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的教學一直是眾多語文教育教學工作者所重點關注和探索的一個重點,本文從生活素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角度出發,探索出高效益、高質量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生活素材;小學語文;教育教學
生活無處不語文,語文的學習不只是課堂上知識的傳授,更是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知識和能力的一種培養。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知識的起步階段,其知識積累和學習經驗都相對比較薄弱比較缺乏。因此,這一階段的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多多借助于生活素材在語文課堂的使用,幫助學生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從生活素材的角度探究出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 巧用生活素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探索世界、接受新知識、新內容的過程。通過對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的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壓抑孩子的天性,按部就班地按照課本上的知識進行教學,難以有效地滿足學生的需求,也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生活素材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激發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美國教育家華特指出:“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由此可見,小學語文的教學與生活素材是密不可分、息息相關的。在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中引入生活化素材,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激發出聽說讀寫的強烈愿望,以生活素材的有效方法引導學生把學生的天性和好奇心轉化為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從而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有效地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以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活力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益和質量。
二、 巧用生活素材,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一) 自主學習與善于學習相結合的能力
生活化素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出自主學習和善于學習的能力。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多多引入生活化的素材,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去學習語文,發現語文的知識和學習方法。比如,學生在生活中購買食品的時候,可以多多去觀察食品的名稱、說明、材料等信息,不僅促進了語文的字和詞的學習,也幫助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在生活中的一些話劇表演、電視劇的觀看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根據屏幕上的字幕進行學習,體會其中情感的表達、語言文字的運用,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生活的實踐中學會自主學習,也更加善于學習,從而培養出學生善于從生活中的事物和素材中尋找知識學習的渠道,把語文的學習帶出課堂,帶到更廣闊的生活實踐中去。
(二) 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相結合的能力
語文是一門生活的藝術,因此語文的學習也離不開生活的實踐。正如龔自珍所說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就是語文最有活力最有生命力的源泉。小學語文的教學深深地根植于生活的實踐,根植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是學生學習的最主要的途徑和最直接的方法,但是語文的學習不應僅局限于課堂,而是應該讓學生養成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相結合的能力。生活素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光活躍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形式,更在生活素材的應用中幫助學生養成課外學習的習慣。基于生活素材的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注重語文的學習與生活的結合,更加強調語文的持久學習和全面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讓學生養成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相結合的好習慣。
(三) 語文學習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的能力
語文的學習從來不是紙上談兵,也不是空中樓閣,而是與生活的實際和實踐所緊緊聯系的一個學習過程。生活素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把語文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實踐結合起來,讓語文的學習更加“接地氣”。
比如,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化的經驗和情境中去尋找寫作的素材和途徑,把語文的教學與生活的實踐和實際相結合。一是創設有效的生活化情境。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游玩活動,開展運動會、辯論比賽、演講朗誦比賽等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然后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去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并在這種生活化經驗的積累中尋找素材積累和知識學習的途徑。又比如,在學習《農業的變化真大》這篇課文時,通過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去聯系生活經驗,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所說的“能準確控制溫度、濕度和光照,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讓百花盛開,瓜果飄香”的大棚模型是什么樣子的,又是怎樣操作和運轉的,為什么瓜果蔬菜在棚外不可以成活,在大棚內卻可以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實際去思考蔬菜瓜果生長所需要的條件,以及大棚模型的構建是怎樣地改變了原本的條件,為蔬菜瓜果的成長提供出切實可行的實際成長條件。這樣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就可以結合生活實踐的積累促進學生對課文中所描述的一些無土栽培、彩色棉花等現代化的新興技術是怎樣操作的,利用了哪些原理,讓學生把知識的學習與生活化的實踐聯系起來,從而促進知識學習與生活實踐的雙向促進與交流。
三、 總結反思
小學語文的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教育的藝術。只有把語文的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把語文的學習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緊緊圍繞生活素材這一著手點和關鍵點,才能讓語文學習的源泉充分涌流,才能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李學波.挖掘生活素材,感悟生活藝術——談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實施方案[J].考試周刊,2016(A1):43.
[2]蔡丹.淺談小學習作教學中生活素材的挖掘與整合[J].新課程(小學),2016(03):230.
作者簡介:
張生智,青海省海東市,海東市平安區第二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