使學習更加的方便、高效。現如今的高中地理教材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盡最大程度的利用好這些材料資源,并在上課時,問學生一些設計質量高的、引人思考的問題,促使學生大腦飛速運轉起來,使其更好的學習地理,教師更加高效的利用核心素養來進行學生的培養。
例如,教師在進行“冷、暖鋒”方面的知識講解時,可以讓學生自行瀏覽了教材之后進行有效的提問:“同學們,你們能不能把冷、暖鋒的定義描述一遍呢?”“為什么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鋒形成的呢?”通過這些問題,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帶著目的去進行聽課,將地理的核心素養應用于教學當中,增強了學生自身的地理信息解讀能力,也促進了高中地理教師課堂效率的提高。
二、搜集材料,打開地理眼界
在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之下,除了教材,眾多的地理材料也是地理學習的重要內容,高中地理教師要重視地理材料的應用,材料教學是二十一世紀地理教學的未來趨勢,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一些書本上沒有的地理材料給學生觀看,搜集材料時要秉著具有情境性和深刻性的原則,找一些能讓學生有所啟發和符合心理年齡的材料。運氣好的話還能壓到考試的題目,繼而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力,也促進了核心素養地理教育的課堂效率。搜集到材料后,教師也不能胡亂無章法的讓學生觀看,而是要讓學生對于這些資料進行辯解、評價,使其了解這段地理狀況,認知相應的地理現象,概括重點。通過獲取材料信息來激發出學生對于地理的情感和感悟,引導學生養成“材料——結論——觀點”的學習思維模式,培養出核心素養下的地理高階思維,為學生的未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內流河與外流河”時,高中地理教師除了讓學生在書本上對知識進行認知,還可以從網上或者地理書籍查閱一些資料,把世界上著名的內流河與外流河展現給學生們看,通過多媒體,用視頻的方式使得學生仿若置身境內,貼切的感受地理學科所帶來的魅力與知識,提高學生們自身的地理素養,增強他們地理方面的視野,養成良好的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圖文轉換,開拓地理思維
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圖表帶有直觀性與形象性的特點,圖表為學生帶來的直觀展示遠比文字和材料的效果要大得多。在現如今的高中地理題型中,以圖表方式呈現的幾率大大增加,所以鍛煉學生的識圖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地理信息的解讀。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圖文轉換的能力,認知地理中的原理示意圖、統計圖、聯系圖等,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與認知,增強教師對于核心素養的運用。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讀圖的教學時,可以先進行閱讀標題,讓學生明確這些是什么圖形,然后閱讀圖例,了解到圖中所表達的內涵。當學習坐標圖時,要知道縱、橫坐標所代表的事物,并結合之前所學的知識來對圖形的原理進行有效的分析,發掘其中的規律,轉換成語言文字來進行表述。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的地理信息解讀能力提升,還可以提高其地理素養,讓教師在核心素養的教學中提升水平。
四、思維導圖,提升地理素養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大背景下,高中地理課本一改從前,加入了許多新鮮的元素與認知,導致了教材大的時空跨度基面,不能夠讓所有學生都清楚的了解高中地理的學科知識,從而使得有些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不大,喪失了對地理學習的動力。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及時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不能再讓學生按部就班的聽課復習,而是要從思維上對其進行一種轉變,打開學生的思維桎梏,增強其對于地理信息的解讀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高中地理教師的教學水平。
例如,讓學生在書本中構造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由英國人發明的一種使思維發散的輔助方式,使書本上的知識用自己的線條、箭頭、關鍵詞等串聯起來,構建出一副復雜卻也清晰的知識框架,讓知識的直觀性變得更強。運用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還可以指導學生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自主的學習。在課下就可以運用輻射圖、對比圖等來進行自主的思路構造,讓知識變為圖形的樣子更好的使大腦銘記,促進學生對于知識點更深刻的理解,并通過自主的總結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高中地理教師要在每一節課后都要讓學生構建一次思維導圖,直到一本書結束。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導圖的構建,教師切不可認為怕耽誤學生其它方面的學習而去幫其構建,這樣是起不到核心素養的培養效果的。
五、精心審題,強化地理儲備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增長并不是突然質變的事情,而是循序漸進的,正如:“一點一滴成河,一河一水聚海”,許多事情都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地理的學習也不例外,需要學生一個腳印一個腳印的去積累。因此,教師要靜下心來,也要讓學生靜下心來,挑選一些典型的、質量好的、需求量高的題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在不斷的刷題中感悟到地理學科的精髓,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養成面對地理習題時臨危不慌的心理狀態,增強地理信息的解讀水平。
例如,高中地理教師可以讓每位學生都準備一個錯題本,把自己容易犯錯的知識點清晰的摘要在錯題本上,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定期對易錯題型進行歸類、整理。同時在做地理習題時,教師要多方面的去訓練學生的思維意識,通過自己假設的條件來進行地理信息解讀能力的鍛煉,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為其高中學習打下一個良好有效的學習基礎。
總結
在現代地理教育的大背景下,注重核心素養已逐漸成為大的趨勢,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堅持思維導圖的構建與地理圖形間的文字轉換等方面的培養,通過課內與課外的地理資料來不斷豐富自身的素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地理信息解讀能力,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的地理成績隨之穩步提升,還可以促進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地理教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陶文中.建構式互動教學模式的教學理念與實踐[J].教育教學研究,2010.09.
[2]郭華娟.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方式探索[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9(S2):163-164.
[3]肖偉波,楊自娟.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0(26):10.
[4]劉應明.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地圖技能的培養[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01.3(S1):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