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銀霞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心理護理在消化科疾病治療中的作用,力圖使讀者對其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筆者認為,心理護理對消化科疾病的治愈有比較積極的效果,在臨床上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心理護理;消化科疾病;作用;推廣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7..02
心理護理,是指醫護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運用各種方法、通過某些途徑,使病人的心理活動受到積極影響,以幫助患者將自身心理狀態調節到最適宜的程度。一般情況下,患病的人都會受到病痛的折磨,一旦進入醫院這個陌生的環境,患者與陌生的病人接觸,內心通常會出現較大變化,例如恐懼、焦慮等心理。因此,心理護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醫護人員如果能針對患者行為、心理活動的特點,有的放矢地對其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那么患者的心理將逐步達到最佳狀態,而后就會主動接受和配合醫院的治療。
本人在醫院消化科從事護理工作多年,對于心理護理在治療消化科患者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1 患者心理的異常表現
筆者接觸過不少消化科疾病患者,患者在入院之初,往往會有一些異常的心理表現,通過與其語言溝通和對其行為進行觀察等方式,我對這些異常的心理表現有了具體的認識,認為其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1 不信任心理
消化性潰瘍患者比較容易出現這種心理,十二指腸與胃發生的慢性潰瘍就是消化性潰瘍,惡心、反酸等是其臨床上的癥狀。20多歲的年輕男女是此病的易發人群,由于對相關知識及治療常識了解不夠,加上反復發作,久而久之患者就會懷疑藥物療效,這時不信任的心理就在患者心中產生了[1]。
1.2 缺乏安全感
腸易激綜合癥患者通常多發生此類情況,由于患此病者常常會出現腹瀉、腹痛或有時有大量黏液在糞便中,這往往使其十分恐慌;此病屬常見的功能腸道疾病,易受多種因素影響而頻繁發作,20歲左右的女性易患此病,因為她們不了解病癥,往往會出現抵觸、焦躁不安等情緒,對于治療措施自然缺乏安全感。
1.3 心理壓力大
肝硬化患者在這一點上表現尤為明顯,在臨床上肝硬化常表現為患者昏迷、上消化道出血等癥狀,他們經常會擔憂病情惡化,向癌癥轉變,不自然地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負擔;且肝硬化須花費較高的治療費用,隨著住院時間增多,患者往往會擔心自己的經濟條件承受不起醫療費用,給自己增添很大的思想包袱;而肝硬化的治療周期長,療效只能慢慢顯現,患者因為感受不到病情有大的好轉,會認為自己的病情會逐步惡化,促使其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心理壓力長期持續下去,就會出現焦慮、恐懼等心理。
1.4 心理抑郁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最易產生這種心理狀況。此病屬于功能性胃腸病的一種,具有發作迅速、反復無常、周期長等特點,臨床上患者通常會有嘔吐、腹脹、腹痛等癥狀,這些易使其出現煩躁不安、精神萎靡不振等狀況,在持續、反復發作的情況下,患者自然易出現抑郁心理。
2 心理護理
針對消化科患者出現的上述不良心理狀態,給予其相應的的心理護理是十分必要的,其具體內容為:
2.1 心理安慰
許多患者對自身的病情比較了解,但由于病情反復、持續發作等原因,他們容易產生焦慮、不安等不理心理,這時就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所謂心理安慰,主要是指護理人員運用一定的心理學理論、方式傳達給患者精神上的慰藉,使其保持良好心態,精神能夠集中在積極治療上。
2.2 心理激勵
通過一定方式激發人們行為的心理過程就是心理激勵。就消化科而言,心理激勵主要是指醫護人員將病情詳細告知患者本人,并如實介紹治療方案中的具體情況,例如治療儀器的先進性、治療方法的有效性等,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并對自身的康復充滿信心,以消除其各種不良心理,接受治療時具有良好的心態。
2.3 心理疏導
心理疏導是指醫護人員通過和患者日常交往和語言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在語言溝通中逐步了解其存在的不良心理,針對他們提及的問題、看法等,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講述相同病例治療成功的案例或講解相關治療方法的效果,盡可能為其創造一種輕松的治療氛圍,以幫助他們改正錯誤觀點,并逐步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狀態。
2.4 共性心理護理
由于病情的恢復會經歷不同階段,在各個時期患者心理通常會產生變化,導致各種不良心理的出現,這時就需要采用共性心理護理。所謂共性心理護理是指醫護人員以和藹的態度,溫和的語調與患者接觸,使之產生親切感、安全感,逐漸取得其信任,為心理護理的進一步開展打好基礎。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患者會逐步感受到醫護人員了解其心理狀態,于是就會對醫護人員敞開心扉,對患者的不良心理有具體的認識后,醫護人員就可以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使患者逐漸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2]
2.5 日常生活指導
在心理護理過程中給予患者日常生活指導能夠使病癥復發率大大降低。所謂日常生活指導,是指在治療疾病的基礎上,對患者加以科學宣教,告知其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的事項,例如病癥在生活中如何預防、治療方法等,并鼓勵患者在平時保持樂觀情緒,以良好心態積極面對工作、生活。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在消化科疾病治療中有比較積極的作用,它可以使患者不良的心理狀態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從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并減少其復發率,護理工作的質量也因此得到提升,所以,心理護理在臨床上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溫二評32例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1(9):183.
[2] 李小英.心理護理在消化科疾病治療中的重要作用[J].山西醫藥雜志,2008,(11):145-146.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