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華麟
摘 要 國內對上市保險公司股權結構與經營績效關系的研究相對缺乏,本文選取了A股主要上市保險公司2008~2016年半年報及年報的數據,探索股權集中度、制衡指數及股東性質對公司經營績效影響如何,發現股權集中度與績效正相關,制衡指數、境外戰略投資比例與績效無關,政府持股比例與績效負相關。
關鍵詞 股權結構;公司績效;公司治理;上市保險公司
一、引言
金融保險業存在著高杠杠、高風險、產品虛擬、社會責任等特殊性,致使對上市保險公司治理缺乏應有的研究,本文正是選取我國上市保險公司的樣本數據,針對上市保險公司股權結構與經營績效展開研究以充實該領域的研究,從而有利于對上市保險公司治理提出科學的建議,促進我國現代保險業的發展,穩定國民經濟。
二、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
在A股上市的保險公司有4家,而其中新華保險因為在2011年上市,時間太短,數據相對較少,因此選取了A股中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以及中國太保三家上市保險公司2008~2016年半年報及年報樣本數據進行研究。數據主要來自國泰君安數據庫以及新浪財經。
(二)變量選取
1.被解釋變量
本文選取凈資產收益率(ROE)作為衡量公司績效的指標,能夠體現出較為全面的企業績效。
凈資產收益率(ROE)=凈利潤/凈資產=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杠桿比率
2.解釋變量
本文選取了X指數與Y指數來分別衡量股權集中度與股權制衡度。X指數是指將前十位大股東持股比例,求其平方和以衡量其股權集中度;Y指數是指將第二大股東持股數與第一大股東持股數相除以衡量其股權制衡度。還選取了前十大股東中國有股持股比例與境外戰略投資者持股比例來衡量不同股東性質的份額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3.控制變量
為防止外生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本文將公司規模與財務杠桿設定為控制變量,公司規模取資產總額的自然對數,財務杠桿為總資產與總負債的比值。
(三)模型建立
設立如下模型:
ROE=α0+α1X+α2Y+α3GC+α4JC+α5FL+εi (模型2-1)
其中α0為常數,αi(i=1,2,……5)為待定回歸系數
(四)實證分析
1.描述性分析
通過2-1表可以發現:這三家上市保險公司凈資產收益率(ROE)平均為9.09%,但是個別差異較大;股權集中度(X指標)差異也較大由最低的69到最高的5348;在股權制衡方面,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下降較快,而中國人壽比較穩定且較弱;在國有股方面差異巨大,中國人壽國有持股最高為70.96%,而中國平安則為7.16%;境外戰略者持股方面差異也較大,最低的中國人壽為8.8%,最高的為中國平安40.62%。
2.回歸分析
本文利用SPSS13.0對相關數據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在剔除各不顯著相關變量時采取逐步回歸的方法。
從上表2-2可以發現在增加一個解釋變量時,回歸方程調整后的R方擬合優度在上升,且存在相關性。
從表2-3可以發現,通過逐步回歸后自變量只剩下政府持股比例與X指數,說明該兩個自變量與因變量存在顯著相關性,其他的自變量與控制變量均被剔除。
同時可以發現,X指數與資產收益率呈正相關;政府持股比例與凈資產收益率呈負相關;Y指數和境外戰略投資者持股比例與凈資產收益率不存在顯著相關性。
(五)實證結果小結
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呈現顯著正相關;股權制衡度、境外戰略投資者與公司績效不存在顯著相關性;國有股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呈負相關。
三、結語
研究的結論發現以下幾點:(1)我國國有股持股的作用在下降意味著我國需要相應下調部分國有股份,然而問題是保險業需要加強監管以維護金融系統穩定,國有股持股數究竟達到多少才能有效發揮市場與政府的協同作用?(2)在我國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過程中,外資股的比重也有所提升,但效果并不太明顯,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發揮外資的作用。(3)我國保險公司的股權集中度均是比較地高,但在未來隨著股權多元化趨勢的發展股權集中會相對稀釋,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出合適的集中化制度構建,保持管理決策的效率,維持協調性。