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信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逐漸發(fā)生變化,教師在教學中也開始滲透數學教學思想,不只是單純的將解題方法與思路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新,結合所學的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其中就包含著化歸的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化歸思想能夠使學生科學的運用思想方法,實現理想的數學教學效果,鍛煉學生的思維以及問題解決能力。本文主要就化歸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進行研究。
【關鍵詞】化歸思想 初中數學 教學 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156-01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化歸思想是極為重要的,存在于初中數學教學的整個過程。將化歸思想滲透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分散到不同的章節(jié)中,教師需要認真的對教材內容進行研究分析,將教材中隱藏的化歸思想充分挖掘,結合數學教學內容,使數學知識被學生很好的認識理解以及靈活運用。
一、化歸思想概述
化歸思想就是將數學問題從復雜化為簡單,從難化易,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的過程。作為重要的解題思想,化歸思想也是一種解題的方法,同時也是有效的數學思維方法。在對數學問題進行解答時應用化歸思想,通過具體的方法變換數學問題,使其成為一般性的數學問題,從而使問題順利得到解決。在解決數學題目時,化歸思想是無處不在的,能夠將陌生的問題變得熟悉,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更加直觀,使數學問題得到有效的處理,并逐步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二、化歸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1.復雜問題簡單化,實現事半功倍效果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很多比較復雜的題目,學生十分頭疼,在解決這種問題時可以使用化歸思想對題目中的句子進行刪減,總結出明確的問題線,把握關鍵性的信息,明確題目的具體要求,然后再進行解答。
比如:甲、乙兄弟兩人背著貨物去趕集,甲不停地說:我背的貨物太重,走不動了,乙說:我背的貨物要比你還重,如果你給我一袋,我背的就是你的兩倍了,甲說:你給我一袋,我們倆就一樣多了。問:甲乙兩人各背了幾袋貨物?
學生剛看到這道題時會覺得頭暈,字數多,條理不清,解題效果必然會受到影響,而使用化歸思想處理這道題,將甲、乙兩人背的貨物設成x與y,結合題目中“如果你給我一袋,我背的就是你的兩倍了”和“你給我一袋,我們倆就一樣多。”列出方程式:x+1=2(y-1),y+1=x-1,解方程組得出x=7,y=5。[1]通過這種方法能夠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陌生題目變熟悉,順利解決數學問題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fā),相比于陌生的事物,人們對于熟悉的事物更容易接受,并能夠產生靈感,順利解決數學問題。初中數學教師可以發(fā)揮這一特點,使用化歸思想引導教育學生,遇到陌生的數學題目時,引導學生用熟悉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效率,讓學生對數學問題有更加深入的分析。
比如在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時,教師在教授完基礎知識點后,為使學生更好的對這部分知識進行理解,可以提出這一問題:y+3<7,這道題本身并不難,但是由于學生第一次接觸不等式的知識,因此還是比較陌生的,在較短的時間內是無法順利的解決題目的,這時教師就可以使用化歸思想方法,讓學生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知識,可以引導學生將不等式的知識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也就是y+3=7,這樣學生能夠很快的解決問題,得到y(tǒng)=4[2],然后再結合不等式,了解到y(tǒng)需要小于4,保證不等式成立。
3.抽象問題具體化,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
初中數學知識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識點,使學生的學習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初中學生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的,遇到比較抽象的知識時很難形成具體的影像,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結合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化歸思想方法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逐步形成抽象思維,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學習軸對稱的相關問題時,教師可以選擇生活中的軸對稱事物,然后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能夠讓學生直觀的了解軸對稱,在頭腦中形成軸對稱的圖形,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培養(yǎng)。
三、結束語
作為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思想,化歸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將其滲透到數學教學中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動態(tài)化的學習,明確數學知識間的聯系,學生可以結合已有的知識完善數學知識體系,更好的實現數學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魏義梅.化歸思想在當前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05):89.
[2]戴華君.淺議化歸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