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摘要】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這一獨特的教學形式,積極探索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新途徑、好方法,最終提高學生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化學實驗 思維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174-02
思維就是通過人的大腦對我們周圍的客觀事物的一般特性及規律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應過程。學習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的提升過程。初中化學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通過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開發學生的智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學好化學,離不開化學實驗。化學實驗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徑。
一、通過化學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化學演示實驗就是由化學教師親自動手操作,引導全體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的一種教學活動。化學演示實驗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化學教師動手演示,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探求新知,最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后通過師生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一)錯誤中辨真偽
教學中,絕大部分學生不愿動腦筋,不肯花時間和精力,他們迷信書本和老師,認為只要是書上寫的,老師講的就是正確的,就是真理,學生缺乏敏銳的的觀察和分析事物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教師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講授什么或者演示什么,學生都認為是對的,缺少必要的質疑與分析能力。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化學演示實驗的過程中,針對某個關鍵環節,故意出現差錯。同時,教師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化學實驗過程,找出其中的錯誤步驟,并加以改正。
(二)改進中求創新
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適時地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思考,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實驗結束后,教師啟發學生能否改進實驗方案,取得更明顯的實驗效果。這樣,教師就會將學生的思維提高到一個創新的高度。比如在研究蠟燭燃燒后的產物時,如果將一燒杯置于火焰上方時,幾乎看不到水珠的產生;有些學生就在老師的啟發下,將燒杯換成長試管,這樣,蠟燭燃燒產生的熱氣就會在長試管中慢慢冷卻,試管底部會出現水珠。可見,讓學生改進化學實驗方案,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達到了比較好的實驗效果,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化學知識。
二、通過學生分組實驗訓練思維能力
學生分組實驗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將一個班級的學生分成幾個實驗小組,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自己操作,觀察、分析實驗過程并完成實驗目標的一種化學教學過程。分組實驗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掌握科學方法,養成科學態度,改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對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極大的幫助。
(一)在實驗探索中提升發散思維
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時,教師啟發學生針對某一化學專題,通過不同的角度或途徑,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篩選出最優途徑解決實質問題。其中,分析和篩選的環節,就是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散訓練,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在實驗研究中培養學生靈活思維
實驗研究就是在不同實驗情景下,通過一定的實驗方法和技巧,探尋某種化學反應的真相及規律,準確解釋某種實驗屬性。具體而言,就是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針對某種化學現象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究,加深對這一化學現象的認識和理解,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研究效果,從而提升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靈活性。
三、通過家庭小實驗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切認識都來源于生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要將化學和生活緊密結合起來,結合教材,多設計一些家庭小實驗,讓學生勤動手多動腦,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例如:在講析物質的分離時,“萃取”是一個關鍵概念,如何利用萃取劑幫助提取溶液中的溶質以及萃取劑與溶劑不相混合等問題,大部分學生不易掌握。為此,化學教師可以布置一個家庭實驗:用番茄、油、水,煮番茄湯,同時思考番茄湯分層的原因、油的作用、能否將茄紅素提取出來,并思考這一家庭實驗與“萃取”的聯系,以及在化學實驗中如何選取萃取劑?學生對這個實驗興趣很高,通過實驗,不但增強了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而且更好地理解了“萃取”這一抽象的化學概念,對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總而言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通過中學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種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也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有效的途徑。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總結經驗,積極尋求培養學生思維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解決化學難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吳運來.初中化學新課程教學法.第一版.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